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村的夜雾是裹着苦腥的冷绸 —— 林薇、沈知远和阿禾的马车驶到村口时,雾浓得能拧出水来,车灯扫过之处,尽是洪水冲垮的篱笆和泡胀的桃枝,空气里混着柳树叶的涩味、烂泥的腥气,还有股若有若无的苦臭味,那是肝脏受损患者体内毒素外散的味道,吸进肺里都觉得发闷。村道上的泥坑积着水,倒映着零星的灯笼光,像撒在地上的碎镜子,踩上去 “哗啦” 一声,泥水溅得满裤腿都是。
“快!李大爷快不行了!” 个穿粗布短打的青年跌跌撞撞跑过来,是柳溪村的村正柳生,他手里攥着块染了黄渍的布巾,“俺们村已经有十五个人发病,八个眼睛发黄,李大爷最严重,连尿都成茶色了,刚才还呕了血!” 他领着三人往村西的祠堂跑,祠堂里挤满了人,供桌被挪到一边,铺着干草的地上躺着十五个患者,个个面色蜡黄,像抹了层桐油,其中个六十岁的老汉躺在最里面,眼睛闭着,嘴角挂着暗红的血沫,手边的陶碗里装着茶色的尿,看得人心里发紧。
“先查肝功能!” 沈知远蹲下来,掏出简易肝功能检测试纸(阿禾特意补充的,测胆红素和转氨酶),蘸了点李大爷的尿,试纸瞬间变成深绿色:“胆红素严重超标!至少 300μmol\/L,是重度黄疸!” 他又用指尖按压李大爷的腹部,“肝区压痛明显,还能摸到肿大的肝脏,是耐药菌引发的中毒性肝炎,已经累及胆道了!”
林薇赶紧翻开李大爷的眼皮,眼白黄得像橘子皮:“这是‘肝细胞性黄疸’,肝脏就像‘化工厂’,负责处理血液里的‘废水’(胆红素),现在工厂坏了,废水排不出去,流到皮肤和眼睛里,就成了黄疸;再拖下去,肝脏会彻底坏死,引发肝衰竭!” 李大爷的儿子李栓扑过来,抓住林薇的手:“大夫,俺爹还有救吗?村里的老郎中说,眼睛发黄是‘鬼缠身’,得用柳树枝打,把鬼赶跑……”
“别信那些!” 阿禾立刻打断他,从药箱里翻出甘草酸二铵胶囊,“这是‘保肝药’,能给肝脏‘修补丁’,减少毒素对肝细胞的损伤;再配合替加环素,一边杀‘坏虫子’(耐药菌),一边护肝脏,才能好!” 他刚要喂药,祠堂门口突然传来争执声:“不能给老汉吃这洋药!黄疸是邪祟入体,得用柳树叶煮水熏,再拜柳神,哪用得着吃药!” 说话的是村里的老郎中柳伯,手里举着一束柳树叶,身后跟着几个老年村民:“俺活了六十年,治过的黄疸患者比你们见的还多,这洋药会伤肝!”
“爹!俺疼……” 李大爷突然哼了一声,嘴角又溢出些血沫,呼吸也变得急促。柳生赶紧拦住柳伯:“柳叔,现在不是讲老规矩的时候!溪桃村的人都是大夫救的,李大爷要是没了,俺们咋对得起他!” 李栓也跪下来,对着柳伯磕头:“柳伯,求您让大夫试试,俺爹要是救不活,俺认了!” 柳伯看着李大爷痛苦的样子,手里的柳树叶慢慢垂了下来,没再说话。
沈知远立刻给李大爷喂了甘草酸二铵,又用静脉针管扎进他的手背,输上替加环素:“这药得慢慢输,太快会加重心脏负担;阿禾,你帮着测血压,我去看看其他患者。” 林薇则走到个眼睛发黄的妇人身边,她怀里抱着个三岁的孩子,孩子的脸也黄得发亮,却还懂事地给妇人擦眼泪:“娘,俺不疼,就是眼睛有点痒。” 林薇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没发烧,松了口气:“是轻度黄疸,还没累及肝脏实质,先喂替加环素和茵陈水,茵陈能‘利胆’,帮着把胆红素排出去。”
“俺家有茵陈!” 个穿碎花布裙的大娘举手,是村里的王婶,“俺去年晒了好多茵陈,说是能治‘黄病’,俺这就去煮!” 没一会儿,王婶端着一大锅茵陈水跑回来,林薇尝了一口,温度正好:“这茵陈水得温着喝,一天三次,一次小半碗,能帮着打通‘胆道通道’,就像给堵了的水管通疏通,让胆红素能排出去。” 周围的村民们都围过来,有的帮着分洒陈水,有的给患者喂药,祠堂里的慌乱渐渐平息下来。
到了后半夜,李大爷的情况突然变糟 —— 他突然剧烈呕吐,吐出来的全是黄绿色的胆汁,脸色更黄了,血压也降到了 80\/50mmhg。“不好!是胆道梗阻引发的感染性休克!” 阿禾摸了摸李大爷的腹部,“胆囊胀得像个小皮球,得尽快解除梗阻,不然会引发胆汁性腹膜炎!” 林薇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有了!用硫酸镁溶液灌肠!硫酸镁能‘松弛胆道括约肌’,就像给紧关的门松松锁,让胆汁能流出来,缓解梗阻!”
