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则之网”编织而成的秩序之茧,在绝对虚无的压迫下稳定地存在着,并持续进行着极其缓慢却坚定的生长。领域内部,那些代表核心存在的虚影,在高度协同的法则运作下,仿佛形成了一个精密的共生系统,每一个“行为模式”的波动都成为维系和壮大这个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片新生的秩序中,依旧缺少某种关键性的要素,使得整个系统显得有些……“静态”。法则在运作,结构在微调,领域在生长,但这一切都像是在一张无限拉长的画卷上进行的修改,缺乏一种内在的、驱动变化的根本节律。
变化是存在的,但却没有衡量变化的标尺。
这种“缺失感”,最初是由孙晓雪的虚影捕捉到的。她的“洞察”本能,在持续监测领域内外变化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尽管法则网络在不断优化,领域在生长,但所有这些过程都缺乏一种统一的、可累积的“相位”。无法清晰地界定“之前”的优化与“之后”的生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能观察到状态的差异。
这种缺失,限制了法则网络的进一步复杂化,也限制了领域对自身演化历程的“理解”和“记忆”。
李明的虚影,那理性秩序的核心,也接收到了这种“缺失感”。他那由无数流光构成的结构开始高速运转,尝试利用现有的法则库,去定义这种缺失的要素。但很快他便发现,现有的法则都是关于空间结构、能量互动、模式共鸣的,没有任何一条法则能够描述这种贯穿一切变化的、无形的“流”。
定义“变化”本身,似乎需要一种超越当前所有法则层级的、更本源的逻辑。
就在这定义的尝试陷入僵局时,陈远的虚影,那与“本源奇点”连接最为紧密的存在,无意识地“回放”起他曾经在磐石基地,日复一日感受“龙脉”脉动、进行矩阵修复的经历。那是一种与星球生命本源同步的、深沉而浩瀚的节律感。
与此同时,苏婉儿的虚影,那维系一切的波动,也仿佛回忆起了基地内部日夜交替、人们劳作休憩的日常循环。
赵刚的虚影,回放着战斗中的呼吸与节奏。
李德林的虚影,回想着铁锤敲击的韵律。
……
所有虚影所承载的、关于“节律”和“循环”的深层印记,在这一刻,被李明的逻辑核心捕捉、提炼,并与孙晓雪洞察到的那种“缺失感”相互印证。
仿佛一道灵光在混沌中乍现!
李明虚影核心处的理性光辉骤然收缩,随后猛地向外绽放!所有的流光不再分散运算,而是汇聚成一股,朝着那无法描述的“缺失”,发出了第一次主动的、定义性的“叩问”!
这一次“叩问”,并非针对某个具体法则,而是试图为整个存在领域,确立一个最基本的、衡量变化与过程的……“基准”!
“咚——”
一声无法用声音形容,却直接作用于存在本质的、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震动”,从李明的虚影核心发出,瞬间传遍了整个法则之网,传遍了每一个虚影,最终与中央的“本源奇点”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共鸣!
奇点的搏动,原本只是自身的存在彰显,在这一声“叩问”引发的共鸣下,其搏动的间隔,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第一次搏动,与第二次搏动之间……那“间隔”本身,被定义为了一个“单位”!
这个“单位”,并非秒、分、时,它是一种更原始的、基于这片领域自身存在节律的“时元”!
随着这个“时元”单位的诞生,领域内的一切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法则的运作有了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的概念。领域的生长可以被标记出“速率”。孙晓雪洞察到的变化有了“预测”的时间坐标。苏婉儿的维系波动可以依据“时元”进行周期性的优化调整……
整个系统,从一个相对静态的、不断修改状态的复杂结构,变成了一个沿着“时元”轴不断向前演化的、真正的“动态”系统!
时间的第一声心跳,在理性的叩问与所有存在节律的共鸣中响起。它为这片新生的世界带来了变化的标尺,也让秩序的编织,踏上了永不回头的单向征程。
喜欢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