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点击的瞬间,屏幕右下角弹出“发送成功”的提示框。林辰没有起身,也没有松一口气,只是将左手搭在键盘边缘,指尖轻轻敲了两下,像是确认刚才的动作确实发生过。办公室只剩下主机低频的运行声,窗外天色已暗,走廊的灯逐一熄灭。他合上笔记本,将电源线一圈圈绕好,放进公文包,拉链闭合的声响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第二天清晨六点四十分,他出现在青州市西郊的老街口。晨雾尚未散尽,路边摊贩正支起遮阳布,几个老人蹲在早点摊前喝豆浆。他穿过人群,走向街尾那片常年不拆的临时棚屋区——青云古玩市集。这里每周六开市,摊主多是本地收藏散户和周边县市赶来的旧货贩子,真假混杂,少有大件,但胜在流动性强,信息不对称的空间大。
林辰走得不快,视线扫过每一张摊布上的物件:铜锁、瓷碗、旧书、烟斗。他不问价,也不停留太久,偶尔蹲下,用指腹轻触某件器物的边缘,感受包浆的厚度。他的动作自然,像一个有经验的买家,又不至于显得专业到惹人警惕。
在三号摊前,他停了下来。摊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件洗得发白的夹克,正低头整理一箱杂货。箱底压着些不成套的玉件,大多雕工粗糙,标着“民国旧物”“老玉残件”之类字样。林辰的目光落在一块半掩在碎布下的玉佩上——青白玉质,螭龙盘身,龙首微昂,眼珠以阴线勾勒,线条流畅却不失威仪。最关键是底座内侧那方小印:四字篆书“乾隆御览”,刀口清晰,印泥残留痕迹呈暗褐色,年代久远但未被刻意做旧。
摊主察觉到他的注视,抬头看了眼:“看上了?八千,老东西,不还价。”
林辰没接话,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浏览器,输入“清代螭龙玉佩拍卖”,翻出几条近年成交记录,都是现代仿品,配图模糊,成交价一千出头。他把屏幕转向摊主:“您这东西,看着老,但龙眼偏斜,下颚线条太软,乾隆工不会这样。顶多是嘉庆以后民间仿的,玩玩可以,不值大钱。”
摊主脸色一沉,随即冷笑:“昨天还有个专家来看过,说这是宫里流出来的,至少值一万。你一个年轻人,懂什么?”
林辰不恼,反而笑了:“专家也分真假。您要是真信他,何必标八千?要我说,这玉确实有年头,但工艺不到家,市场不认。您留着卖不出去,不如让我拿走,交个朋友。一千二,现金。”
摊主眯起眼,上下打量他。林辰神色坦然,手插进裤兜,掏出一叠百元钞票,数出十二张,平放在摊布边缘。动作干脆,没有犹豫。
“你倒是爽快。”摊主迟疑片刻,抓起钱点了一遍,塞进内衣口袋,把玉佩连同红布包一起推过来,“拿走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那当然,规矩我还是知道的。”林辰接过,没当面打开,只是放进西装内袋,靠近胸口的位置。指尖触到玉身的刹那,一股凉意顺着指腹蔓延上来,眼前画面一闪:紫檀案几,黄绸铺底,同样的玉佩静静躺在匣中,旁边摆着一柄象牙签和半卷《四库全书》提要。他眨了眨眼,景象消失。
他转身离开,步伐平稳,没有回头。
地铁二号线车厢内人不多,他坐在靠门位置,公文包放在腿上。列车启动时轻微晃动,他解开外套扣子,从内袋取出玉佩,借着车窗反射的光仔细端详。玉质温润,龙鳞雕刻层次分明,尤其是脊背处那一道凸棱,弧度精准,非宫廷匠人不能为之。他拇指摩挲底印,确认那“御览”二字确为内务府标准小篆,与和珅当年经手的赏赐名录用印一致。
林辰掏出手机,在电子记账本上写到:“支出1200元,分类:个人收藏。”他点了个确认,顺手将玉佩照片拍下,存入加密相册,命名为“乾隆·青玉螭龙佩(疑似)”。相册里已有几张扫描件:一张泛黄的宅基地图,标注着“京西海淀园”字样;一页残破族谱,姓氏被虫蛀,但“钮祜禄”三字尚可辨认。这些是他过去几个月私下搜集的线索,来源不明,却始终没丢。
他把手机收好,抬头看前方电子屏:下一站,和平路。
出站后步行十分钟,他拐进一家不起眼的钟表维修店。店主是位六十多岁的老师傅,戴着眼镜,正用镊子摆弄一块老式机械表。林辰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递过去:“上次修的那块表,走得还稳吗?”
老师傅抬头,接过袋子打开,取出一块1950年代的上海牌手表:“走了半个月,日误差不到三秒。你这表保养得好,机芯都没大修过。”
“劳您费心。”林辰点头,“今天来,是想请您帮忙看个东西。”
他把玉佩拿出来,放在铺了绒布的桌面上。老师傅戴上放大镜,凑近细看,手指轻轻拨动玉佩边缘。
“老玉,没错。”他缓缓开口,“玉质是青海料,但雕工不俗。这龙形,像是清中期的风格。你从哪儿得的?”
“地摊捡的。”林辰语气平淡,“摊主说是民国仿品。”
老师傅摇头:“仿品?仿得也太真了。这印文,这刀法,不是民间作坊能出的。要我说,至少是宫廷流出的赏玩件。你要是不信,可以送去省博找人看看。”
“暂时不急。”林辰收回玉佩,重新包好,“我只是想知道,它值不值这个价。”
“一千二?”老师傅笑了一声,“你捡漏了。真要拍卖,三万打底。但——”他顿了顿,“这种东西,来路不清,不好出手。你要是想变现,得找对人。”
林辰点头,付了五十元咨询费,起身离开。
傍晚,他在家中小厨房煮了一碗面。灶火稳定,水汽升腾。他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面,一边打开笔记本,调出市里近期重点项目清单。一条信息引起注意:青州市拟启动“老城文化复兴工程”,首期将对西街历史街区进行修缮,并筹建“清代民俗文化馆”。项目牵头单位是区文旅局,预算八千万元,已进入立项评审阶段。
他停下筷子,盯着屏幕看了许久。
筷子尖悬在碗沿,汤汁顺着下滑,滴落在木制桌面上,形成一小片深色痕迹。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