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回甘
初冬的日头爬得依旧缓慢,等陈阳和傅星并肩走到电视台时,红砖楼前已经停了几辆自行车,早起的工作人员正陆续进门。老李早就候在楼后,见两人过来,脸上堆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快步迎了上来:“陈师傅,傅师傅,辛苦你们了!早上开机检查,设备运行得特别稳定,信号比之前还要清晰!”
傅星点点头,语气沉稳:“还是得再全面测一遍,转播的时候不能出半点纰漏。”他说着已经走向转播车,陈阳紧随其后,手里还提着那个沉甸甸的工具箱——昨晚回来时忘了带,今早特意绕路去出租屋取的,里面装着备用的电容和线路,以防万一。
转播车里,守夜的工作人员打着哈欠,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傅师傅,陈师傅,一晚上都没出问题,你们放心。”傅星没多话,径直走到设备前,手指在仪表盘上轻轻敲击,目光扫过一排排稳定闪烁的绿灯,陈阳则拿出万用表,逐一检测关键线路的电压,两人动作默契,没有一句多余的交流,却像是对这台刚修好的设备了如指掌。
“没问题了。”半个多小时后,傅星收回手,转头对老李说,“线路和电容都很稳定,转播的时候注意别突然断电,基本不会出状况。”
老李连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到两人面前:“这是一点心意,辛苦你们熬了一整夜,昨天还耽误了你们的生意,实在过意不去。”
陈阳下意识想推辞,傅星却先一步接了过来,打开看了眼,里面是几张十元纸币,在当时算得上一笔不小的酬劳。他把信封递给陈阳,对老李说:“举手之劳,不过以后电视台要是有设备维修的活儿,要是信得过我们,随时可以找我们。”
老李眼睛一亮,连忙说:“那可太好了!你们的手艺我们绝对信得过,以后技术部的活儿,肯定优先找你们!”他说着又热情地留两人吃早饭,傅星婉拒了,说店里还得开门,两人便拎着工具箱离开了电视台。
走出红砖楼,晨光已经铺满了街道,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热气,油条的香气随风飘来。傅星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陈阳:“先去吃点东西吧,早上就喝了点粥,怕是撑不到中午。”
陈阳点点头,两人走进一家早点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傅星把信封放在桌上,推到陈阳面前:“你收着吧,店里的账一直是你管。”
陈阳拿起信封,指尖触到粗糙的纸张,心里有些暖意。他没立刻收起来,而是抽出两张纸币,递给老板:“两碗豆腐脑,四根油条,再来两个茶叶蛋。”老板应了一声,转身忙活去了。
“电视台这单活儿,算是咱们接到的最大的生意了。”陈阳轻声说,眼里带着几分感慨。从最初在巷子里摆摊,到租下这间小铺子,再到现在能接电视台的维修活儿,这一路走得不算容易,却每一步都很踏实。
傅星咬了口油条,酥脆的外皮在嘴里裂开,他慢慢咀嚼着,说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技能大赛要是能拿奖,去省里培训回来,咱们还能接更复杂的活儿,说不定还能开个大点的维修店。”
陈阳抬头看他,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傅星脸上,给他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忽然想起昨晚傅星趴在桌上睡着的模样,心里软了软,低声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
傅星抬眼,对上他的目光,嘴角弯了弯,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茶叶蛋夹到了陈阳碗里:“你多吃点,昨天也累坏了。”
陈阳没推辞,拿起茶叶蛋剥壳,蛋白上还带着温热的温度,像傅星此刻的眼神,不炽热,却足够温暖。
旧物里的温度
吃完早饭,两人骑着自行车回维修店。刚到店门口,就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正探头往店里张望。
陈阳连忙停下车,笑着迎上去:“大爷,您是要修东西吗?我们开门了。”
老人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局促的笑容:“小伙子,我……我想修个收音机,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修。”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台老旧的晶体管收音机,外壳已经有些掉漆,边角也磕出了痕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您先进来坐,我们看看。”傅星也走了过来,接过收音机,走进店里放在维修台上。煤球炉还没完全熄灭,店里残留着淡淡的煤烟味,混合着机油的气息,让人觉得踏实。
老人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有些不安地说:“这收音机是我老伴生前用的,跟着我快三十年了,前几天突然不响了,我找了好几家维修店,都说修不好,让我扔了……可我舍不得啊。”
陈阳心里一动,这种老旧的晶体管收音机,现在很少有人会修了,零件也不好找。他看了傅星一眼,傅星已经打开了收音机的外壳,里面的线路密密麻麻,比他们之前修过的任何收音机都要复杂。
“大爷,您别急,我们先看看是什么问题。”傅星的声音很温和,安抚着老人的情绪。他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里面的零件,手指轻轻拨动着线路,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陈阳也凑了过去,两人头靠得很近,呼吸交织在一起,却都专注地盯着收音机内部。老人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年轻人认真的模样,脸上的不安渐渐消散,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
“是变压器老化了,还有几个电阻也烧了。”傅星看了半天,终于开口说道,“零件有点难找,不过我们可以试试找替代品,就是可能需要点时间。”
老人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能修就好!能修就好!多久都没关系,我可以等!”
