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无雨。
而上元城内,正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腥风血雨。
天临帝下旨重查科举舞弊一案,不日,湖广都指挥使惨死于驿站中。
被发现时,手中还攥着一份遗书。
都指挥使在遗书里写到,此事皆由他一人谋划,是他在得知儿子的死讯后,对毕安心生恨意,所以伪造证据陷害。
眼下杀子之仇得报,他也不愿独活,留下遗书随儿子一同去了。
这场冤案看似能得以了结,实则还没结束。
除了已经死去的郝赖进士和毕安,天临帝下旨废除了其余六位商贾之子的科举成绩,且终身不得再参加科举。
除此之外,天临帝又贬黜和流放了一批与此案有关的官员。就连李醉树,也因在琼林宴上说过毕安一句不是,而被调离出京,派遣松江为任。
一时间,朝中官员皆惴惴不安。
因为天临帝雷霆之威不减,他们生怕哪句话说错,会牵连到自己。
贺标在汪芷年的陪同下出了城。
今日是毕安灵柩回籍的日子。
毕安的妻子宁氏站在毕安的棺木旁,拉着儿子毕明彰的手,福身道:“臣妇宁氏拜见太子,太子妃。”
宁氏名涵,上元人士。
她与毕安的婚事是许多年前,俩家大人指腹为婚定下的。
虽然在这之前,二人从未见过面。但成亲后的这几年也是互相没红过脸,没拌过嘴。
眼下毕安骤然获罪,又不明不白地死在狱中,这让宁氏怎么能不伤心?
“夫人快请起。”汪芷年伸出双手扶宁氏母子起来,又拿出一个小盒子,“这里面是我和太子的一点心意,请夫人一定要收下。”
盒子里满满当当地装着不少金银细软,都是这几年省下来的。
没能救下毕安,同样是汪芷年的一个心结。
而照顾好宁氏和毕明彰,则是她们最后能为毕安做的一点事。
“不,这我不能收。”宁氏推三阻四,却还是没能拗过。
汪芷年把木盒塞进宁氏手中:“夫人收下吧,上元城与徽州府相距甚远,夫人一个人带着孩子属实不易,这一路上又处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
宁氏捧着木盒,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对着汪芷年再次福身。
“二位殿下的一番心意,臣妇收下了。二位殿下如此挂念六郎,能来送他最后一程,想来六郎在天有灵,知道后也会高兴的。”
身旁一身孝服的毕明彰见状,伸出小手,轻轻擦去宁氏脸上的泪痕,说:“娘别哭了,彰儿会快快长大,会替爹保护好娘亲的。”
看着这一幕,贺标心中是百味杂陈。
毕安的孩子,他还这样小,就这般懂事。
明明上一瞬还在嚎啕大哭,下一瞬,在看到宁氏落泪后,便止住哭声,赶着去安慰宁氏。
他本该拥有平静顺遂的一生。
如果没有此番变故,他应该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强装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懂事和坚强。
日后也会像毕安一样步入仕途,前程万丈。
想到这,贺标双拳握紧,咬牙道:“夫人放心,我一定会找到真凶,为毕安报仇。”
那些陷害毕安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宁氏摇头:“殿下此言,臣妇实在担当不起。”
“时候不早了,臣妇该走了。”宁氏擦干眼泪,拉起毕明彰的小手,“二位殿下保重。”
白色的灵幡随风而动,拂过宁氏肩膀与侧脸,像是在安慰她,又像是想要为她擦去脸上的泪水。
山高路远,纸币飞舞。
从此世间再无毕六郎。
“毕安……可惜了。”
松江府内,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李百军举起酒杯,将杯中酒浇在地上:“走好。”
他与毕安,也算是不吵不相识。
向来文臣武将是有些互相看不惯在身上的,李百军和毕安也不例外。
那年,为了攻打倭国一事,他们每日都在成文殿吵个没完。
毕安巧舌如簧,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驳李百军。李百军吵不过,只能在回家后偷偷复盘揣摩,期望着第二日能一雪前耻。
不想第二日,又被毕安一句“国库没钱”给轻飘飘地打发了。
双方是谁都不服谁,但终究都是为了大炎的百姓,大炎的千秋社稷考虑。所以时间长了,不免生出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
再后来,李百军奉旨来松江驻守,离开上元城的前一晚,毕安特来送行。
二人在李百军家中推杯换盏,还约定日后等李百军回上元城后,定要再聚。
现在想来,是没机会了。
这时,属下来报:“禀将军,新任都事已经到了。”
这新任都事,便是被天临帝调离出京的李醉树。
按照以往的例子,探花都是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而非外派。
虽然编修品级不高,却能直接接触核心政务,是后续晋升的一个重要跳板。
如此看来,天临帝对这位探花郎是颇为不满。
“知道了。”李百军整衣敛容,随属下前往正厅。
听说这李醉树曾在琼林宴上当面指控毕安舞弊,在这之前,贺标也特意交代过,要多注意此人的一言一行。
所以李百军倒要看看,这样的人在他手底下,还能惹出什么事端来。
正厅内,李醉树已等候多时。
“堂堂探花来我这莽夫手下当差,当真是屈才了。”李百军边说,边打量着眼前的青年。
他故意晚了半个时辰才来,就是为了杀杀这位探花的锐气。
不想李醉树神色如常,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给李百军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初印象。
李醉树说:“将军抬举了,日后还得仰仗将军多提点才是。”
这般言语谦卑,进退有度,让李百军不由得放下几分警惕。
“既来了,那就是自己人。你一路过来也辛苦了,早些去休息,明日再带你见见军中各位弟兄。”
李醉树拱手道:“是,下官遵命。”
走出卫所,李醉树没有回到住所,而是在城中走走停停,四处观察着。
上次来松江府,还是在天临七年。
如今六七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还是跟以往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随后,他脚步一转,在另一条街上,见到了一位熟人。
? ?还有二十章完结,最近会重新整理下大纲,先不更了。
《太子妃今日也在被迫内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太子妃今日也在被迫内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太子妃今日也在被迫内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