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周书记的信任,苏正成为县委副书记的有力竞争者!
县委书记办公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苏正坐在沙发上,背脊挺直,双手放在膝盖,目光平视着前方空无一物的墙壁。他能听见自己平稳的心跳,也能听见周启明在办公桌旁,对着那部红色电话的沉稳呼吸。
“张书记,关于县委副书记的人选,我这里,倒是有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想向您和市委推荐一下。”
周启明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市委张书记对周启明这突如其来的人事推荐感到有些意外。过了一会儿,张书记沉稳的声音才传了过来,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哦?启明同志,你说说看。”
周启明没有直接说出名字,而是先铺垫道:“张书记,您知道,清源县现在的情况,就像一艘刚修补好漏洞、准备重新起航的船。扶贫、环保、招商、教育,我们连续解决了几个大问题,但这些都是外科手术,割掉了脓包。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调理内里,强筋健骨。所以,县委副书记这个位置,需要的不是一个四平八稳、只求无过的‘老好人’,而是一个敢于担当、能打硬仗,并且对清源县有深刻理解的‘主心骨’。”
这番话,既是陈述事实,也是在设定标准。
电话那头的张书记“嗯”了一声,表示认同:“你说得对,清源县现在这个阶段,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你心里的人选是?”
周启明握着话筒,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沙发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我推荐现任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苏正同志。”
此言一出,即便是沉稳如周启明,也能感觉到电话那头呼吸的微微一滞。
苏正虽然目不斜视,但这两个字钻进耳朵里,还是让他的心脏重重地跳了一下。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
县委副书记?
这个位置,在县级权力架构中,是仅次于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存在,是名副其实的“三把手”,更是未来接任县长或书记的重点培养对象。他才当上县委常委多久?
“苏正?”张书记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惊讶,“启明同志,我没记错的话,这位苏正同志,今年才二十五六岁吧?从乡镇到县委常委,这已经是坐火箭了。现在又要推荐他当副书记……这个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
质疑,是意料之中的。
周启明却笑了,笑声里充满了自信:“张书记,我理解您的顾虑。论资历,苏正同志确实是整个班子里最浅的。但我们党选拔干部,从来都不只是看资历,更要看能力,看实绩,看群众的口碑。”
他顿了顿,让对方有消化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清源县的扶贫款项能被追回,真正的扶贫项目能落地,靠的是他;环保督察能揭开盖子,让污染企业无所遁形,靠的是他;招商引资的骗局能被戳穿,保住我们县的土地资源,靠的是他;这次,撼动了整个教育系统的腐败网络,让教育回归公平,还是靠他。”
周启明每说一句,语气就加重一分。
“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是积弊已久、盘根错节的硬骨头?过去,我们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结果呢?收效甚微。可苏正同志来了之后,不到一年,这些硬骨头,都被他用雷霆手段给啃下来了。事实证明,他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且是超乎寻常的能力。”
“至于年龄,张书记,我觉得这反而是他的优势。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的人情世故,看问题直指核心,干工作一往无前。我们清源县,现在就需要这样一把‘快刀’,来斩断那些陈规陋习的乱麻。如果非要按部就班,等他熬上十年八年,那股锐气磨没了,清源县发展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
周启明的话,如同一篇慷慨激昂的陈情表,每一个字都敲在关键节点上。他没有去解释苏正那些匪夷所思的“战绩”是如何做到的,而是将这一切都归结为“能力”和“锐气”。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更长。周启明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市委书记需要权衡。提拔一个二十多岁的县委副书记,这在整个市,乃至整个省,都是极其罕见的。这不仅仅是对苏正的考验,更是对推荐人周启明的政治考验。
许久,张书记的声音才再次响起,语气已经从最初的惊讶,变成了深思熟虑的凝重。
“启明同志,你的这番话,很有分量。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搞论资排辈那一套,对于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干部,确实要敢于破格使用。”
周启明心里一松。
“这样吧,”张书记继续说道,“你的推荐,市委会认真考虑。不过,程序还是要走的。近期,市委组织部会派一个考察组到清源县,对苏正同志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谈话。你让他做好准备。最终结果,要看考察情况和市委常委会的研究决定。”
“是!感谢张书记和市委的信任!”周启明沉声应道。
“嗯。另外,启明啊,”张书记的语气缓和了些,“你这个‘福将’,你可得用好,也得护好。这么快的速度,盯着他的人,可不少啊。”
“我明白。”
挂断电话,周启明站在原地,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转过身,看向沙发上的苏正,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
“都听到了?”
