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用“奇葩”说服敌人
第二部分 风起青萍
前朝皇室宝藏?关乎“天命所归”的信物?
柳七娘带来的这个消息,比辽国大军压境更让赵祯感到错愕和……荒谬。他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对这种玄乎的“天命”之说本能地排斥。但在这个时代,这种象征意义极强的东西,往往拥有着意想不到的能量,足以搅动风云。
“具体是什么信物?传国玉玺?还是别的什么?”赵祯压下心中的怪异感,追问道。历史上后晋被契丹所灭,皇室珍藏流落四方,若真有什么重要物件流落宋境,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柳七娘摇了摇头,面色凝重:“钉子传出的信息极其模糊,只说是‘承载天命之石’,可能与皇权正统有关。耶律重元对此极为重视,似乎认为得到它,就能增加他争夺辽国大位的砝码。他此次在边境制造事端,一方面是为巩固权势,另一方面,恐怕就是想制造混乱,方便他派人潜入我朝境内搜寻此物!”
承
赵祯揉了揉太阳穴,感觉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辽国权臣,不在国内好好搞政治斗争,反而跑到邻国来玩“夺宝奇兵”?这剧情也太跳脱了。
但转念一想,他又理解了。在这个君权神授的时代,一件具有传奇色彩的“信物”,确实能起到巨大的宣传和 legitimizing(合法化)作用。耶律重元若真能得到并成功炒作,对他挑战辽兴宗和太后,无疑是一张王牌。
“不能让这东西落在耶律重元手里!”范仲淹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此物是真是假,有何效用,一旦被其利用,必会助长其气焰,届时我大宋北疆将永无宁日!”
杜衍也赞同:“不错!必须抢在他之前找到此物!只是……我朝疆域万里,人海茫茫,寻找一件不知具体形态、不知埋藏何处的物件,无异于大海捞针。”
赵祯沉吟片刻,眼中渐渐有了计较。他看向柳七娘:“七娘,你那颗钉子,还能不能传回更具体的信息?比如,那信物可能的外形特征?或者,耶律重元依据什么线索判断它在我朝境内?”
苏晓月无奈地摇头:“恐怕很难了。传出这条消息已经冒了极大风险,那条线暂时必须静默。线索……恐怕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转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寻找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忽然,赵祯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他看向范仲淹和杜衍:“二位爱卿,你们熟读史书典籍,可曾留意过,后晋灭亡前后,是否有特别重要的皇室器物遗失或下落不明的记载?尤其是石敬瑭、石重贵父子,他们败亡前后,有没有将什么重要东西转移或藏匿的传闻?”
范仲淹和杜衍闻言,都凝神思索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范仲淹才不太确定地说道:“陛下,据一些野史杂闻记载,后晋末帝石重贵在汴京(后晋都城亦在汴梁)城破前夕,似乎曾将一批宫中珍宝藏匿。但具体藏于何处,藏了何物,众说纷纭,皆不可考。”
杜衍也补充道:“也有说法,当时混乱,不少器物被乱兵、宫人携出,流落民间。若那信物真的存在,混在其中流入我朝,倒也说得通。”
范围缩小到了“后晋汴京皇宫”和“可能被藏匿或流落民间”。但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范围。
赵祯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画着圈,现代人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他忽然问道:“如果,我们假设耶律重元掌握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更具体的线索。那么,他最可能派什么人,以什么方式来寻找?”
柳七娘反应极快:“最可能派出的,是精通汉文化、熟悉地理、善于伪装的特使或精锐小队,混入商队、使团,或者以游方僧人、道士的身份潜入。寻找方式……无非是暗中查访古籍、地方志,或者…接触那些可能知道内情的、与前朝皇室有关的后人或古老家族。”
“不错!”赵祯一击掌,“所以,我们的应对之策,也分两条腿走路!”
他迅速下达指令:
“第一,范卿,你组织翰林院和秘书省的学士,仔细查阅所有关于后晋末年的官方记载、野史、笔记小说,甚至地方州县的志书,寻找任何关于皇室宝藏、特殊信物遗失或藏匿的蛛丝马迹!不要放过任何一条可能的线索!”
“第二,七娘,动用你所有的江湖和市井网络,重点监控近期从辽国入境,身份可疑的僧、道、商旅,特别是对那些突然对前朝历史、古都遗迹、甚至是风水传说表现出异常兴趣的人,要严密监视!同时,悄悄查访汴京及周边地区,那些传承久远、可能与前朝有渊源的家族。”
“第三,杜卿,皇城司要配合七娘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武力支持,一旦发现确切的辽国探子,立刻秘密控制,但要留活口,朕要亲自问问,耶律重元到底知道了什么!”
合
一场围绕着一件虚无缥缈的“信物”的暗中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翰林院的烛火彻夜通明,故纸堆被翻得哗哗作响;汴京城的市井之间,无数双“眼睛”和“耳朵”被调动起来;皇城司的密探则如同幽灵,潜伏在阴影之中。
赵祯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本人不信什么天命信物,但他必须阻止耶律重元得到它。这无关迷信,而是纯粹的政治算计。
几天后,柳七娘那边首先传来了进展。她的手下发现,近期有几批来自辽国南京的“皮货商人”,在汴京活动异常。他们不像寻常商人那样专注于生意,反而经常出入茶楼酒肆,有意无意地与一些本地老人、说书先生搭讪,打听一些关于前朝皇宫旧事、特别是关于“石头”、“印玺”之类的传说。
“看来,耶律重元的猎犬,已经嗅着味道进来了。”赵祯看着柳七娘送来的报告,眼神微冷。
然而,就在赵祯准备下令收网,抓捕这几批可疑的辽国商人时,范仲淹那边却带来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他们在查阅一本前朝宦官遗留的残缺笔记时,发现了一条隐晦的记录,提及石重贵在城破前,似乎命心腹太监将一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藏于“旧苑林池之下”!而这个“旧苑林池”,经过多位学士考证,极有可能指的就是……如今大宋皇城之内,距离福宁殿不过数百步的……后苑!
(第十八章 完)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