陈阳笑着说:“大爷,您留个联系方式,我们找到零件修好后,给您打电话。”老人连忙报了地址和电话,还从口袋里掏出钱,陈阳婉拒了:“大爷,等修好了您再给钱就行,不急。”
老人千恩万谢地走了,临走时还特意回头看了一眼维修台上的收音机,像是在叮嘱什么。
傅星把收音机的外壳合上,说道:“这种老式晶体管收音机,变压器是专用的,市面上肯定没有卖的,只能找类似的改造一下。”
“我记得城南有个废品收购站,里面有很多旧电器,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变压器。”陈阳说道,他之前去那里淘过几次旧零件,收获还不小。
傅星点点头:“那下午我去城南看看,你在店里整理维修记录,顺便照看生意。”
“还是我去吧,”陈阳说,“你下午不是要回单位看技能大赛的流程吗?别耽误了你的事。我去废品站找找,要是找到了,晚上回来我们一起改造。”
傅星想了想,没再推辞:“也好,那你小心点,废品站路不好走,骑车慢一点。”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找不到也别着急,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陈阳笑着应下:“知道了。”
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陆续有几个老客户来修东西,都是些收音机、电风扇之类的小电器,陈阳手脚麻利地修好,傅星则在一旁整理技能大赛的复习资料,偶尔抬头看看陈阳,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
中午,两人简单吃了点东西,傅星便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单位。临走前,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陈阳:“里面是热水,你带着路上喝。废品站那边灰尘大,记得戴口罩,我给你放在工具箱里了。”
陈阳接过保温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一直暖到心里。他点点头:“你路上也小心点,别太着急回来。”
傅星笑了笑,转身走出了维修店。陈阳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收回目光,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热水,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舒服了不少。
废品站的寻觅
下午一点多,陈阳锁好维修店的门,骑着傅星的“飞鸽”自行车,朝着城南的废品站出发。城南是青州市的老工业区,到处都是废弃的厂房和仓库,废品站就坐落在一片废弃厂房的角落里,远远就能看到堆积如山的废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铁锈和灰尘的味道。
陈阳把自行车停在废品站门口,从工具箱里拿出口罩戴上,走进了废品站。废品站里乱七八糟地堆着各种旧电器、废钢铁、塑料瓶,几个工人正忙着分拣废品,看到陈阳进来,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头继续干活。
陈阳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在废品堆里慢慢摸索,目光仔细地扫过每一台旧电器。他知道,这种老式晶体管收音机的变压器很稀有,想要找到合适的,全凭运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渐渐西斜,阳光透过废弃厂房的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阳已经在废品堆里翻找了两个多小时,身上沾满了灰尘,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变压器。
他有些泄气地坐在一堆废纸箱上,拿出保温杯喝了口热水。心里想着那个老人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傅星温和的叮嘱,他咬了咬牙,又站起身,继续在废品堆里寻觅。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台被压在一堆废钢铁下面的旧收音机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台收音机的外壳和老人送来的那台很像,都是深色的木质外壳,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模样。
陈阳心里一喜,连忙搬开上面的废钢铁,把那台收音机抱了出来。他擦了擦上面的灰尘,打开外壳,里面的线路和零件赫然出现在眼前——那台变压器,竟然和老人收音机里的一模一样!
