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草原的初春,寒风依旧刺骨,卷起枯黄的草屑和沙尘,打在脸上生疼。夜幕低垂,繁星如斗,却照不透这片广袤土地上弥漫的肃杀之气。
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伏在一处低矮的土丘后,呼吸微弱到了极致。他叫赵三娃,名字土气,却是蓟镇夜不收中最为精锐的哨探之一,绰号“土行孙”,最擅潜行匿踪。他身上裹着反毛的皮袄,脸上涂着混合了草汁和泥土的伪装,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鹰隼般锐利的光芒。
他已经在这片靠近科尔沁部边缘的草场潜伏了两天两夜。数日前,上级接到模糊线报,称沈阳方面有大规模异动,可能与蒙古诸部有关。赵三娃的任务,就是确认后金主力是否真的西进,以及其规模和路线。
白天,他目睹了数股后金游骑呼啸而过,人数远超平日。夜晚,远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连绵不绝的营火,如同一条匍匐在地的火龙,无声地展示着惊人的体量。更让他心头沉重的是,在偶尔随风飘来的声响中,他听到了不同于马蹄和号角的沉重摩擦声和牲畜的嘶鸣——那是大队辎重,甚至可能是……火炮行进的声音!
“妈的,鞑子这是要动真格的……”赵三娃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如此规模的集结,目标绝不仅仅是劫掠几个边堡那么简单。
他小心翼翼地从贴身的油布包里取出炭笔和一张极薄的桑皮纸,就着微弱的星光,凭借记忆和估算,快速勾勒出后金大营的大致方位、观察到的主要旗号,并重点标注了疑似火炮部队的踪迹和大致数量。每一个符号,都凝聚着夜不收用血泪换来的经验。
写完,他将桑皮纸仔细卷好,塞入一根细小的铜管,用蜡封死。然后,他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下土丘,来到一处早已看好的矮树丛旁,轻轻拨开浮土,露出一个不大的鼠洞。他将铜管塞了进去,又仔细地将浮土恢复原状,做了个不起眼的标记。
这是夜不收传递紧急军情的“死间”方式之一。除非接应的同伴知晓确切位置并前来收取,否则这份情报将永远埋藏于此。而他本人,则需要立刻向另一个预设的汇合点转移,尝试将消息通过其他途径送出去。
就在他准备起身的瞬间,一阵极其细微的、不同于风声的响动传入耳中。赵三娃浑身汗毛倒竖,想也不想,一个侧滚翻向一旁。
“咻!”一支利箭几乎是擦着他的耳畔钉入了他刚才所在的位置,箭尾兀自颤抖。
“有埋伏!”赵三娃心沉谷底。他暴露了!
七八个黑影从四周的黑暗中悄无声息地围了上来,他们穿着蒙古皮袍,手中却握着后金制式的顺刀和强弓,眼神凶狠,显然是后金布置在外围的暗哨或蒙古仆从军中的精锐。
没有任何废话,杀戮瞬间爆发。赵三娃拔出腰间的短刃和一把小巧却劲道十足的手弩,背靠矮树丛,与敌人周旋。他身手矫健,出手狠辣,瞬间用手弩射倒一人,又用短刃划开了另一个敌人的喉咙。
但对方人多,而且都是好手。很快,他身上就添了几道伤口,鲜血染红了皮袄。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全身而退了。
“必须把消息送出去……”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疯狂叫嚣。他猛地格开劈来的顺刀,不顾另一侧刺来的短矛,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那柄染血的手弩,朝着东南方向——长城的大致方位,奋力掷了出去!手弩划过一道微弱的弧线,落入深深的草丛中。这是他唯一能做的,希望接应的同伴或许能发现这个不寻常的线索。
下一刻,冰冷的矛尖穿透了他的胸膛。赵三娃张了张嘴,鲜血涌出,眼中却没有任何恐惧,只有一丝未能亲眼看到情报送达的遗憾。他缓缓倒下,最后的意识里,是故乡那棵老槐树,和树下等他归家的老娘……
几乎在赵三娃牺牲的同时,另外几条情报线路,也以不同的方式,向着大明境内疯狂传递。
有伪装成皮货商的夜不收,在目睹后金大军前锋过后,立刻毁掉货物,轻装简从,玩命地向最近的隘口狂奔。
有利用信鸽传递简讯的,但信鸽能否穿越茫茫草原和严密的封锁,只能听天由命。
更有通过早已安插在蒙古部落中的眼线,层层传递,虽然慢,却可能更安全。
一份份染着血、带着汗、凝聚着忠诚与牺牲的紧急军情,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虽然微小,却激起涟漪,最终汇聚成一股无可辩驳的洪流,涌向大明的心脏——北京。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烛火通明,朱由检正在批阅奏章,王承恩侍立在一旁。虽然已是深夜,但朱由检毫无倦意,陕西的剿匪、新政的推行、北疆的动向,千头万绪,都需要他权衡决策。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骆养性略显紧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臣骆养性,有十万火急军情禀报!”
朱由检持笔的手微微一顿,沉声道:“进来。”
骆养性快步走入,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将一份粘着三根羽毛,代表最紧急级别的军报呈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蓟镇、宣府、大同三镇,几乎同时传来急报!多方夜不收冒死确认,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并汇合科尔沁等部蒙古骑兵,总兵力恐超十万,携带大量辎重,疑似有火炮随军,已绕过传统边墙,正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一带,破墙入寇!其兵锋……直指京畿!”
纵然朱由检早有心理准备,知道皇太极绝不会甘心蛰伏,但当“皇太极亲征”、“兵力超十万”、“破口入关”、“直指京畿”这些字眼组合在一起,化作确切的军报呈于眼前时,他的心脏还是猛地一缩。
历史的惯性,以另一种更凶猛的方式,再次撞了过来!而且,这一次的皇太极,显然吸取了蓟镇的教训,不再硬碰硬,而是发挥其机动优势,绕道蒙古,直插腹地!甚至还带来了火炮!
西暖阁内,空气仿佛瞬间凝固。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骆养性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指令。
朱由检缓缓放下朱笔,拿起那份沉甸甸的军报,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惊慌,只有一种极致的冷静,甚至眼底深处,掠过一丝“终于来了”的释然。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看向骆养性和王承恩,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敲景阳钟,召集内阁、五军都督府、兵部即刻入宫议事。”
“传朕旨意,京师……即刻起,全城戒严!”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