沈知远立刻点头,让柳生找来了硫酸镁粉末,用温水化开:“这药得按比例配,太浓会拉得厉害,太稀没效果。” 他给李大爷灌肠后,没一会儿,李大爷就排出了大量黄绿色的胆汁样粪便,脸色渐渐不那么黄了,血压也慢慢升了上来。“管用了!” 李栓激动得直哭,对着林薇和沈知远磕头:“谢谢大夫,谢谢大夫救了俺爹!”
柳伯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碗煮好的茵陈红枣水:“大夫,俺加了点红枣,能补气血,你们看看能不能给李大爷喝。” 林薇接过碗,闻了闻,笑着说:“太能了!红枣能补气血,茵陈能利胆,两者一起喝,既能排胆红素,又能补力气,谢谢您,柳伯。” 柳伯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转身就去给其他患者煮茵陈红枣水。
天亮时,县城医馆的支援到了 —— 两个医生带着专业的肝功能检测仪、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还有几袋新鲜血浆。“太好了!有新鲜血浆就能做‘简易血浆置换’了!” 阿禾高兴地说,“李大爷的肝脏损伤严重,光靠保肝药不够,得用新鲜血浆把他血液里的毒素换出来,减轻肝脏负担!” 沈知远立刻准备器械:“咱们用输血器改造一下,把患者的血液抽出来,过滤掉毒素,再混合新鲜血浆输回去,虽然不如专业设备,但能应急!”
“俺愿意捐血浆!” 个壮实的汉子举手,是村里的张大叔,“俺身体好,抽多少都行!” 其他村民也纷纷举手,没一会儿就凑够了十袋血浆。林薇一边给张大叔抽血,一边解释:“血浆里有‘白蛋白’和‘凝血因子’,既能帮着吸附毒素,又能预防出血,就像给肝脏‘请了帮手’,让它能好好休息,慢慢恢复。”
血浆置换进行了两个小时,李大爷的黄疸明显减轻,眼白的黄色淡了些,能睁开眼睛说话了:“水…… 俺想喝水……” 李栓赶紧端来温茵陈水,喂父亲喝了几口,眼里满是感激。周围的村民们都围过来看,个老汉小声说:“原来黄疸不是鬼缠身,是肝脏坏了,这洋法子真管用。” 柳生笑着说:“以后咱们都听大夫的,有病及时治,别再信那些老偏方了。”
到了中午,大部分患者的黄疸都减轻了,只有三个重症患者还在输血浆,其中包括那个三岁的孩子。林薇坐在祠堂门口,给孩子喂着茵陈红枣水:“慢慢喝,喝完眼睛就不黄了,就能跟小伙伴一起玩了。” 孩子点了点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眼里满是信任。沈知远走过来,递给林薇一碗热粥:“快吃点,从昨晚到现在没吃东西,哪有力气继续忙。” 林薇接过粥,看着祠堂里渐渐好转的患者,还有忙碌的村民和医生,心里暖烘烘的。
就在这时,王婶突然跑进来,脸色苍白:“不好了!俺家儿媳也发病了!她还怀着娃,已经七个月了,现在眼睛发黄,还肚子疼!” 林薇心里一沉,赶紧往王婶家跑 —— 王婶的儿媳阿珍躺在炕上,脸色蜡黄,捂着肚子哼唧,肚子明显隆起,能看到胎动。“是妊娠合并中毒性肝炎!” 沈知远摸了摸阿珍的腹部,“宫缩频繁,有早产风险!得立刻保胎,同时保肝抗毒!” 阿禾立刻打开药箱,翻出黄体酮注射液:“这是‘保胎药’,能抑制宫缩,保住胎儿;再输上保肝药和替加环素,既要杀病菌,又要护肝脏,还要保孩子!”
