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的汽笛声,像一只沉闷的巨兽在时代的喉咙里低吼。
华灯初上,将外滩那些雄伟的西洋建筑勾勒出金色的轮廓,与江对岸星星点点的渔火遥相呼应,构成这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浮世绘。
和平饭店的套房内,空气却不似窗外那般流光溢彩,反而透着一丝凝重。
“少东家,都打听清楚了。”阿篾风尘仆仆地从外面回来,他脱下头上的鸭舌帽,脸上是掩不住的焦急,“明天在茶业公所举办的万国品评会,我们的‘云记’……被除名了。”
他将一份印着中英文的与会商号名单拍在桌上,手指重重地划过末尾,那里本该有“云记茶号”的位置,此刻却是一片空白。
一直静立窗前的谢云亭并未转身,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这足以掀起行业风暴的消息,不过是窗外吹过的一缕江风。
“嗯?少东家,您就一个‘嗯’?”阿篾的声调不由得高了八度,他上前一步,激动地说道,“那帮人也太欺负人了!我们在黟县火烧茶引,立下的信誉整个皖南谁人不知?他们凭什么把我们拦在门外?这摆明了是徽州商帮里的那几个老对头,联合了上海本地的势力,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自三年前创立“云记”,凭借一手改良的祁门红茶“兰妃”和独创的火漆“茶引”信誉制度,谢云亭硬生生在被老牌茶行垄断的皖南杀出一条血路。
前不久,为了证明“云记”的茶引重于生命,他甚至在公证之下,将一批被叛徒掉包的劣质茶连同茶引付之一炬,宁可血本无归,也绝不让一丝一毫的污点玷污“云记”的招牌。
那一把火,烧出了“云记”在乡土间的赫赫声名,却也彻底点燃了以程鹤年为首的旧势力的怒火。
他们视谢云亭为搅乱规矩的“茶枭”,必欲除之而后快。
“他们不是要给我们下马威,”一直沉默的苏晚晴开口了,她正细心地将一套造型古朴的紫砂茶具从行李中取出,动作不疾不徐,“他们是要让‘云记’的信誉,走不出黄山。”
她抬起眼,清澈的眸子倒映着谢云亭挺拔的背影:“黟县的那把火,是乡土间的传奇。但在上海,在这些洋行买办和茶界大亨眼里,那不过是乡下人意气用事的传说。他们不亲眼见证,就不会相信。而他们,正在联手剥夺我们向他们证明的机会。”
苏晚晴的话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谢云亭终于转过身,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却只是夹在指间,并未点燃,脸上终于浮现一抹极淡的笑意:“晚晴说得对。他们越是封锁,就越证明他们心虚。这品评会,我们非进不可。”
“可我们连请柬都没有,怎么进?”阿篾愁眉不展。
谢云亭的目光落在那套被苏晚晴精心擦拭的茶具上,那是他从谢家老宅的废墟里刨出来的唯一一件完整遗物——明代供春壶。
他走过去,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壶盖上斑驳的指螺纹,仿佛在与逝去的岁月对话。
“正门进不去,就走后门。”他缓缓说道,“阿篾,去找一身茶楼伙计的粗布短打来。晚晴,把我们的‘兰妃’和这套‘供春壶’包好。”
“少东家,您要……”阿篾瞬间明白了谢云亭的意图,以谢云亭如今“云记”掌柜的身份,去扮一个下人,这……
“茶性易染,人心更甚。”谢云亭轻声念出父亲的遗言,“当年在小茶馆里削了三年的土豆皮,什么身份没扮过?想要在这上海滩立足,就得能屈能伸。面子,是靠里子挣回来的。”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家族崩塌的血海深仇和蛰伏三年的苦难,早已将他磨砺成一块外圆内方的美玉,温润之下,是无坚不摧的硬度。
翌日,上海茶业公所。
门前车水马龙,黄包车、小汽车络绎不绝。
这里是全中国茶叶交易的心脏,今日更是冠盖云集。
各路茶号掌柜、洋行大班、报社记者齐聚一堂,衣香鬓影,谈笑风生。
谢云亭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挑着一副装着乌榄炭和茶具的担子,低着头,帽檐压得极低,混在杂役的人流中,从侧门悄无声息地溜了进去。
公所内,一派富丽堂皇。
谢云亭的目光并未在那些光鲜亮丽的人物身上停留,他的脑海中,鉴定系统早已自动勾勒出现场的权力格局图。
他的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精准地锁定了两位核心人物——一位是高鼻深目、身着考究西服的英国人,另一位则是身穿暗色长衫、气度俨然的中国老者。
“金会长,真是遗憾,”英资洋行的采购主管贝克先生操着一口略带口音的中文,对上海茶业公所理事长金会长说道,“我听闻安徽出了一家名为‘云记’的茶号,他们的祁门红茶据说有独特的兰花香气,而且以火漆为信,信誉卓着。为何这次品评会,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
被称作金会长的老者抚了抚自己的山羊须,‘云记’虽在皖南有些名声,但终究是后起之秀,资历尚浅。
