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组在数据深海中被捕捉到的、代表着独特集体激发模式的微弱信号,经过乔琳数日不眠不休的反复验证、去噪和理论比对,最终被确认并非偶然或误差。它真实存在,并且其关键特征与她理论模型的预言高度吻合!
这一发现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为乔琳自身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来自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一个在相关材料体系中可能普遍存在、却一直被忽略的新颖物理效应。这为理解该类材料的微观机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预示着潜在的新物性调控方向。
乔琳强压下内心的澎湃,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突破性的发现整理成文。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撰写了详尽的论文,包含了完整的模型推导、数值模拟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以及清晰的物理图像阐释。论文的初稿,她首先发给了吴院士。
吴院士的回复来得比预想中更快。第二天一早,乔琳就被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办公桌上摊开着打印出来的论文稿,上面有吴院士用红笔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批注。乔琳的心微微提起,但当她看清那些批注内容时,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下来——那并非质疑或否定,而是一些更深入的追问、细节的补充建议,以及几个可以进一步强化的论证点。
“结果很漂亮。”吴院士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依旧,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赏,“论证也足够扎实。这个发现,足以在《科学》或者《自然》主刊上争一争。”
《科学》或《自然》主刊!这是全球公认的两大顶级学术期刊,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终极殿堂之一。乔琳之前发表在《自然·物理》子刊上的工作已经极为出色,但若能登上主刊,其影响力和认可度将再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谢谢吴老师。”乔琳沉稳应道,体内青莲本源平稳流转,将巨大的喜悦和认可转化为更深沉的动力。
“不要高兴得太早。”吴院士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冷静,“论文还需要打磨,尤其是引言和讨论部分,要突出其普适性和潜在影响力。我会邀请几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内部评议,你要做好应对尖锐问题的准备。”
“是,我明白。”乔琳点头。她深知,越是重要的成果,越要经得起最苛刻的检验。
接下来的几天,乔琳根据吴院士的批注和内部评议专家的反馈(过程确实激烈,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对论文进行了多轮精细的修改和打磨。每一次修改,都让她对自身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表述也更加精准有力。
在这段紧张的日子里,青莲本源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不仅支撑着她高强度、高密度的脑力劳动,更在她因反复修改而感到心力交瘁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温润滋养,让她始终保持思路的清晰和精神的集中。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仿佛被持续优化,处理复杂信息和应对高压的能力不断提升。镜中的自己,虽然略显清瘦,但眼神愈发深邃明亮,那种混合了智慧沉淀与生命活力的独特气质,在巨大的压力下非但没有折损,反而如同被反复锤炼的宝剑,愈发锋芒内蕴。
论文最终定稿,并正式提交至《科学》期刊。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即便在见惯了顶尖成果的基础科学中心内部,也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乔琳的名字,连同她那石破天惊的发现,迅速成为中心里热议的焦点。之前或许还有些许因为她年轻、资历浅而存在的微妙轻视,此刻也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敬佩和重视。
李文斌和张悦看向她的眼神,几乎带着仰望。他们比外人更清楚乔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也更能体会这项发现的来之不易。
许妍从姐姐偶尔简短的电话中得知了这个消息,虽然不太明白“《科学》主刊”具体意味着什么,但能感受到姐姐语气中那份沉静的自信与喜悦,她也跟着高兴不已。
乔琳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依旧泡在办公室、实验室和食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深处,某种东西已经不同。那是一种经过重大突破锤炼后,更加坚实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科研道路更清晰的把握。
她不再仅仅是追赶者,她已经开始在某些细分的领域,触摸到了前沿的边界,甚至尝试着去推开那扇通往未知的大门。
投稿只是开始,后续的审稿过程必然漫长而充满挑战。但她已做好了准备。
石激起千层浪,而她,正是那个投石之人。她站在岸边,目光平静地望向因她而漾开的、不断扩散的涟漪,心中充满了对更深、更远处海洋的向往与探索的渴望。体内的青莲,在这新的征程起点,静静摇曳,散发着温润而坚定的光芒。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