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海外顶尖学府的邀约,选择留在吴院士的团队继续深耕,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乔琳而言,却是遵循本心、权衡利弊后的清醒选择。她并非不向往更广阔的舞台,只是深知,学术之路如同植树,唯有根扎得足够深,方能枝繁叶茂,经得起风雨。现阶段,吴院士团队提供的土壤、养分以及正在进行的课题,正是她最需要的。
这个决定似乎也让吴院士对她更添了几分信任。乔琳被正式纳入团队核心讨论圈,参与更前沿、也更机密的课题规划。她负责的那个结合自身模型与团队方向的交叉课题,也被赋予了更高的优先级和更多的资源支持。
挑战随之升级。课题涉及的理论更加艰深,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常常需要借助中心的大型计算集群进行数日甚至数周的模拟运算。分析那些海量而复杂的数据,从中提取出有效的物理信息,并修正、完善理论模型,成了乔琳日常生活的主旋律。
她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甚至凌晨。高强度的工作对心神的消耗是巨大的,但乔琳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或者说,她的身体和精神在青莲本源的持续滋养下,已经适应并优化到了足以支撑这种高强度消耗的状态。
每日雷打不动的《青木养身功》修炼,是她快速“充电”和恢复精力的秘诀。在运算程序运行、或是思考陷入短暂瓶颈时,她便会在休息室或办公室无人角落,悄然运转功法。那缕温润的气息流转周身,如同最有效的清洁剂,迅速涤荡掉精神上的疲惫与滞涩,让她能始终保持思维的敏锐与清晰。
而大量、高质量的食物摄入,则是维持这一切的基础。她不再局限于食堂,也开始在公寓储备一些高能量的食物,确保随时可以补充消耗。青莲本源如同一个永不停歇的精炼厂,高效地将这些食物的精华转化为最纯粹的生命能量,不仅支撑着她超常的脑力活动,更持续进行着那种潜移默化的身体优化。她的肌肤在长期熬夜和巨大压力下,非但没有憔悴,反而愈发莹润通透,仿佛体内自有光源;五官轮廓在沉静与专注的神态中,显得愈发精致和谐;最显着的是她的眼神,清澈、深邃,仿佛能洞见数据背后隐藏的物理本质。
偶尔,团队成员或偶尔来访的合作者,都会忍不住多看这个沉静得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却又异常耀眼的年轻女孩几眼。她的美丽并非张扬夺目,而是一种由内而外自然散发的、混合了智慧、沉静与强大生命力的独特气韵,令人见之难忘。
在这段潜心深耕的日子里,乔琳与两名本科生李文斌和张悦的指导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两人在乔琳的严格要求下进步神速,已经开始能独立完成一些小型的数据分析任务,并对研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们看乔琳的眼神,早已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由衷的敬佩,甚至带着一丝崇拜。乔琳在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在陈景明教授课题组时的影子,只是她比当年的自己,走得更快,也更稳。
许妍偶尔会来电话,分享她在电视台工作的新鲜事和成就感,语气轻快,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姐妹俩互相打气,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发光。乔琳听着,心中温暖而安定。
这天,乔琳终于从一组异常复杂的数据模拟结果中,捕捉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她的理论模型所预言的一种独特的集体激发模式,在模拟中首次清晰地显现出了踪迹!虽然信号还很微弱,背景干扰众多,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强压下心头的激动,她立刻投入到更深入的分析和反复验证中。体内青莲本源似乎也感应到了宿主在探索道路上取得关键进展的喜悦,流转得更加活泼而有力,支撑着她进行更高强度的思考与计算。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验证这条路走对了,但前方还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完善,无数的困难需要克服。然而,这种在无人涉足的深海中,亲手触摸到宝藏边缘的感觉,让她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夜深人静,乔琳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光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相伴。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熄灭,万籁俱寂。
她却毫无睡意,眼神明亮,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屏幕上那代表着新发现的数据曲线,仿佛一位耐心的猎手,终于等到了猎物出现的瞬间。
深耕不止,静待花开。在这片属于她的学术沃土上,新的萌芽,正在破土而出。而她,将继续以最大的耐心和热情,呵护其成长,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