王婶在旁边急得直哭:“大夫,求你们一定要保住俺儿媳和娃,俺就这一个孙子啊!” 林薇按住王婶的手:“您别慌,我们会尽力的,阿珍和孩子都会平安的。” 她给阿珍喂了点茵陈水,又帮着沈知远给阿珍扎针输液,阿珍慢慢平静下来,宫缩也减弱了。
傍晚时分,阿珍的黄疸减轻了,宫缩也停止了,胎心监测(用简易听诊器)显示胎儿心跳正常。王婶激动得给林薇和沈知远跪下:“谢谢大夫,谢谢大夫救了俺儿媳和娃!” 林薇赶紧扶起王婶:“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要多照顾阿珍,让她多休息,别太累了。”
柳伯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画着村里的水源分布图:“俺按你们说的,把村里的水井、水塘都标出来了,已经让村民们撒了漂白粉,还挖了两个新井,远离柳溪,避免再被污染。” 阿禾点点头:“做得好!现在最关键的是‘防传染’,只要水源干净,排泄物处理好,虫子就没地方扩散了。” 柳生也走过来说:“俺已经组织村民们,把患者的排泄物都用石灰埋了,还派了人在村口值守,不让外人进来,也不让村民出去,避免疫情扩散。”
林薇坐在祠堂边,翻开《治痹手记》,在 “柳溪村双重耐药菌合并中毒性肝炎(黄疸)” 那页写下:
“核心处理方案:
抗感染:替加环素静脉滴注(成人 50mg \/ 次,儿童 2mg\/kg,每 12 小时一次)+ 甲硝唑口服,持续杀灭双重耐药菌,避免菌群扩散;
保肝利胆:
轻度黄疸: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 \/ 次,一日三次)+ 茵陈水(10g 茵陈煮水 200ml,分两次喝);
重度黄疸:静脉输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 \/ 次,一日一次)+ 简易血浆置换(新鲜血浆 200ml \/ 次,每日一次),吸附毒素减轻肝负担;
胆道梗阻:25% 硫酸镁溶液灌肠(成人 50ml \/ 次,儿童 20ml \/ 次),松弛胆道括约肌促进胆汁排出;
特殊人群(妊娠患者):黄体酮注射液(20mg \/ 次,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保胎,替加环素减量(成人 30mg \/ 次)+ 茵陈红枣水,兼顾母婴安全;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鸡蛋羹、羊奶、豆浆)+ 维生素 c(新鲜果蔬汁),补充肝细胞修复所需营养,避免高脂高糖加重肝负担;
感染控制:患者集中隔离(祠堂改造隔离点),排泄物石灰深埋(1:5 比例),水源漂白粉消毒(25mg\/L,强化杀菌),全员戴口罩、勤洗手(皂角水 + 草木灰替代洗手液)。”
旁边贴了片带着露水的柳叶,还画了个简易的肝脏工作示意图,标注 “肝脏(化工厂)→胆红素(废水)→胆道(排水管)= 黄疸是排水管堵了 + 化工厂坏了”。
沈知远走过来,递给林薇一碗热羊奶:“快喝点,今天忙了一天,肯定累坏了。” 林薇接过羊奶,看着祠堂里渐渐好转的患者,还有忙碌的村民和医生,心里感慨万千:“没想到黄疸这么凶险,还好有村民们的帮忙,还有县城的支援,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知远笑了笑:“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你看,现在患者们都好转了,疫情也控制住了,咱们很快就能回去了。”
就在这时,柳生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揉皱的纸条:“大夫!不好了!下游的桃柳村派人送来消息,说他们村也有人发病,而且好多人都出现了‘肚子胀得像鼓’的症状,还说…… 还说有个孕妇已经早产了,孩子没保住……” 阿禾立刻站起来,手里拿着药箱:“肚子胀得像鼓?是腹水!说明耐药菌已经累及肝脏和肾脏,引发了肝肾综合征,情况更严重了!林薇、知远,你们留在这里稳住患者,我带着新医生去桃柳村看看,尽快控制疫情!”
林薇放下羊奶碗,拿起诊疗包:“我跟你一起去!这里有沈知远和柳伯帮忙,能应付;桃柳村出现了新并发症,多个人多份力,还能帮着处理孕妇和腹水患者。” 沈知远也站起来:“我也去!腹水需要穿刺引流,我能帮忙,而且孕妇早产需要保胎,咱们一起去更稳妥。”
柳伯赶紧说:“你们放心去!这里俺们会按你说的做,按时给患者喂药、输血浆、消毒,绝不会出岔子!王婶,你给大夫们准备点干粮和水,路上吃!” 王婶赶紧点头,转身就去拿烤桃和煮鸡蛋。
三人跳上马车,往桃柳村赶。马车驶离柳溪村时,村民们都站在路边挥手,有的还提着装满食物的包裹往马车上塞:“大夫,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林薇回头看向村里,祠堂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心里默默祈祷 —— 希望桃柳村的患者能平安,希望这次的肝肾综合征能尽快控制住。
夜色里,马车在渐渐平整的路上行驶,远处的桃柳村在月光下隐约可见,村里的狗叫声断断续续传来。林薇握着沈知远的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不管是肝肾综合症,还是早产孕妇,不管是桃柳村的患者还是后续的挑战,他们都要一起面对,一起守护这些信任他们的人。而桃柳村的腹水患者、早产的孕妇,还有可能继续恶化的耐药菌感染,正等着他们去解开新的危局。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