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秋意渐浓,庭院中的梧桐开始染上金黄,偶有叶片随风旋落,悄无声息。盛家书斋内的讲学依旧,墨兰(青荷)的生活,也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常中,进行着唯有她自己能清晰感知的、缓慢而坚定的内在蜕变。
一、 学思并进,润物无声
庄学究的私塾,依旧是墨兰汲取知识养分的主要源泉。她端坐其中,心神专注,凭借着被青莲本源持续优化的思维清晰度与记忆力,将那些繁复的经义、精妙的策论,如同刻印般纳入脑海。庄学究偶尔投来的、带着考较或深意的目光,她总能心领神会,于下学后恭敬请教。那些超出寻常课程的精要点拨,如同为她打开了学问殿堂的另一扇窗,让她看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更是其背后纵横交织的义理与智慧。
她将这些收获,巧妙地转化为与长枫探讨的议题。
“三哥哥,今日学究言及《孟子》‘知言养气’之说,我以为,‘知言’非仅辨言辞是非,更在于洞察其背后之心术;‘养气’亦非空谈浩然,需得平日行事合乎义理,积攒而成。”她引着长枫,从文章表面,深入到立身处世的层面。
长枫如今已非吴下阿蒙,听得妹妹此言,沉思片刻,击节道:“四妹妹此言大善!怪不得我往日文章总觉浮泛,原是未能将学问与自身行止联系起来!”兄妹二人的探讨,已渐渐从单纯的学问交流,触及到更深的修身范畴。墨兰(青荷)乐于见到兄长的成长,这不仅是学问的进步,更是心性的锤炼。
二、 本源滋养,日益精进
无人知晓,支撑着墨兰每日高强度的学习、思考乃至处理人际关系的,是她体内那缕永不疲倦、温润流淌的青莲本源。
它无声无息地运作着,恪守着严格的规则。所有的能量,皆来源于她一日三餐所进食的食物。林栖阁的小厨房只当四姑娘课业繁重,胃口渐佳,自是变着花样准备各式精致可口的餐食。这些食物化作最基础的能量,被青莲本源高效地汲取、转化,再以完全符合此世物理法则的方式,反哺于她的身躯与精神。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她的精力愈发充沛,即便白日里耗费心神听讲、探讨,晚间依旧能神采奕奕地挑灯夜读,或是整理笔记。肌肤在原有的基础上,愈发莹润通透,透着健康的血色与光泽。五官的轮廓也在这日复一日的温和优化下,愈发精致清丽,眉宇间那份沉静的气度,也日渐凸显。这并非突兀的改变,而是如同璞玉经年累月的温养,逐渐显露出内蕴的光华。
更重要的是心境的宁和与思维的敏锐。纷繁的信息在她脑中能自动梳理归类,复杂的问题也能更快地抓住核心。这份内在的秩序与清明,让她在面对书斋内微妙的人际关系,或是处理林栖阁庶务时,都能保持一种洞察与从容。
三、 稚子相伴,血脉温情
回到林栖阁,怀抱幼弟长榆的时刻,是墨兰(青荷)一日中最为松弛的时光。小家伙又长大了一些,愈发白胖可爱,见到阿姐便伸出小手要抱抱。
墨兰(青荷)笑着将他接过,抱着他在室内缓缓踱步,或是坐在窗边,将自己当日所学的诗文,用轻柔的声音念给他听。
“长榆,今日阿姐念《楚辞》给你听,‘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她并非期望幼弟能懂,这只是她自身重温功课的一种方式,也让这清朗的书声与宁和的气息,成为幼弟生命中最熟悉的韵律。小长榆在她怀里格外安稳,偶尔发出模糊的音节,像是在回应。这份血脉相连的温情,是她在精进之路上的柔软慰藉。
四、 外事如风,内心如磐
书斋之外,齐衡对明兰那份若有若无的关注依旧,偶尔赠送些小物件,皆被明兰以各种理由婉拒。顾廷烨依旧特立独行,与长柏时而亲近,时而因观念不合略有龃龉。如兰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着嫡女的尊荣与天真。
这一切,落在墨兰(青荷)眼中,皆如清风过耳,未曾在她心中掀起多大波澜。她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与道路。提升学识,引导兄长,护佑幼弟,凭借自身被不断优化的能力,在这盛家,在这汴京,稳稳地立足。
她偶尔会将一些特别紧要或私密的物品,念头一动,便纳入那十立方的本源空间。那里是她绝对安全的私密领域,存放着她的体己、重要的笔记,以及一些不愿示人的心事。
夜幕低垂,墨兰(青荷)于灯下合上书卷,结束了一日的功课。体内,青莲本源依旧温顺地流淌着,如同深埋地底的根须,默默汲取,默默生长,为明日的征程积蓄着力量。
深根固柢,静水流深。她的路,还很长,但她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