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桃村的晨露是裹着霉味的冷珠 —— 林薇、沈知远和阿禾的马车抵达时,日头刚爬过东边的山坳,村头的晒谷场被洪水冲得满是淤泥,油布搭的临时棚子歪歪扭扭,边角还在滴着浑浊的水;空气里混着三种味道:烂桃的腐甜、石灰的呛味,还有股淡淡的腥气,那腥气不是血味,是潮湿环境里霉菌和病菌混杂的味道,吸进肺里都觉得发闷。村道上的泥还没干,踩上去 “咕叽” 作响,泥里嵌着没清理干净的桃核和碎木头,硌得鞋底发疼,偶尔能看到被洪水冲倒的篱笆,歪在路边像散落的骨头。
“快!这边!” 个穿补丁蓝布衫的汉子跑过来,手里攥着块染了泥的白布,是溪桃村的村正溪伯,“俺们村二十多个人发病,有五个已经烧得说胡话,还有个娃…… 俺怕熬不过今早了!” 他领着三人往晒谷场的棚子跑,棚子里挤满了人,地上铺着干草,躺着二十三个患者 —— 大部分人蜷缩着捂肚子,身下的干草沾着暗红的血渍;五个重症患者躺在最里面,盖着厚厚的破棉被,却还是瑟瑟发抖,脸色白得像纸,嘴唇泛着青紫色,其中个四岁的小男孩最严重,躺在他娘怀里,眼睛半睁着,呼吸时胸口起伏得厉害,皮肤下隐约能看到淡淡的瘀斑。
“先看这娃!” 林薇蹲下来,手指刚碰到男孩的皮肤就皱起眉 —— 烫得像刚烧开的水,却又带着股不正常的凉,是高热寒战的典型症状。沈知远立刻掏出简易体温计,往男孩腋下一夹,屏幕跳了几下,停在 41.3c:“超高热!” 他又拿出指脉氧仪,夹在男孩的指尖,数值瞬间跳到 78%:“重度低氧!阿禾,听肺!”
阿禾赶紧掏出听诊器,刚贴在男孩胸口就脸色一变:“双肺弥漫性湿啰音,还有心包摩擦音!是耐药菌引发的败血症,已经累及肺和心脏了!” 男孩的娘一下子瘫坐在干草上,眼泪掉在男孩的脸上:“大夫,俺的小石头还有救吗?俺们村的老郎中说,这是‘血里生了毒’,没救了……”
“有救!” 林薇按住妇人的手,语气坚定,“这不是‘血里生毒’,是‘坏虫子’(双重耐药菌)跑到血液里,到处捣乱,只要咱们把虫子杀掉,再给身体补够力气,就能好!阿禾,拿替加环素!沈知远,准备静脉通路,要快!” 阿禾立刻打开药箱,倒出替加环素粉末,用生理盐水化开:“这药是‘杀顽固虫子的特效药’,比之前的药更强,能对付双重耐药菌!” 沈知远则拿出静脉留置针,在男孩细弱的手背上找血管:“别怕,小石头,就扎一下,扎完就能退烧了。”
旁边的村民们都围了过来,个穿灰布袍的老汉小声说:“扎针能管用?俺家娃之前也扎过,还是烧得厉害……” 林薇一边帮沈知远固定留置针,一边解释:“大爷,之前的药是‘普通网’,拦不住变顽固的虫子,这药是‘铁网’,能把虫子牢牢困住;而且小石头现在不仅要杀虫子,还得补力气,就像地里的庄稼,又生虫又缺水,得先杀虫再浇水,才能活。”
话音刚落,棚子外突然传来争执声:“不能给娃用这洋药!俺们村的规矩,娃发烧得用桃枝蘸露水擦身子,再拜桃神,哪用得着扎针输液!” 说话的是村里的老郎中张大爷,手里举着一束桃枝,身后跟着几个老年村民:“俺活了七十岁,治过的发烧娃比你们见的还多,这洋药会伤娃的根!”
