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用“奇葩”说服敌人
第二部分 风起青萍
“旧苑林池之下”!
范仲淹带来的这个消息,如同在赵祯耳边炸响了一声惊雷,震得他半晌无言。他下意识地望向殿外,目光仿佛能穿透宫墙,落在那片亭台楼阁掩映、水榭回廊曲折的皇家后苑。那方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如果真是的话),竟然可能就埋藏在自己日日起居的皇宫大内,眼皮子底下!
一股极其荒谬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一个现代人,居然要在这北宋的皇宫里,上演一出“寻找失落的宝藏”?
承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杜衍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传国玉玺的意义非同小可,自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自焚后,其下落便成千古之谜。若真能在大宋宫内找到,无异于天佑大宋,对稳固国本、凝聚人心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范仲淹虽然同样激动,但更为谨慎:“陛下,那笔记残缺不全,语焉不详,‘旧苑林池’范围甚广,且历经朝代更迭,宫苑多有改建,具体位置难以确定。此事务必绝对保密,若消息走漏,只怕……”
只怕会引起朝野震动,更会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耶律重元的探子还在外面虎视眈眈呢!
赵祯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他明白范仲淹的顾虑。这件事,绝不能大张旗鼓。
“范卿所言极是。”赵祯沉声道,“此事仅限于今日殿内几人知晓,绝不可外传!寻找玉玺之事,必须秘密进行。”
他看向陈忠和:“老陈,你是宫里的老人了,对后苑的一草一木最为熟悉。朕给你一道密旨,由你亲自挑选一批绝对可靠、嘴巴严实的内侍和宫人,成立一个‘后苑修缮清查小组’,名义上是对后苑所有建筑、池塘、假山、地垄进行一番彻底的勘查和登记造册,为日后的维护修缮做准备。”
陈忠和立刻领会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躬身道:“老奴明白,定会小心行事,不露丝毫痕迹。”
“记住,”赵祯叮嘱道,“重点是‘林池之下’!所有池塘、水井、暗渠的淤泥都要仔细清理探查,假山、亭台的地基附近也要留意有无松动或异常。动作要轻,要自然,绝不能让人看出我们是在找东西!”
“是,官家!”陈忠和领命而去。
转
“后苑修缮清查”的工作,在陈忠和的操持下,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一队队挑选出来的内侍和工匠,拿着尺规、账簿,开始对后苑的每一处进行细致的测量和记录,清理池塘淤泥,检查建筑基座,一切都显得那么合乎情理。
赵祯表面上依旧处理着日常政务,与范仲淹、杜衍商议着如何回应辽国那封充满讹诈意味的国书,以及如何进一步利用没藏讹庞搅动西夏局势。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思,有一大半都系在了那片看似宁静祥和的皇家园林里。
他偶尔也会以散步为名,亲临后苑,看似随意地走走看看,实则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正在“修缮清查”的角落。陈忠和总会适时地出现在他身边,低声汇报着进展。
“官家,太液池的淤泥已清理大半,未见异常。”
“琼林苑假山群的基础已勘查完毕,并无空心或暗格。”
“延福宫后小池塘正在抽水……”
消息一条条传来,却始终没有那个期盼中的发现。几天过去,后苑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那方传说中的玉玺依旧杳无踪迹。
赵祯的心渐渐沉了下去。难道那本宦官笔记记载有误?或者,“林池之下”并非字面意思,而是某种隐喻?又或者,玉玺早已被人取走?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陈忠和在一个傍晚,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福宁殿,老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官……官家!找……找到了!”
合
赵祯霍然起身:“在哪里?是什么样子?”
“在……在景福宫后面,那片已经半废弃的‘翠寒堂’地基下!”陈忠和喘着气,“清理地基旁的老藤和浮土时,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撬开后,下面是一个尺许见方的暗格,里面……里面有一个鎏金的铜函!”
“铜函?”赵祯心跳加速,“打开看了吗?”
“老奴不敢擅专!”陈忠和道,“铜函密封极好,上有鱼兽纹饰,似是前朝宫中之物。老奴已命人将那片区域暂时用帷幔围起,派了最可靠的人寸步不离地守着,特来禀报官家!”
“走!去看看!”赵祯再也按捺不住,也顾不上什么皇帝威仪,立刻就要前往。
“官家!”陈忠和却拦住了他,低声道,“此刻天色已晚,动静太大恐惹人疑心。不如……等夜深人静之时,老奴再陪官家秘密前往?”
赵祯一愣,随即冷静下来。陈忠和考虑得周到。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坐回御座。
“好!就依你所言。今晚子时,你带路。”
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赵祯在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那铜函里装的,真的是传国玉玺吗?它怎么会藏在那座几乎被遗忘的“翠寒堂”下?石重贵当年为何要把它藏在那里?
子时终于到了。月色朦胧,宫禁森严。赵祯在陈忠和以及两名绝对心腹小黄门的护卫下,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被帷幔重重围住的翠寒堂旧址。
拨开帷幔,只见地基旁已被挖开一个浅坑,那块松动的石板被挪到一旁,露出下方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个造型古朴、布满绿锈的鎏金铜函,正静静地躺在其中,在惨淡的月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泽。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铜函之上,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了。赵祯示意陈忠和上前,将那沉重的铜函小心翼翼地捧出,放在平地上。他亲自上前,借着灯笼的光芒,仔细查看那紧闭的函盖,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模糊的封泥痕迹。历史的重量,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赵祯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冰冷而粗糙的铜函表面,深吸一口气,准备将其打开。然而,就在他的手指即将用力掀开函盖的瞬间,一阵极其轻微,却绝不属于他们几人的衣袂摩擦声,陡然从不远处的假山阴影里传了出来!
(第十九章 完)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