“太好了!”陈阳忍不住低呼一声,眼里满是喜悦。他小心翼翼地把变压器拆下来,仔细检查了一下,确认没有损坏,才放心地放进工具箱里。
解决了心头大事,陈阳心情轻松了不少。他看了看天色,已经快五点了,便不再停留,抱着那台破旧的收音机,骑着自行车往维修店赶去。
路上的风有些大,吹得他脸颊发凉,却吹不散他心里的暖意。他想着老人拿到修好的收音机时开心的模样,想着傅星看到变压器时惊喜的眼神,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了扬。
回到维修店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陈阳推开门,意外地发现傅星已经回来了,正坐在维修台前,借着台灯的光线翻看复习资料。听到开门声,傅星抬起头,看到陈阳满身灰尘的模样,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怎么弄成这样?找到了吗?”
“找到了!”陈阳献宝似的从工具箱里拿出变压器,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你看,是不是和老人收音机里的一模一样?”
傅星放下手里的资料,接过变压器仔细看了看,眼里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还真找到了!辛苦你了,快去洗把脸,我给你留了饭。”
陈阳点点头,拿起毛巾走进里屋。里屋是他和傅星临时休息的地方,只有一张小床和一个简易的洗脸架。他拧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扑在脸上,瞬间驱散了疲惫。
洗完脸出来,傅星已经把饭菜端到了桌上,是简单的炒青菜和米饭,还有一碗温热的汤。“快吃吧,菜都快凉了。”傅星说道。
陈阳坐下来,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饭菜的味道很普通,却让他觉得格外香甜。傅星坐在一旁,没有吃饭,只是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心疼:“废品站是不是很难找?看你累的。”
“还好,就是灰尘有点大。”陈阳咽下嘴里的饭,说道,“能找到变压器就值了,那个老人肯定会很开心的。”
傅星笑了笑,没再说话,只是拿起勺子,给陈阳碗里舀了些汤:“慢点吃,别噎着。”
灯下的匠心
吃完饭,陈阳收拾好碗筷,两人便投入到收音机的维修中。傅星负责改造变压器,陈阳则清理收音机内部的灰尘,更换烧坏的电阻。维修台上的台灯亮着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两人专注的脸庞,店里很安静,只有工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两人偶尔的低语。
“变压器的接口有点不一样,需要稍微打磨一下。”傅星拿着电烙铁,小心翼翼地打磨着变压器的接口,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项精密的手术。
陈阳点点头,手里的动作不停,仔细地清理着线路上的灰尘:“我已经把烧坏的电阻都换好了,等你这边弄好,我们就可以组装了。”
傅星“嗯”了一声,继续手里的活儿。电烙铁的温度很高,偶尔会溅出细小的火花,陈阳下意识地往傅星身边靠了靠,生怕他被烫到。傅星察觉到他的动作,侧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弯了弯,说道:“没事,我小心着呢。”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巷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透过窗户洒进店里,形成一道道细长的光影。傅星终于放下了电烙铁,拿起改造好的变压器,说道:“好了,可以组装了。”
陈阳立刻放下手里的工具,凑了过去。两人配合默契,傅星负责安装变压器,陈阳则帮忙递工具,整理线路。台灯的灯光下,他们的手指偶尔会碰到一起,又很快分开,没有言语,却有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好了,试试能不能响。”半个多小时后,傅星合上收音机的外壳,把插头插进插座里。陈阳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收音机的旋钮。
傅星轻轻转动旋钮,起初没有任何声音,就在陈阳以为出了问题的时候,一阵悠扬的戏曲声突然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虽然音质有些沙哑,却清晰可辨。
“成功了!”陈阳忍不住低呼一声,眼里满是喜悦。
傅星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没想到这么顺利,明天给老人送过去,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两人关掉收音机,傅星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包里,然后拿出技能大赛的复习资料:“时间还早,我们再复习一会儿吧。”
陈阳点点头,拿出自己的维修笔记,坐在傅星对面。店里的煤球炉已经添了新的煤球,橘红色的火焰在炉膛里跳动,把店里烘得暖融融的。台灯的灯光柔和,映在两人的书页上,也映在他们平静的脸庞上。
陈阳看着笔记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却有些走神。他转头看向傅星,傅星正低头看着资料,眉头微蹙,像是遇到了难题。灯光下,他的侧脸线条柔和,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察觉到他的目光,傅星抬起头,对上他的视线:“怎么了?有不懂的地方吗?”
