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深秋,寒意一日浓过一日。
枯黄的梧桐叶在萧瑟秋风中打着旋儿,悄然落在中牟城头的青石板上。
陈留郡在这位女诸侯的治理下,犹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虽颠簸却始终保持着难得的秩序与生机。
这日清晨,霜露未曦,蔡琰便披着厚厚的玄色裘衣,在夏侯令女的陪同下来到城外的屯田区。
马蹄踏过覆霜的田埂,在初升的朝阳下留下一串清晰的印记。
主公请看,枣祗指着整齐划一的田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按您吩咐的区种法,今年试种的三百亩长势都很好。特别是这片冬麦,比往年早了小半个月出苗。
蔡琰蹲下身,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开麦苗上的薄霜。
嫩绿的麦苗在晨光中泛着生机勃勃的光泽,与周遭凋敝的秋色形成鲜明对比。
她捧起一抔泥土,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凉意与芬芳,连日来紧绷的心神终于得以稍稍舒缓。
文公辛苦了。
她站起身,望向远处正在劳作的农人,乱世之中,粮食就是命脉。这些麦苗,不仅是来年的收成,更是百姓的希望。
枣祗躬身道:主公明鉴。如今陈留境内新垦良田已达千顷,若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来年开春必是个丰收年。只是...他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蔡琰敏锐地察觉到他话中的犹豫。
边境不太平,有些百姓不敢远出耕作。而且,最近从北边逃难来的流民越来越多,我们的存粮恐怕...
蔡琰轻轻颔首,目光掠过田野,落在远处几处新搭建的茅屋上。
那些都是从幽州、冀州逃难而来的百姓临时栖身之所。
她知道,北方的战火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这片相对安宁的土地。
回城的路上,蔡琰刻意放慢了马速。
她注意到沿途的村落比往年这个时候要热闹许多。
不少百姓正在修缮房屋,准备过冬的柴火,几个孩童在村口追逐嬉戏,脸上不见饥馑之色。
这种景象,在如今的中原大地实属罕见。
自推行新政以来,百姓赋税减轻了三成,加上屯田所得,这个冬天应该能好过些。
夏侯令女轻声汇报,手中捧着记录各地情况的竹简,不过北边来的流民已经超过三万人,安置压力很大。
蔡琰微微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北方。
那里是幽州的方向,也是天下大势变化最激烈的地方。
她知道,那里的战火随时可能蔓延到这片刚刚恢复生机的土地。
令女,传令下去,在城西划出一块地,搭建临时住所安置流民。另外,让枣祗挑选些懂农事的,教他们开垦荒地。
夏侯令女立即记下。
回到中牟城时,徐庶早已在府衙等候多时。
见蔡琰归来,他立即迎上前来,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
主公,刚收到北面来的消息。
他递上一封用火漆密封的密信,公孙瓒与袁绍在龙凑又打了一仗,双方伤亡都不小。据说战场绵延数十里,尸横遍野。
蔡琰展开密信,借着晨光细细阅读。
信中不仅详细记载了战况,还提到了一个令她格外在意的消息:
公孙瓒麾下一位姓赵的年轻将领,因不满其擅杀刘虞,已经挂印离去。
这个赵姓将领...蔡琰若有所思,指尖在竹简上轻轻叩击,元直可知道更多详情?
徐庶摇头:只知道是常山人,使一杆银枪,骑术精湛,在军中颇有威望。不过公孙瓒军中这等人物不少,一时难以确认身份。
这时,陈群匆匆而来,官袍下摆还沾着露水:
主公,边境送来急报,曹军的一支巡逻队昨日越过边界,与我军在颍水一带发生对峙。
具体情况如何?蔡琰神色一凛。
所幸没有发生冲突。但对方将领放话,说陈留本就是兖州辖地,他们随时可以过来巡视。
陈群语气沉重,这话中的威胁意味,再明显不过。而且,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
堂内一时寂静,只有炭火在铜盆中噼啪作响。
每个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边境摩擦,更是曹操在试探陈留的底线。
蔡琰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北边那个离开公孙瓒的将领,最后往哪个方向去了?
据说是往南来了。
徐庶答道,但冀州境内袁绍盘查甚严,过了黄河后就失去踪迹。有人说看见他们往兖州方向来了,也有人说往豫州去了。
蔡琰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顺着幽州往南移动,经过战火纷飞的冀州、曹操掌控的兖州,最终停在陈留的位置。
她的指尖在黄河沿岸几个渡口间游移,若有所思。
令女,她突然转身,立即派人去白马、延津这几个主要渡口守着,若是见到使银枪的年轻将领,务必以礼相待,立即来报。记住,要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夏侯令女领命而去,裙裾在门槛处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徐庶若有所思:主公对此人很感兴趣?
良将难求。
蔡琰轻声道,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更何况是在这个时候。曹操虎视眈眈,袁术觊觎在侧,我们急需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若此人真如传闻中那般英勇,或可解我军燃眉之急。
她转向陈群:少年将军的事暂且放下。长文,你先去处理边境的纠纷,记住,暂时不要与曹军发生正面冲突。但也要让他们知道,陈留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明白。陈群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待众人散去后,蔡琰独自站在地图前。
北方的幽燕之地,此刻正上演着袁绍与公孙瓒的生死相搏;
东面的曹操如饿虎扑食,随时可能西进;
而那个不知是否是赵云的年轻将领,此刻又身在何方?
是否会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
她走到窗前,推开窗棂。
秋风立即灌入室内,带来远方战火的气息。
中牟城在她的治理下,虽然暂时安定,但她深知,这安宁如同秋日薄冰,随时可能破碎。
主公。夏侯令女去而复返,手中捧着一卷文书,这是各地送来的秋粮入库记录,请您过目。
蔡琰接过文书,却没有立即翻阅。
她的目光越过城墙,投向更远的北方。
在那里,一骑白马正在官道上疾驰。
马上的年轻将领银甲白袍,枪挂得胜钩,眉宇间带着几分落寞,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
回头望了望来路,那里有他曾经效忠的主公,也有他无法认同的杀戮。
公孙瓒擅杀刘虞的暴行,让他对这位曾经仰慕的主公彻底失望。
他知道,乱世之中,择主而事关乎一生的荣辱,也关乎心中的道义。
然后,他转头向南,目光坚定如铁,仿佛已经看到了前路的希望。
照夜玉狮子似乎感受到主人的心绪,四蹄翻飞,在官道上扬起阵阵尘土。
秋风掠过原野,卷起漫天黄叶,也卷动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变局。
在这个乱世中,命运的轨迹正在悄然交汇,而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相遇,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演。
夕阳西下,蔡琰仍站在城楼上,远眺着北方蜿蜒的官道。
落日的余晖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在青石板上投下一道孤独的剪影。
她知道,即将到来的不仅是寒冬,更是一个决定陈留命运的关键时刻。
而在那条通往南方的官道上,一个改变她命运的身影,正在快马加鞭。
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心中默念着师父童渊的教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他相信,总有一处可以安放他的理想与抱负。
夜色渐浓,中牟城头亮起灯火。
蔡琰终于转身下楼,她的步伐坚定而从容。
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这个男子称雄的乱世,她要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天下寻一条出路。
命运的齿轮,正在悄然转动。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