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钟浑厚而急促的声响,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北京城宁静的夜空。这钟声非祭祀、非庆典,唯有社稷危亡、边关告急时才会敲响。一时间,无论是早已安歇的平民,还是依旧在酒楼茶馆高谈阔论的士子,亦或是深宅大院中算计着利益的官绅,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钟声惊得心头狂跳。
“敲钟了!是景阳钟!”
“出什么事了?难道是……”
“快,快去打听!”
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伴随着深夜的寒意,迅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蔓延开来。很快,便有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和顺天府的衙役敲着锣沿街呼喊:“全城戒严!所有人等不得随意出门!违令者斩!”马蹄声和兵甲碰撞声在主要街道上响起,更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紫禁城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灯火通明的皇极殿内,被紧急召入宫的内阁辅臣、五军都督府都督、兵部堂官以及几位在京的勋贵,个个衣冠不整,面带惊容,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匆忙唤起。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猜测着究竟是何等噩耗,竟至敲响景阳钟、全城戒严的地步。
“陛下驾到——”随着内侍一声尖锐的唱喏,所有议论声戛然而止。
朱由检身着常服,并未穿戴冕服,但步履沉稳,面色冷峻,在王承恩及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快步走入殿中,径直登上御座。他的目光如电,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对兵部尚书王在晋道:“王卿,将紧急军情,告知诸位臣工。”
“臣遵旨。”王在晋出列,手中捧着那份粘着三根羽毛的军报,声音沉痛而清晰,“诸位,刚接蓟镇、宣府、大同三镇六百里加急!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并蒙古科尔沁等部,兵力恐超十万,携大量辎重火炮,已破大安口、龙井关等处长城隘口,入寇京畿!其兵锋迅猛,恐不日即将威胁京师!”
“什么?!”
“皇太极亲征?!”
“十万?!还有火炮?!”
“长城……长城竟然被破了?!”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殿中炸响。一时间,惊呼声、抽气声、不敢置信的低语声响成一片。不少官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微颤抖。尽管近年来边患不断,但如此规模的敌军主力破口直入京畿腹地,自嘉靖年庚戌之变后,已是久未发生。一种亡国灭种的恐惧,瞬间攫住了许多人的心脏。
“陛下!”首辅韩爌率先出列,声音带着颤抖,“建奴势大,锐气正盛,且已入关墙,京师危殆!当务之急,应立即诏令天下兵马勤王!固守京师待援,方为上策啊!”
“是啊,陛下!”立刻有大臣附和,“京师乃国本,万不可有失!当紧闭九门,严防死守,等待各路援军!”
“陛下万金之躯,身系天下安危,绝不可轻动!当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更多的大臣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言辞恳切,核心意思只有一个:皇帝不能动,必须死守北京。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反对亲征的声音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殿中所有的嘈杂。
“固守待援?”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等谁?等陕西的孙传庭?等他剿灭了流寇再来?等宣大、山西的边军?他们此刻恐怕自身难保,正被建奴偏师牵制!等山东、河南的卫所兵?那些老爷兵,能赶得来,又能济得何事?”
一连串的反问,让众臣哑口无言。大明如今的兵力部署和机动力量,他们心知肚明。
“坐镇中枢?”朱由检站起身,走到御阶边缘,目光灼灼地俯视着群臣,“朕若坐在紫禁城里,就能让皇太极退兵吗?就能让前线的将士士气倍增吗?不能!”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皇太极此次倾巢而出,绕道蒙古,破口入关,其目的就是要打掉我大明的脊梁,摧毁朕推行新政的成果!他以为,朕还是那个只能困守孤城,任由他肆虐的皇帝吗?他错了!”
“朕的新军,练了这么久,花了那么多钱粮,装备了最好的火器,不是为了摆在京城里看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刻,正是检验新军成色,扞卫我大明国格之时!”
他目光扫过人群中的几位都督和兵部官员,最后定格在虚空处,仿佛看到了那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军队:“朕意已决!将亲率皇家陆军第一旅、第二旅主力,并京营精选之骑步兵,北上迎击皇太极!”
“陛下!不可啊!”一位老臣涕泪交加,“土木堡之变,前车之鉴啊陛下!于少公亦是在京城下击败也先,方保社稷无恙!陛下何必亲冒矢石……”
“休要再提土木堡!”朱由检厉声打断,一股强大的气势勃然而发,“朕非英宗,皇太极也非也先!朕的新军,更非当年的京营!朕若不去,如何能第一时间把握战机?如何能激励将士用命?难道要等建奴兵临城下,焚掠京畿,让这新政以来的些许成果付诸一炬,让这北地百姓再遭涂炭吗?!”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道:“朕,必须去!要让天下人,要让皇太极看看,我大明的皇帝,有胆量、有决心,也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此战,不为守成,为开拓!为大明,打出十年的太平!”
这番话如同金石坠地,震得整个皇极殿鸦雀无声。皇帝的决心、对新军的信心,以及那份敢于直面强敌的勇气,让许多原本反对的官员心神震撼。他们看着御阶上那个年轻而坚毅的身影,忽然意识到,这位皇帝,与他的父兄,乃至之前的许多皇帝,都截然不同。
“陛下……”韩爌还想再劝。
“无需再议!”朱由检大手一挥,直接开始部署,“内阁即刻拟旨,通告天下,朕将御驾亲征!命孙传庭总督陕西、山西军务,全力剿抚流寇,稳定后方,不得有误!命袁崇焕谨守关宁锦防线,无旨不得妄动,但需密切监视辽东风吹草动,策应京师!命各地督抚,严守疆界,若有失地,提头来见!”
他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王在晋!”
“臣在!”
“你坐镇兵部,统筹各路可能的援军信息,与朕保持联络。”
“骆养性!”
“臣在!”
“皇城司所有力量,给朕盯死了京师内外,尤其是那些魑魅魍魉!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王承恩!”
“老奴在!”
“内帑银行全力保障大军开拔钱粮,军械坊日夜不停,优先供给新军弹药!”
一道道指令如同水银泻地,展现出朱由检早已深思熟虑的布局和强大的掌控力。
部署完毕,朱由检目光再次扫过群臣,语气放缓,却带着最后的警告:“朕离京期间,国务由内阁与司礼监协理。望诸公以国事为重,精诚协作。若有人敢阳奉阴违,拖沓掣肘,以致前线失利或后方生乱……”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冰冷的杀意,让所有臣子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退朝!”朱由检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皇极殿,那坚定的背影,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直指北疆的漫天阴云。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心中五味杂陈。有担忧,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皇帝那前所未有的决断和气势所激荡起的、久违的热血。
陛下,要御驾亲征了!大明与后金的国运之战,将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这京畿之地,轰然引爆!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