“爹!俺烧得难受……” 小石头突然哼了一声,手脚抽搐了一下,脸色更白了。他娘赶紧扑过去,抱住孩子哭:“张大爷,俺信大夫!俺娃要是没了,俺也活不成了!” 溪伯也走过来,拦住张大爷:“张叔,现在不是讲老规矩的时候,桃溪村的人都是大夫救的,咱们得信他们!” 张大爷看着小石头痛苦的样子,手里的桃枝慢慢垂了下来,没再说话。
替加环素慢慢滴进小石头的血管,没一会儿,他的抽搐就停了,呼吸也平稳了些。林薇松了口气,刚要起身,就听到旁边传来痛呼 —— 个六十岁的老汉捂着肚子滚在干草上,血便顺着裤腿往下淌,脸色惨白得像纸。“是败血症引发的肠黏膜大面积坏死!” 阿禾摸了摸老汉的肚子,“腹胀得厉害,得禁食,靠肠内营养补充能量!”
“肠内营养?俺们村哪有那东西!” 溪伯急得直搓手,“现在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闲钱买营养品!” 林薇突然眼前一亮:“不用买!村民家里有没有鸡蛋、羊奶、豆浆?这些煮烂了就是最好的‘肠内营养餐’!鸡蛋补蛋白,羊奶补能量,豆浆补水分,混在一起喂,比吃药还管用!”
“俺家有鸡蛋!” 个穿碎花布裙的妇人举手,是村里的王婶,“俺家的鸡没被洪水冲走,还能下蛋,俺这就去煮!” 另个汉子也说:“俺家有羊奶,俺这就去挤!” 没一会儿,王婶端着一碗煮得稀烂的鸡蛋羹跑回来,汉子提着半罐温热的羊奶,林薇把鸡蛋羹和羊奶混在一起,用勺子压成泥:“这是‘肠道小点心’,不用嚼,直接咽,能帮老汉补力气,还不刺激肠黏膜,比输液还安全。”
她用注射器(去掉针头)吸了点蛋羹羊奶泥,慢慢推到老汉的胃管里(之前紧急下的):“这样喂,营养能直接到胃里,不用经过受损的肠道,等肠道好了,就能自己吃了。” 老汉闭着眼睛,慢慢咽着,没一会儿就睁开了眼睛,小声说:“不…… 不饿了……” 周围的村民们都露出了笑容,张大爷也凑过来,小声问:“这鸡蛋羊奶真能当药使?” 沈知远笑着说:“当然能!身体有了力气,才能跟虫子斗,就像战士有了粮食,才能打仗。”
到了中午,太阳爬高了些,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大部分患者的体温都降了下来,血便的情况也缓解了,小石头的体温降到 38.5c,能小声说 “娘,渴” 了。王婶端来一碗温豆浆,用小勺慢慢喂他喝:“娃啊,喝了豆浆,病就好了,以后还能跟俺家娃一起掏鸟蛋。” 小石头点了点头,眼里有了神采。
张大爷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束晒干的桃叶:“大夫,俺之前错了,不该拦着你们。这桃叶是俺晒的,能祛湿,你们看看能不能给患者用。” 林薇接过桃叶,闻了闻,笑着说:“太有用了!桃叶煮水给患者擦身子,能祛湿止痒,还能预防皮肤感染,谢谢您,张大爷。” 张大爷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转身就去烧水煮桃叶。
溪伯则领着几个壮实的村民,在棚子周围撒石灰:“俺按你们说的,把患者的排泄物都用石灰埋了,水井也撒了漂白粉,还派了人看守,不让随便打水。” 阿禾点点头:“做得好!现在最关键的是‘防传染’,只要水源干净,排泄物处理好,虫子就没地方扩散了。”
就在大家忙着给患者喂药、擦身子时,王婶突然喊:“不好了!俺家娃也发烧了!” 林薇赶紧跑过去,摸了摸王婶儿子的额头,烫得厉害:“是密切接触感染!快隔离,给娃喂替加环素和口服补液盐!” 沈知远立刻拿来药,王婶抱着儿子,眼泪掉下来:“俺咋这么不小心,把病传给娃了……” 林薇安慰她:“别自责,这虫子传染性强,只要及时用药,娃很快就能好。”
傍晚时分,县城医馆的支援到了 —— 两个医生带着更多的药物和器械,还有几箱肠内营养制剂。“太好了!有专业的营养制剂,患者恢复得更快了!” 阿禾高兴地说。林薇则在给新到的医生介绍情况:“大部分患者已经控制住了,还有三个重症在做肠内营养,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