陈阳连忙收回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有,就是觉得你看书的样子挺认真的。”
傅星笑了笑,说道:“要是遇到不懂的,随时问我,我们一起研究。”
“嗯。”陈阳点点头,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笔记上,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软软的。
夜深了,巷子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傅星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不早了,休息吧,明天还要给老人送收音机,还要去店里开门。”
陈阳也觉得有些疲惫,点点头:“好。”
两人收拾好东西,走进里屋。里屋的小床不大,只能勉强睡下两个人。以前加班晚了,他们就挤在这张床上休息,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陈阳躺在外侧,傅星躺在里侧,两人之间隔着一小段距离,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呼吸。店里很安静,只有煤球炉燃烧的轻微声响,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
“陈阳,”傅星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技能大赛那天,你会去看吗?”
陈阳转过头,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能看到傅星的眼睛亮闪闪的:“当然会去,我还等着看你拿奖呢。”
傅星笑了笑,声音轻了些:“其实我有点紧张,万一拿不到奖怎么办?”
“不会的,”陈阳语气坚定,“你那么努力,肯定能拿到奖的。就算没拿到也没关系,在我心里,你已经很厉害了。”
傅星没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陈阳听到身边传来均匀的呼吸声,知道傅星已经睡着了。他侧过身,看着傅星熟睡的脸庞,心里一片安宁。
这个夜晚,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只有平凡的陪伴和默默的扶持。就像他们走过的这一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把彼此的情谊刻进了骨子里,像这灯光下的匠心,细腻而坚定,像这冬夜里的微光,微弱却温暖。
晨光里的约定
第二天清晨,陈阳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他睁开眼睛,看到傅星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安静地看着他。
“醒了?”傅星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格外温柔。
陈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你什么时候醒的?”
“刚醒没多久,看你睡得香,没叫醒你。”傅星说道,“快起来吧,我们吃完早饭,把收音机给老人送过去。”
陈阳点点头,起身穿好衣服。两人简单洗漱后,傅星去外面买了早点,还是油条和豆浆,和往常一样,傅星把豆浆里的糖多放了些,因为他知道陈阳喜欢吃甜的。
吃完早饭,两人提着收音机,按照老人留下的地址,朝着城西的方向走去。城西是老城区,到处都是狭窄的小巷和老旧的平房,阳光透过巷子里的梧桐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找到老人家里时,老人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两人过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斧头,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小伙子,你们来了!收音机修好了吗?”
“修好了,您试试。”傅星把收音机递给老人,帮他插上电源。
老人颤抖着手指,转动旋钮,悠扬的戏曲声再次响了起来。老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眼眶却渐渐红了:“修好了……真的修好了……老伴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陈阳和傅星站在一旁,看着老人激动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暖暖的。老人拉着他们的手,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两人婉拒了,说店里还有生意,老人才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到门口。
“谢谢你们,真是好孩子!”老人不停地道谢,眼里满是感激。
“不用客气,大爷,以后收音机再有问题,随时可以找我们。”陈阳笑着说。
两人走出小巷,晨光已经升高,洒满了整个街道。傅星转头看向陈阳,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现在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陈阳点点头,心里也是同样的感受。帮老人修好收音机,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单生意,更像是完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种成就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我们回店里吧,说不定还有客人在等呢。”陈阳说道。
傅星点点头,两人并肩走在晨光里,脚步轻快而坚定。路边的小贩已经开始叫卖,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悦耳,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陈阳,”傅星忽然开口,“等技能大赛结束,我们去逛逛公园吧,听说城西的公园冬天有梅花,挺好看的。”
陈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放松一下。”
傅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像晨光一样温暖。两人没有再说多余的话,只是并肩走着,身影被晨光拉得很长,渐渐融入了这热闹而温暖的九零年代的清晨里。
他们的路还很长,创业的艰辛,未来的挑战,都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他们知道,只要彼此陪伴,相互扶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像这晨光,总会驱散黑暗;就像这匠心,总会照亮前路;就像他们之间的情谊,总会在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在这潮头初立的年代里,两个年轻的身影,正以坚定的步伐,并肩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把隐晦的深情,藏在每一次的陪伴和扶持里,藏在每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子里,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喜欢九零之路,并肩星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九零之路,并肩星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