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巨门内的世界,是符文的微光与现代数据洪流交织的奇异通道。
苏砚随着新生人流前行,脚下是温润的青玉石板,两侧高耸的墙壁却非砖石,而是流淌着幽蓝色能量纹路的特殊合金。
头顶上方,半透明的能量管道如同巨树的枝桠纵横交错,里面流淌着液态的灵能光流,散发出柔和的光晕,将通道映照得如同梦幻的水晶宫。
悬浮的指示牌散发着微光,无声地指引着不同班级的方向。
“丙字班,左转,第七教学区,乙三室。”苏砚确认了光幕上的信息,默默记下。
身边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多是甲、乙两班的新生,谈论着未来的课程、强大的导师和令人向往的修炼资源。
丙字班的标签仿佛一层无形的隔膜,让苏砚周围的空气都安静稀薄了几分。
苏砚对此倒很平静,只是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墙壁上那些复杂的能量纹路,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模拟着能量可能的流动路径和节点——这玩意儿,有点像集成电路板?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圆形中央广场,云雾缭绕的地面下隐约可见流动的阵法光纹。
广场四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依山而建,既有雕梁画栋的古朴殿宇,也有通体由强化玻璃和合金构成、线条冷硬的现代高楼。
无数造型各异的飞行法器或单人滑板穿梭其间,带起道道流光。
空气中混杂着草木清香、淡淡的金属臭氧味以及无处不在的灵能粒子特有的“活性”感。
苏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目光锁定广场边缘一块悬浮的巨大指示光幕——“第七教学区”。他抬脚汇入稀疏的、前往同一方向的人流。
第七教学区位于学院相对边缘的位置,建筑风格也更偏向实用主义。
乙三室是一间宽敞的阶梯教室,合金墙壁,顶部是模拟自然光的柔和光源。
当苏砚推门进去时,里面已经稀稀拉拉坐了几十个人。
与甲、乙班新生普遍昂扬的精气神不同,丙字班的氛围……有点微妙的低迷和认命。
大部分人都低着头,或摆弄着个人终端,或对着空气发呆,只有少数几个在小声交谈,声音也压得很低。
苏砚找了个靠后、靠过道的空位坐下。刚放下背包,旁边就传来一个带着点自来熟和好奇的声音。
“嘿,哥们儿!新来的?我叫钱多多,钱是金钱的钱,多多益善的多多!”
声音的主人是个圆脸小胖子,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他穿着一件印着“404NotFoUNd”的t恤,外面罩了件沾着可疑油污的工装背心。
此刻正身体前倾,胳膊肘撑在苏砚的桌子上,一脸“交个朋友顺便打听点情报”的热络。
“苏砚。”苏砚言简意赅,目光扫过钱多多t恤上的字符,觉得这哥们儿挺有意思。
钱多多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兄弟,看你这气质就不一般!知道咱丙字班什么行情不?”他左右看看,凑得更近,“资源配额最低!课程进度最慢!导师嘛……据说也都是些边缘人物。不过别灰心!”
钱多多话锋一转,小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困难就是机遇!咱丙字班也有优势,竞争小啊!而且……”他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指。
“我这儿路子广,各种内部消息、二手灵材、甚至代写……咳,代优化作业符文结构,价格公道!要不要加个灵信?以后好联系!”
苏砚看着钱多多那副标准的“奸商”模样,嘴角抽了抽:“暂时不用,谢谢。”
就在这时,教室门口的光线一暗。
一个异常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穿着简单的灰色练功服,寸头,国字脸,眼神带着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坚毅和……茫然?
他背着一个几乎与他等高的巨大黑色硬壳剑匣,金属扣件随着他的走动发出沉闷的碰撞声,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高大少年环视一圈,似乎对寻找空位有些困扰。他目光扫过苏砚这边,看到钱多多旁边还有个空位,便径直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带着分量,让苏砚感觉脚下的地板都在轻微震动。
“请问,这里有人吗?”少年停在钱多多旁边的空位旁,声音低沉浑厚。
“没有没有!随便坐!”钱多多立刻热情招呼,还用手拍了拍空着的椅面。
“谢谢。”少年点点头,动作有些僵硬地将那巨大的剑匣小心地放在腿边靠过道的位置,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他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坐姿端正得像在参加阅兵。
钱多多自来熟地凑过去:“兄弟,你这大家伙……够劲啊!里面是把重剑吧?怎么称呼?”