村民们都围了过来,有的给医生们递水,有的给他们拿烤桃,王婶还端来一碗热羊奶:“大夫们辛苦了,喝碗羊奶补补力气。” 新医生笑着接过:“谢谢你们,要是没有村民们的帮忙,我们也没法这么快控制疫情。”
林薇坐在棚子边,翻开《治痹手记》,在 “溪桃村双重耐药菌败血症合并肠黏膜坏死” 那页写下:
“核心处理方案:
抗感染:替加环素静脉滴注(成人 50mg \/ 次,儿童 2mg\/kg,每 12 小时一次),联合甲硝唑口服,强化杀菌效果,避免耐药性加重;
败血症对症:超高热者用对乙酰氨基酚栓 +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 \/ 桃叶水擦浴),低氧者鼻导管吸氧(氧流量 2-3L\/min),休克者快速补液(生理盐水 + 白蛋白);
肠黏膜保护:禁食期用肠内营养(鸡蛋羹 + 羊奶 + 豆浆混合泥 \/ 专业肠内营养制剂),经胃管缓慢输注,恢复期过渡到山药粥 + 羊血汤,逐步恢复肠道功能;
感染控制:患者集中隔离,排泄物用石灰深埋(1:5 比例混合),水源漂白粉消毒(20mg\/L,提高浓度应对耐药菌),全员戴口罩、勤洗手(用皂角水替代洗手液);
密切接触者管理:口服替加环素预防(剂量减半),每日测体温 2 次,连续观察 7 天,出现症状立即隔离治疗。”
旁边贴了片带着阳光温度的桃叶,还画了个简易的肠内营养示意图,标注 “食物泥→胃管→肠道吸收 = 补力气抗病菌”。
沈知远走过来,递给林薇一碗热豆浆:“快喝点,今天忙了一天,肯定饿坏了。” 林薇接过豆浆,看着棚子里渐渐好转的患者,还有忙碌的村民和医生,心里暖烘烘的。“你说,这次的耐药菌能彻底控制住吗?” 林薇小声问。沈知远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肯定能!现在药物够了,营养也跟上了,村民们也都积极配合,只要再观察几天,就能彻底清零了。”
就在这时,溪伯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揉皱的纸条:“大夫!不好了!下游的柳溪村派人送来消息,说他们村也有人发病,而且好多人都出现了‘眼睛发黄’的症状,还说…… 还说有两个老人已经没了!” 阿禾立刻站起来,手里拿着药箱:“眼睛发黄?是黄疸!说明耐药菌已经累及肝脏了,情况更严重了!林薇、知远,你们留在这里稳住患者,我带着新医生去柳溪村看看,尽快控制疫情!”
林薇放下豆浆碗,拿起诊疗包:“我跟你一起去!这里有沈知远和溪伯帮忙,能应付;柳溪村出现了新症状,多个人多份力,还能帮着判断病情、制定方案。” 沈知远也站起来:“我也去!咱们三个一起,更快能摸清柳溪村的情况,要是肝脏受累,还需要调整用药,我能帮忙监测肝功能。”
溪伯赶紧说:“你们放心去!这里俺们会按你说的做,按时给患者喂药、做肠内营养、消毒,绝不会让疫情再扩散!王婶,你给大夫们准备点干粮和水,路上吃!” 王婶赶紧点头,转身就去拿烤桃和煮鸡蛋。
三人跳上马车,往柳溪村赶。马车驶离溪桃村时,村民们都站在路边挥手,有的还提着装满食物的包裹往马车上塞:“大夫,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薇回头看向村里,晒谷场的棚子在夕阳下泛着暖光,心里默默祈祷 —— 希望柳溪村的患者能平安,希望这次的肝脏受累能尽快控制住。
夜色里,马车在渐渐平整的路上行驶,远处的柳溪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柳溪村的方向越来越近。林薇握着沈知远的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不管是耐药菌累及肝脏,还是新的并发症,不管是柳溪村的患者还是后续的挑战,他们都要一起面对,一起守护这些信任他们的人。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