天还没亮透,河西街道的广场上已经支起了临时发布会的架子。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清冷的湿气,晨风轻轻拂过尚未完全苏醒的街巷。林辰站在后台,望着台前渐渐聚集的人群。有举着小旗子的老人,也有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还有几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在人群中蹦跳着,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这些人,是他过去数月日夜奋战、与黑恶势力周旋的最大动力。他们的期待、恐惧、愤怒与希望,都化作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他肩头。
“林主任,设备都调好了。”周小慧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沓资料,“公安那边也安排了人手,巡逻队已经分三组在附近转。”
林辰点点头,接过她递来的资料翻了几页,确认内容无误后才合上。“辛苦了。”他说了一句,语气平静却带着感激。
整理了一下衣领,他迈步走上台。脚下的台阶有些湿滑,但他步伐稳健,眼神坚定。
“各位街坊邻居,大家早上好。”他拿起话筒,声音沉稳有力,“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历时数月的扫黑除恶行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主要涉案人员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保护伞问题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人群里先是静了一瞬,仿佛所有人都在等待确认这句话的真实性。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像是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
几个老人互相拍着肩膀,眼眶泛红;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低声说:“终于清净了……终于清净了。”
林辰继续说道:“黑恶势力曾在这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破坏秩序。但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片土地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持久、更响亮。
—
发布会结束之后,林辰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人群中间,与几位居民握手寒暄。有人递上自己做的凉茶,有人塞给他一包花生糖,还有一位老奶奶非要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
“林主任,您真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
这话引得不少人跟着喊起来:“林青天!林青天!”
林辰笑着摆手:“别这么叫,我就是个街道办的干部,职责所在。”
陈雪在一旁听着,眉头微蹙。她知道,这称呼虽是老百姓的真情流露,但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就有些“出格”了。
果然,没过多久,王为民打来电话:“市里宣传口有点意见,说这个‘林青天’的称呼太夸张了,容易引起误解。”
林辰一边往办公室走,一边淡淡回应:“那让他们去跟老百姓解释吧。”
—
中午时分,街道两旁挂起了横幅,有的写着“扫黑除恶,利国利民”,有的写着“感谢林主任为民除害”。几个孩子举着彩纸做的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林辰的头像,底下写着“我们的英雄”。
餐馆门口,老板亲自搬出几张桌子,给执勤民警送饭。“你们辛苦了!今天是我们最安心的一顿饭。”
而在另一条街上,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站在巷口,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扬起,又迅速恢复平静。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计划照旧。”他说完就挂了。
—
下午三点,林辰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份新文件。封面上印着《关于黑恶势力案件后续治理方案》。
他翻开第一页,看到周小慧写的建议:设立群众监督小组、建立社区信息公示平台、推动基层干部轮岗制度……
“写得不错。”他对进门的周小慧说,“你已经开始考虑下一步了。”
周小慧挠挠头:“我觉得,光把坏人抓了还不够。要是不从根本上改,以后还会有人钻空子。”
林辰笑了笑,目光落在最后一页的附件清单上。其中一条写着:“建议加强街道财务透明度,定期公示重点工程资金流向。”
他想起昨晚看的那份分析报告,李明泽名下账户确实有一笔三年前的不明汇款,金额不小,来源模糊。
“陈雪呢?”他问。
“在楼下接了个电话,说是技术科那边的事。”
—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街道上,金黄的光线透过树叶斑驳地映在地上。林辰站在窗边,看着外面还在庆祝的人群,神情却并不轻松。
“林主任。”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纸,“我查了那个匿名语音发送者的Ip地址,追踪到它是在城南的一个网吧注册的。”
“有没有找到具体使用者?”
“暂时没有,但有个细节。”她指着纸上的一串数字,“这个Ip在三天前还访问过一份内部档案,内容是关于李明泽早期任职经历的。”
林辰接过纸张,仔细看了几秒,然后抬头:“你有没有注意到,李明泽最早是从环保局出来的?”
陈雪点头:“我记得,三年前他还签过一个工厂环评项目。”
“没错。”林辰眼神微凝,“那个厂后来因为污染被查封,但当时是谁批准建的?”
陈雪沉默了一下:“不清楚。档案好像被人动过。”
—
夜色渐深,街道上的喧嚣慢慢平息下来。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照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安静。
林辰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那份治理方案。他的手指停在“信息公开”那一栏,轻轻摩挲着纸面。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序幕。
窗外,风掠过树梢,带起一片叶子,轻轻落在窗台上。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