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峪的战火硝烟虽已散去,但弥漫在潮河川谷地间的血腥气与焦糊味,却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胜利的狂喜之后,是更为繁杂且至关重要的善后事宜。数万俘虏的处置,堆积如山的缴获的清点转运,以及战场本身的清理,千头万绪,考验着这支胜利之师的耐心与组织能力。
朱由检并未急于班师回京享受凯旋的荣耀,而是选择留在前线,亲自督导善后。他知道,仗打完了,如何“收拾”局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厮杀。这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新政的声誉,更关乎未来对北疆的长期战略。
在临时设立的行营内,朱由检召见了孙应元、李镇华以及负责军纪与后勤的将领,还有被临时抽调来协助的讲武堂士官张文弼、陈于阶等人。
“俘虏的甄别与安置,乃当前第一要务。”朱由检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朕此前有言,投降者免死。然则,免死之后,当如何处置,需有章法。”
李镇华拱手道:“陛下,俘虏成分复杂,需区别对待。臣以为,可大致分为四类:其一,被掳掠或强征之汉民、朝鲜包衣阿哈;其二,投降之汉军旗官兵;其三,蒙古附庸降兵;其四,八旗本部之真奴。”
朱由检点了点头:“李卿所言甚是。对此四类,处置当有所不同。”
他略一沉吟,下达了具体指令:
“第一类,被掳汉民及朝鲜人,经核实身份无误后,就地登记造册。愿归乡者,发放路费、口粮,着地方官府妥善安置,分与荒田、种子,助其重建家园。愿从军者,可经过甄别,编入辅兵或屯田兵序列。”
“第二类,汉军旗降兵。对其进行集中管训,宣讲朝廷新政及陛下仁德。其中军官需单独审查,确有才干且无大恶者,可酌情留用,充实边军或转为地方守备。普通士卒,以教化、分化为主,择其精壮,打散编入各军为辅,或迁往内地充实卫所屯田,绝不可使其再成建制聚集。”
“第三类,蒙古降兵。此乃分化瓦解蒙古诸部之良机。对其首领、台吉,予以优待,赐予酒食财物,晓以利害,言明我大明只惩首恶皇太极,对其各部并无赶尽杀绝之意,望其日后谨守藩篱,勿再助纣为虐。然后,分批将其释放归部。此举,可令蒙古诸部感念陛下恩德,亦可使其将我军威传播草原,使其胆寒!”
“第四类,八旗真奴。”朱由检语气转冷,“此辈乃建奴核心,凶顽难化。全部严加看管,押解进京。其中身份贵重者,献俘太庙!余者,或充作苦役,发往矿山、边塞修城筑路,以赎其罪;或择其悍勇死硬之辈,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既有怀柔,又有威慑,既收拢了人心,又瓦解了潜在敌人,更彰显了天朝上国的气度与力量。帐内众人闻言,无不叹服。
“陛下圣虑周详,臣等即刻去办!”孙应元等人领命。
命令下达后,庞大的善后机器开始运转。在明军士兵的看守下,俘虏们被分批带出临时圈禁的营地,进行登记、甄别。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汉民包衣,在确认可以回家后,许多人跪地痛哭,高呼“皇上万岁”、“青天大老爷”。汉军旗降兵则被集中起来,由识字的军官和讲武堂士官向他们宣讲政策,许多人面露悔恨与希冀。蒙古降兵的首领被单独请出,好酒好肉招待,在听闻自己可以被释放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指天画地,发誓再不与大明为敌。而八旗俘虏则被严加看管,铁链加身,垂头丧气,与往日骄狂判若两人。
李定国奉命带领一队士兵,负责一部分汉军旗降兵的初步登记工作。他看着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凶狠搏杀的对手,此刻却顺从地排着队,报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心中感慨万千。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陛下常说的“攻心为上”的含义。摧毁敌人的肉体容易,但征服人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才是更高明的胜利。
与此同时,对缴获物资的清点也在紧张进行。铠甲、兵器、马匹、粮草、金银……一车车、一队队地被登记在册,分类存放,准备运往京城或就地补充军需。那十几门缴获的仿制红夷大炮,更是被朱由检特意点名,要求妥善保管,运回格物院进行研究。
战场清理则更为惨烈和肃穆。明军阵亡将士的遗体被小心收敛,登记造册,准备运回故乡或集中安葬,他们将入祀英烈祠,享受香火供奉。而对于敌军的尸体,则集中起来,挖深坑掩埋,以防瘟疫。
朱由检在孙应元等人的陪同下,巡视着忙碌的营地和新辟的安置区。看着秩序井然的场面,看着那些重获新生的归降者眼中对未来的期盼,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告诉参与善后的所有官兵,”朱由检对身边的将领说道,“对待这些归降者,当以‘教化为先,管控为辅’。他们中的许多人,亦是朕之子民,只因战乱或胁迫,方才从贼。如今迷途知返,朝廷当给予出路。此亦为‘仁政’之一端,关乎北疆长久安宁。”
“臣等明白!”
善后与招抚的工作,如同另一场无声的战役,在这片刚刚经历血火的土地上悄然进行。它涤荡着战争的创伤,播种下秩序与希望的种子,也向天下昭示着一个不同于以往、更加强大也更加自信的大明,正在崛起。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