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把手机扣在桌上,目光落在白板上那四个词:统筹、专业、可控、下沉。他没动,也没有再看一眼刚改完的遴选通知,而是拿起笔,在“资金”二字旁画了个圈。
财政局的回复来得很快——上午十点十七分,一封格式严谨的公函发到项目组邮箱:“年度预算已执行完毕,专项追加需报区财政协调会审议,周期预计三周以上。”
他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随即转发给陈雪,附言:“抄一份给王区长办公室,标注‘紧急’。”
不到十分钟,陈雪回了电话:“他们卡流程,不是不给钱,是没人愿意担这个责任。”
“我知道。”林辰声音平稳,“但项目等不起。”
他起身,从文件柜抽出一叠资料。市里下发的《指导意见》、省厅关于试点城市更新的批复、还有他自己整理的永清县老旧片区现状调研汇总。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列着三十七个危房住户的姓名和房屋结构评估结果,最上面一行写着:**若延迟三个月动工,预计新增安全隐患点九处,涉及居民一百二十三人**。
他把这页纸夹进文件夹,拎起外套出门。
中午十二点零五分,他在区政府三楼走廊截住了正要进食堂的王为民。
“现在谈?”王为民看了眼手表。
“就两分钟。”林辰递上文件,“钱不是大问题,问题是节奏。如果我们现在不动工,下个月雨季一来,东街那边的墙体裂缝只会扩大。到时候出事,谁都兜不住。”
王为民翻开材料,眉头慢慢皱起。他指着其中一张现场照片:“这是上周拍的?”
“昨天上午。”
王为民合上文件夹,沉默了几秒:“你打算怎么破?”
“开协调会。”林辰说,“把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城管全叫上,一次性把前期堵点摊开讲。我可以先垫资启动临时指挥部建设,但施工许可和用地审批必须本周内落地。”
“你有把握让他们坐下来?”
“只要您点头,我就能让他们来。”林辰看着他,“不来的人,等于当着您的面撂挑子。”
王为民盯着他看了几息,忽然点头:“下午三点,我让秘书发通知。你准备发言材料。”
林辰没道谢,只说了句:“我会把责任主体写清楚。”
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一点。陈雪已经在等他,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清单。
“我核对了各部门近期的资金流向。”她坐下,“财政局确实没撒谎,今年民生类追加拨款已经超预算百分之八。但他们预留了一笔‘应急维稳基金’,额度足够覆盖我们第一阶段的需求。”
“关键是谁批。”林辰接过清单扫了一眼,“区政法委牵头的事才能动这笔钱。”
“但我们不算维稳事件。”陈雪皱眉。
“那就让它变成需要防范的风险。”林辰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未启动即隐患**。然后抬头,“你在材料里加一段——目前已有七个社区居民代表来访,询问项目进度。部分群众情绪激动,担心政策反复。”
“这……有点夸张。”
“不,是事实。”林辰语气不变,“昨天城南居委会打了三次电话,问我们是不是黄了。老百姓不怕慢,怕没信儿。只要我们不说清楚,焦虑就会自己长腿跑出去。”
陈雪看着他,片刻后低头修改文档。
两点四十分,林辰走进自然资源局办公室。
对接的科长姓孙,四十出头,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林主任啊,不是我不配合,这块地现在还是工业仓储性质,你们要做临时办公区,至少得有个规划调整意见书吧?”
“我们不需要改变性质。”林辰把方案递过去,“只是借用空置地块搭建临时板房,工期三个月,完工即拆除。”
“可上级规定,所有临时建设都需纳入年度建设计划备案。”孙科长推了推眼镜,“你们还没立项,备案无从谈起。”
林辰没争辩,只问:“有没有例外情况?”
“除非是抢险救灾或者重大公共安全事项。”
林辰点点头,走了出去。
三十分钟后,他站在城管局审批窗口前,听完对方解释“必须召开三方联席会”的依据,转身便走。
傍晚六点十八分,王为民办公室亮着灯。
林辰推门进去时,王为民正在接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断断续续:“……不行,没有正式手续我们没法放行……”
王为民挂了电话,抬头:“城管那边还是卡着?”
“卡得很死。”林辰把三份拒绝理由一一陈述,“他们的逻辑很一致:没有立项,就没有后续任何审批的可能性。”
王为民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桌面:“那你今天找我,是要我强行压下去?”
“不用。”林辰打开笔记本,“我在旧档案里查到一处地块——和平街道原农机站仓库,占地约八百平米,产权属于街道办直管。目前闲置两年,无租赁合同,也无规划用途变更记录。”
“你是说,用自家的地?”
“对。”林辰点头,“不需要自然资源局审批,不涉及土地性质调整,城管也无法以‘违规占地’为由阻拦。只要街道办同意出借,我们可以立刻进场。”
王为民眯起眼:“听起来像是钻空子。”
“是合规利用现有资源。”林辰语气平静,“而且能抢出至少十五天时间。等协调会开了,资金到位,我们再补其他手续,节奏就不会被拖垮。”
王为民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开口:“你去联系周伟,如果他同意,我这边不拦着。”
“我已经打过电话。”林辰说,“他让我明天上午过去现场勘查。”
第二天九点整,林辰带着陈雪和一名测绘人员赶到农机站仓库。
围墙斑驳,铁门锈迹斑斑,院子里堆着几捆废弃木架和半截水泥管。周伟穿着夹克,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已在等候。
“地方是现成的,但你们真能用?”周伟环顾四周,“屋顶漏雨,电线老化,改造费用也不低。”
“我们只做最低限度使用。”林辰拿出方案图,“搭两个集装箱式办公室,接通临时水电,门口设安保岗亭。所有改动都会登记备案,项目结束立即恢复原貌。”
周伟沉吟片刻:“你们要是出了问题,责任算谁的?”
“算我的。”林辰直视他,“书面承诺我来签,损失我来赔。”
周伟看他一眼,笑了:“你还真是敢扛。”
十一点二十七分,签字完成。林辰当场安排测绘定位,联系施工队准备进场。
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三点。电脑屏幕上躺着一封新邮件——王为民秘书发来的会议通知:**明日九点,区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城市更新项目跨部门协调会,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
林辰点开附件,看到参会名单上每个单位后面都标注了“主要负责人务必出席”,括号里还加了一句:**由常务副区长主持**。
他关掉邮件,打开ppt文档,开始修改发言提纲。
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材料:“我把资金拼盘方案重新梳理了。除了应急基金,还可以申请住建系统的老旧小区改造引导资金,虽然额度不大,但审批快。”
林辰接过材料快速翻阅,在一页空白处写下:“强调风险前置,弱化工程属性,突出民生托底。”
“你是想把项目包装成防灾预备行动?”
“不是包装。”他抬头,“是事实。墙裂了就是裂了,老人摔倒一次就是摔倒一次。我们不是在修房子,是在防止事故发生。”
陈雪没再说话,默默把这句话加进了汇报稿。
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只剩他桌上的台灯亮着。
林辰把最终版材料发到工作群,又单独给王为民发了条消息:协调会发言稿已定稿,明早七点前送您审阅。
他合上电脑,站起身活动肩膀。桌角那份《临时用地使用协议》静静躺着,骑缝章印得清晰完整。
他拿起茶杯喝了口凉茶,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在“场地”二字旁边画了个勾。
然后在“资金”下方写了个新标题:“待解”。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