况且,茶界同仁对其行事风格颇有微词,公所也不好强求。”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维护了公所的权威,又暗示了“云记”已被行业孤立。
贝克先生闻言,耸了耸肩,湛蓝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商人的现实与惋惜:“那真是太可惜了。我来中国,就是为了寻找最好的茶叶,而不是为了卷入你们的内部纷争。”
角落里,一个正在搬运冰块降温的“伙计”将这番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谢云亭心中冷笑,好一个“资历尚浅”,好一个“颇有微词”。
这正是他所预料的,也是他此行要打破的壁垒。
他没有声张,而是继续低头干活,目光却在四处搜寻。
很快,他注意到了一个在后厨与前厅之间来回奔走的小厮,约莫十三四岁,面黄肌瘦,一双眼睛却很灵动。
谢云亭趁着一个间隙,将那小厮拉到一处僻静的廊柱后。
“小哥,借一步说话。”
那小厮名叫小阿福,被吓了一跳,警惕地看着他。
谢云亭从怀里摸出一枚光亮的袁大头,塞进他手里,温和地笑道:“别怕,我不是坏人。想跟你打听个事,再请你帮个小忙。”
小阿福看到银洋,眼睛一亮,但仍有些犹豫。
“你在这做事,一个月能拿多少?”谢云亭问。
“三块大洋……”小阿福小声说。
“我这一个忙,不偷不抢,不让你担任何干系,就抵你一个月的工钱。”谢云亭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我只想借后院一个不碍事的角落,烧一炉炭,沏一壶茶。”
“沏茶?”小阿福愣住了,来这里沏茶的人多了去,何必偷偷摸摸。
“对,沏一壶,我自己喝的茶。”
看着谢云亭沉静而真诚的眼睛,小阿福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他领着谢云亭,绕到后院一处废弃的灶台旁,这里堆满了杂物,恰是无人注意的死角。
“就在这儿吧,管事的基本不来。”小阿福小声叮嘱了一句,便匆匆跑开了。
谢云亭放下担子,熟练地生起乌黑发亮的橄榄炭。
当幽蓝的火苗舔舐着炭块,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时,他闭上了眼睛。
【鉴定系统启动……】
【环境分析:当前环境湿度73%,风速0.5米\/秒,东南风……】
【目标茶叶:特级祁门红茶‘兰妃’,花果香浓郁,内质丰富。】
【工艺优化建议:当前环境下,为最大程度激发兰花香氛,避免高温灼伤嫩芽产生涩味,建议水温控制在92摄氏度。】
【器皿匹配:所用‘供春壶’为紫泥材质,双气孔结构疏松,利于聚香。
首次冲泡时间建议为8秒,可完美保留茶汤的醇厚与香气层次,过则味强,少则香弱。】
一连串精准到极致的数据流淌过谢云亭的脑海。
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
所有外界的喧嚣与算计,在这一刻尽数褪去。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风、火、水、茶。
他用沸水淋过壶身,投入一撮乌润的“兰妃”,然后手腕一抖,滚水沿着壶壁注入,水流激荡,茶香在水汽的蒸腾下,瞬间被唤醒。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茶席。
就在这无人问津的后院角落,一缕独特而霸道的香气,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拨开了公所内混合着雪茄、香水和各色茶品的混浊空气。
那是一股清雅绝伦,却又带着山野风骨的兰花之香,夹杂着松烟的凛冽和蜜糖的甜润,仿佛并非人间凡品。
它不似任何一种香水那般直白,也不像寻常红茶那般沉闷,它灵动、鲜活,带着一种穿透一切的力量。
它如同一位绝世独立的佳人,于万千庸脂俗粉中悄然现身,瞬间便抓住了所有人的嗅觉。
前厅里,正举杯与人应酬的贝克先生鼻子猛地抽动了一下,他放下了酒杯,湛蓝的眼睛里满是疑惑,下意识地四处寻觅。
这股香气,他从未在任何一个茶样中闻到过!
而那位稳坐泰山、不动声色的金会长,持着茶杯的手,也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他品了一辈子茶,却从未遇到过如此有侵略性、又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
这绝不是现场任何一家茶号能拿出的东西!
就连一直与金会长周旋,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反派程鹤年,也脸色微变。
他猛地嗅了嗅,这香气……怎么如此熟悉,却又比他记忆中谢云亭的茶,更加纯粹、更加摄人心魄!
这股茶香,仿佛一道无声的战书,穿透了重重阻碍,正式投向了这风云际会的上海滩。
一场只属于“云记”的品评会,在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地方,已然开始。
喜欢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