少年转过脸,表情认真:“石磊。石头的石,三石磊。”他顿了一下,补充道,“里面是家传的重剑‘不动’。”
“石磊?好名字!人如其名!”钱多多竖起大拇指,“我叫钱多多,他是苏砚。以后就是同学了!多多关照!”他自来熟地伸出手。
石磊看了看钱多多的手,又看了看自己放在膝盖上的手,似乎犹豫了一下,才伸出手,动作略显笨拙地和钱多多握了握。他的手很大,布满厚茧,握力十足,让钱多多龇了龇牙。
苏砚看着这俩人的初次会面,感觉这丙字班的生活,大概不会像想象中那么无聊了。
教室里的低语声在石磊落座后渐渐平息。
一个穿着月白色职业套裙、气质温婉的年轻女子步履轻快地走上讲台。她看起来不到三十岁,面容亲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扫过台下略显拘谨的新生们。
“大家好,我是周清婉,丙字班的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家日常的学习生活引导和心理疏导。”她的声音柔和清晰,自带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欢迎来到九仙联,欢迎加入丙字班这个大家庭。”
周老师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来自几个看起来家境不错、神情倨傲的学生。
显然,“丙字班大家庭”这个说法在他们听来颇具讽刺意味。
周老师脸上的笑容不变,仿佛没听见那几声不和谐的杂音,继续温和地说道:“我知道,丙字班不是你们最初期望的起点。
但请记住,在九仙联,起点不代表终点。
道枢院历史上,从丙字班走出的强者并不在少数。
关键在于,你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你们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努力。”她的目光在苏砚、钱多多、石磊身上短暂停留了一下,带着鼓励。
钱多多立刻坐直了些,脸上堆起笑容;石磊依旧坐得笔直,神情严肃地点头;苏砚则只是抬了抬眼皮,算是回应。
“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上午是你们的第一堂理论课——‘灵能粒子(Aethers)基础概论’,由学院的资深讲师王教授主讲。希望大家认真听讲,打好根基。”周老师说完,微笑着退到教室一侧。
几乎是同时,教室前门无声滑开。
一个穿着深蓝色道袍、头发花白、面容古板的老者踱步而入。他手里拿着一块薄如蝉翼的玉简,眼神锐利如鹰,扫视全场,无形的压力顿时弥漫开来,让刚才还稍有松懈的气氛瞬间紧绷。
王教授站上讲台,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将玉简按在讲台的感应区。
嗡的一声轻响,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复杂立体符文和流动数据流构成的全息投影瞬间在讲台上方展开,占据了半个教室的空间。
密密麻麻的能量公式、粒子结构模型、波动图谱如同活物般缓缓旋转、流淌。
“灵能粒子”王教授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宇宙基本粒子之一,二十年前‘灵能潮汐’后为人类所确认。其性质兼具能量与信息载体特性,惰性极强,需特定意识频率或物质结构方可引导激活……”
王教授语速不快,但信息量极大,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铅块砸进学生们的耳朵里。
投影上的公式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拗口的专业名词层出不穷:“灵能粒子亲和性”、“灵枢共振频率”、“Aethers场稳态方程”、“驳杂粒子污染阈值”……
教室里一片死寂,只剩下王教授刻板的声音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大部分学生还在用传统笔记本)。
不少学生眉头紧锁,眼神茫然,显然已经被这高密度的信息冲击得晕头转向。
钱多多盯着那些立体符文,小声嘀咕:“这玩意儿……怎么看着像加密过的机器码?还是十六进制的……”他的手指在个人终端的虚拟键盘上无意识地敲打着,似乎在尝试解析。
石磊则坐得更加笔直,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死死盯着投影上那些复杂的能量流动轨迹,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下意识地握紧又松开。
王教授的目光扫过台下,对大部分学生的反应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理解这些基础,是构建你们自身灵枢、引导Aethers的前提。
下面,我将阐述灵力运转的基础模型,核心在于意识频率与粒子波的相位同步……”
苏砚听着王教授那如同宣读物理定律般的讲解,看着投影上那些高度抽象化的模型和公式,眉头反而渐渐舒展开。
这感觉……莫名熟悉!什么意识频率、相位同步、能量场稳态……这和他物理课上学过的波粒二象性、谐振腔、电磁场理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只不过把电子、光子换成了所谓的灵能粒子。
当王教授讲到“灵能粒子在灵枢内的导引效率公式”时,投影上出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重积分方程。
整个教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钱多多敲击虚拟键盘的手指都停了下来,一脸“这啥玩意儿”的懵逼。
王教授面无表情地环视全场:“此公式,乃道枢院第七研究所最新成果,揭示了灵力吸收速率与个体灵枢特性、环境Aethers浓度梯度、以及导引术运行轨迹曲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理解你们自身修炼效率的关键。给你们三分钟,尝试理解其含义。”
教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玩意儿看着就头大,三分钟理解?
