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前线,阴云密布,士气低迷的程度,比天空的积云更为沉重。吴喜冤死、王景文被召的阴影尚未散去,另一则消息如同凛冬的寒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宋军大营——征北将军沈攸之,因“轻敌冒进、丧师辱国”被朝廷革去一切军职,敕令回京待参!其麾下在北岸血战余生的北府军残部,也被朝廷视为弃子,粮饷断绝,北府军名号濒临裁撤!
消息传到萧道成中军大帐时,这位素来沉稳的主帅,眼中迸射出难以抑制的怒火。他深知,这绝非简单的战后追责,而是阮佃夫、王道隆进一步剪除异己、削弱前线非嫡系力量的毒计!沈攸之勇猛善战,其部北府军更是百战精锐,淮水之败,非战之罪,实乃朝廷粮草不继、援军不至,甚至最后关头求和背刺所致!如今不仅不抚恤壮士,反而落井下石,岂能不令三军寒心?
若任由沈攸之残部被处置,不仅坐视一支宝贵战力流失,更将彻底瓦解前线将士的抵抗意志。
“备马!”萧道成豁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点齐亲卫,随我前往沈部驻地!”
“将军!”副将连忙劝阻,“此刻前往,恐引起阮佃夫猜忌!沈部残军新败,主将蒙冤,情绪激愤,万一……”
“猜忌?他们何曾停止过猜忌?”萧道成冷哼一声,目光锐利如刀,“至于沈部将士……”他语气稍缓,带着沉重的敬意,“他们在淮北背水血战,杀得胡虏胆寒,虽败犹荣!如今主将蒙冤,部众受辱,我若坐视不理,将来还有谁愿为国效死?这防线,不守也罢!”
说罢,他不顾劝阻,披甲持刀,大步出帐。褚锋、陈瞻闻讯,亦主动请缨同行。
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到沈攸之残部聚集的临时营地。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营垒简陋,旌旗残破,士兵们衣衫褴褛,大多带伤,或沉默地擦拭兵器,或茫然望天,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屈辱和一股压抑的怒火。空气中弥漫着伤药的味道和一种令人窒息的悲愤。
萧道成的到来,引起了一阵骚动。残兵们抬起眼,目光复杂地望着这位主帅,有期待,有疑虑,更有深深的戒备。
萧道成翻身下马,并未摆出主帅架子,而是径直走向一群围坐在一起、面色沉郁的军官。为首一人,正是沈攸之的副将臧寅,他死里逃生,手臂缠着绷带,脸上刀疤狰狞,眼神却如同死灰。
“臧将军。”萧道成沉声道。
臧寅站起身,勉强行礼,声音沙哑:“败军之将,不敢当萧大帅称呼。”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疏离和怨气。
萧道成凝视着他,又扫过其他军官愤懑不平的脸,缓缓道:“淮水一战,诸位以寡敌众,血染淮滩,力挫胡虏锐气,何言‘败军’二字?真正的败绩,不在战场,而在庙堂!”
此言一出,臧寅等人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萧道成。
萧道成继续道:“沈将军之冤,朝廷之谬,我萧道成心中有数!今日前来,非为训诫,只为告诉诸位一件事:只要我萧某还在淮北一日,就绝不容忍英雄流血又流泪!北府军的赫赫威名,是沈将军和诸位弟兄用血铸就的,不容玷污!”
他提高声音,让周围所有士兵都能听见:“自即日起,沈攸之部原有兵马予以保留,编入本帅直属序列,号为‘北府忠义营’!一应粮饷军械,按主力标准优先拨付!伤残弟兄,妥善安置;愿继续效力者,随我共御外侮,为死难兄弟报仇,为沈将军正名!”
“大帅!”臧寅虎目含泪,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哽咽,“末将…末将代沈将军,代八千北府英魂,谢过大帅!我等愿效死力,追随大帅,杀敌报国!”他身后,军官和士兵们纷纷跪倒,压抑已久的悲愤化作震天的怒吼:
“愿随大帅!报仇雪恨!正名雪耻!”
低落的士气瞬间被点燃,残破的营地焕发出一股悲壮而坚定的生机。
萧道成当即下令,从自己的亲军和储备中,调拨大批粮食、衣物、药品和军械,紧急运抵北府忠义营。同时,委任臧寅暂代营主,褚锋、陈瞻协助其整编部队,修复士气,重振军备。
看着将士们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褚锋激动之余,低声道:“大帅,如此强硬收编,阮佃夫那边恐不会善罢甘休。”
萧道成望着建康方向,目光冰冷:“事急从权。若坐视忠勇之士受辱离散,这江山才真正危矣。阮佃夫若要问罪,便让他来问我手中的剑!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防线,应对尉元下一步的进攻。”
陈瞻在一旁默默点头,手中检查着一具从战场上回收的受损破邪弩,心中忧虑更甚:“内部倾轧至此,强敌却虎视眈眈。萧将军此举虽是义举,却也如履薄冰。必须尽快让新式军械形成战力…未来的恶战,只怕会更加残酷。”
正说话间,忽有亲兵来报:“大帅,营外有百姓求见,说是要犒劳将士。”
萧道成出营观看,但见数百百姓抬着米粮、牵着猪羊,为首一位老者躬身道:“将军收留北府义士,保境安民,小老儿等特来犒军。”
原来附近百姓听闻北府军遭遇,又见萧道成仗义收编,自发前来慰劳。
臧寅见状,虎目含泪:“百姓尚且如此,朝廷竟……”
萧道成拍了拍他的肩膀:“民心所向,便是天道。且让将士们好生休整,来日方长。”
是夜,北府忠义营中篝火通明,久违的米香弥漫全营。萧道成与将士同食同寝,亲自为伤兵换药。众军士见主帅如此,无不感佩,军心渐稳。
这一夜,淮水之岸,萧道成强行凝聚了一支即将溃散的哀兵。然而,建康城内的疾风骤雨并未停歇,反而更加凶猛地扑向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王景文。北府忠义营的旗帜刚刚升起,另一场关乎士族气运和王朝根基的风暴,已迫在眉睫。
喜欢黄庭经之书符问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黄庭经之书符问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