苏正站起身,点了点头,神情平静,但内心远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镇定。“听到了。书记,这……”
“坐吧。”周启明摆了摆手,自己也重新坐回沙发上,端起那杯已经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你不用紧张,也不用有压力。我推荐你,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给你画饼,而是我认为,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周启明看着苏正的眼睛,“清源县的摊子太大了,问题太多,我一个人,精力有限。我需要一个能和我步调一致,能帮我扛担子,而不是给我添麻烦的副手。”
“可是,我的资历和经验……”
“资历是干出来的,经验是闯出来的。”周启明打断了他,“你缺的,只是在那个位置上的经验而已。至于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你已经证明了无数次。我问你,如果让你坐上那个位置,你怕不怕?”
苏正沉默了。
他怕吗?
他怕的不是那些贪官污吏,也不是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他怕的是,自己能否驾驭好这份权力,能否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他的神笔可以惩恶,但无法扬善。它可以让贪官现形,但无法制定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它可以让豆腐渣工程倒塌,但无法规划好一个县的城市建设。
神笔是剑,而县委副书记这个位置,需要的不仅仅是剑,还需要犁,需要尺,需要墨斗。
看到苏正的沉默,周启明反倒笑了。
“怕,就对了。只有心存敬畏,才不会滥用权力。如果你拍着胸脯跟我说不怕,我反而要担心了。”
他站起身,走到苏正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重。
“苏正,你要记住。县委副书记,不是县委常委加办公室主任那么简单。你要开始学着从全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平衡各方,去团结大多数人。你的办公室主任,可以只对我一个人负责。但县委副书记,要对整个县委班子负责,对全县几十万老百姓负责。”
“市里的考察组很快会下来。到时候,怎么说,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你就把你为清源县做的事,想的事,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就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他们比我更懂行。”
苏正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书记。”
从周启明的办公室出来,苏正的脚步有些发飘,像是踩在云端。午后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县委副书记的有力竞争者。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在他的心湖里激起了滔天巨浪。他走到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正要推门进去,却听到隔壁一间办公室里,传来了几个干部压低声音的议论。
“哎,听说了吗?县里空出来的那个副书记位置,好像快有信儿了。”
“真的假的?谁啊?是组织部的刘部长,还是隔壁县调过来?”
“我听说是刘部长希望大,资历老,人脉广,四平八稳的。”
“我看未必,上次市里领导来,对咱们县的工作评价可不高,说要用些有魄力的新人。我猜,可能会从市里空降一个。”
“谁都行,只要别是那个苏常委就行。”一个声音带着点酸味,“那家伙,跟坐了窜天猴似的,再往上,咱们这些老家伙还活不活了?”
“嘘……小声点!你想被他听见啊?那位的‘报告’,可是邪门得很!”
里面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苏正站在门口,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觉得有些好笑。他推开门,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嘈杂。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大院里井然有序的一切,周启明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他知道,自己即将被放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被无数双眼睛审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支温润的钢笔,龙形的虚影仿佛在他的指尖下游动。
这支笔,能帮他扫清障碍,但未来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他的秘书小张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
“苏常委,这是下面几个乡镇送上来的工作报告。”小张将文件分门别类地放在桌上,然后单独抽出了一份比较薄的材料,递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另外,这是龙溪镇刚刚送来的一个紧急情况反映,他们说,镇上唯一的卫生院,最后一个执业医师上个星期辞职不干了。现在全镇几万人的基本医疗,都成了大问题。”
苏正接过那份报告,目光落在封面上那几个刺眼的黑体字上——《关于龙溪镇基层医疗点全面瘫痪的紧急报告》。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