苏砚却盯着那个公式,眼神亮了起来。他无视了那些玄乎的名词,直接抓住其数学核心——
这分明就是一个描述粒子流在特定约束场(灵枢)内,受浓度梯度(外部环境)和路径曲率(导引术)影响的扩散-输运方程!
只不过变量符号换成了a、β、γ之类的希腊字母。
苏砚几乎是下意识地,从背包里摸出半截铅笔头(纯属个人习惯),在摊开的空白笔记本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他没有去解那个可怕的积分,而是飞快地在旁边空白处,用最基础的牛顿力学符号和电磁学符号,重新“翻译”并简化了这个方程的核心物理意义:
`F_net≈-?U(浓度势能梯度)+γv^2\/R(路径曲率离心效应)`
写完,苏砚还在旁边画了个简图:一个小球(代表灵能粒子)在一条弯曲的管道(灵枢)里滚动,管道外面画了个向上的箭头(浓度梯度)。
“原来如此……”苏砚看着自己纸上这个简陋却无比清晰的模型,低声自语。“吸收慢,要么是浓度梯度不够(外部环境差),要么是管道太滑摩擦力大(我灵枢的惰性),要么就是弯拐得太急(导引术路径不行)……”
苏砚越想越觉得这个类比挺靠谱,完全忽略了周围同学看怪物一样的眼神。
王教授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后排那个低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少年身上。
苏砚那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在周围一片愁云惨淡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扎眼。
“后排,靠过道那位同学。”王教授的声音没有任何温度,如同冰锥。“你似乎对导引效率公式有所心得?站起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理解。”
刷!整个教室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苏砚身上。
钱多多倒吸一口凉气,用胳膊肘猛捅苏砚,低声道:“喂!苏砚!叫你呢!快醒醒!”
石磊也紧张地看向苏砚,腰背挺得更直了,仿佛要替他分担压力。
苏砚一愣,抬起头,正对上王教授那审视中带着一丝探究的锐利目光。他慢吞吞地站起来,手里还捏着那页画着小球的笔记本纸。
“呃……”
苏砚看了看纸上自己画的“牛顿修仙模型”,又看了看投影上那复杂得令人眼晕的积分公式。
挠了挠头,用一种带着点困惑和不确定的语气,指着自己画的简图开口:“教授,我理解这个……是不是有点像,小球在弯管子里滚下坡?
坡不够陡(外面浓度低),或者管子太滑(我灵枢吸不住),或者弯拐得太急(导引术路线设计不合理),小球就滚得慢,甚至卡住?”
苏砚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带着理科生特有的求真精神,“当然,这忽略了粒子本身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可能的意识观测干扰,简化模型误差可能比较大。”
整个丙字班教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钱多多的嘴巴张成了o型,眼镜滑到了鼻尖。
石磊的表情彻底凝固,眼神里充满了“他在说什么天书”的茫然。
王教授脸上的古板表情,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纹。他看着苏砚纸上那个简陋的力学模型,又看看苏砚那张写满“我在认真探讨科学原理”的脸,沉默了好几秒。
最终,王教授什么也没评价,只是面无表情地移开目光,用毫无波澜的声音继续讲课:“……理解方向不算完全错误,但过于粗陋。继续看投影……”
苏砚茫然地眨了眨眼,在钱多多“快坐下!”的疯狂暗示下,慢悠悠地坐了回去。
他低头看着自己纸上那个“小球滚管子”的模型,又抬头看看投影上那些飞舞的玄奥符文和复杂公式,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效率……还不如我的小球模型直观呢。能量守恒都不好验证……”
前排几个隐约听到他嘀咕的学生,肩膀开始可疑地耸动。
钱多多痛苦地捂住了脸。
喜欢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