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的恩旨如同在京城这片深潭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扩散,各方势力反应不一。有真心交好者,如镇北侯府,宋怀瑾带来的口信明确表达了侯府的祝贺与支持;有谨慎观望者,如一些清流文官,虽对商贾持保留态度,却也因太后赏识而暂不作声;自然,也有那嫉恨如狂、暗中磨牙者。
玲珑阁内部在沈清弦的雷厉风行下,迅速建立起了一套更为严苛的规章体系。专门的“贡品原料库”被划定出来,由韩管事亲自掌管钥匙,进出皆需双重记录画押。研配司也划分出独立区域,用于宫廷香方的研制与试制,参与其中的药师皆需签署更为严格的保密契书。宋怀瑾主持的人事司则加强了对所有伙计、管事的背景复查与日常考核,“风闻组”的耳目也悄然渗透到阁内更细微的角落。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表面看来,玲珑阁正借着皇商的东风,步入一个更加规范、更加兴盛的阶段。
然而,沈清弦深知,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午后,她正在书房审阅江南分号送来的首批月度账目,顺才悄无声息地进来,递上了一张素雅的拜帖。帖子上没有过多装饰,只右下角印着一个不起眼的葫芦缠枝暗纹。
“东家,送帖的是个面生的小厮,只说是故人相邀,见帖便知。”
沈清弦接过拜帖,指尖拂过那葫芦暗纹,心中微动。这个标记她认得,是之前与曹夫人在听雨轩相见时,对方身边侍女所用之物。曹夫人?她此时派人送来拜帖,意欲何为?
她打开拜帖,里面只有一行清秀的字迹:“闻君得沐天恩,不胜欣喜。三日后午时,听雨轩老地方,特备清茶,恭贺芳驾。”
言辞客气,透着祝贺之意。但沈清弦却不敢掉以轻心。曹夫人背后关联着宫中的曹嫔,而曹嫔与贤妃乃至承恩公府之间的关系,向来微妙。在此敏感时刻,曹夫人的邀约,恐怕不止是喝茶道贺那么简单。
她沉吟片刻,对顺才道:“回复来人,便说沈清弦多谢夫人美意,届时定当准时赴约。”
无论对方目的为何,她都必须去探一探虚实。避而不见,反而显得心虚,也可能错失重要信息。
处理完拜帖之事,沈清弦又将注意力放回了账目上。杭州分号的业绩比她预想的还要好,“龙井凝香”与“空谷幽兰”系列极受追捧,尤其是后者,隐隐有成为江南闺阁新宠的趋势。海老板在信中还提到,借着皇商身份的便利,他已成功接触了几位在江南颇有影响力的盐商和丝业巨贾,对方态度颇为客气,合作事宜正在初步接洽中。
看到此处,沈清弦提笔回信,除了肯定海老板的成果外,再次强调:“结交可,深入需慎。江南水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尤需留意与京中关联密切者。凡合作,必明察其背景,契约定要清晰,宁可利薄,不可涉险。”她始终记得王允之的威胁,以及“影”组织交代的寻玉任务,与江南豪商的接触,必须步步为营。
放下笔,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皇商的身份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更多需要权衡的利害关系。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蛛网之中,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不同的势力,稍有不慎,便会被牢牢粘住。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是阿福。
“东家,”阿福低声道,“墨韵斋莫掌柜递来口信,说东家之前托他寻的几本江南地方志,已到了两册,请您得空时去取。”
沈清弦眼神一凝。这是“影”组织约定的新联络暗号。“江南地方志”代表江南的情报,“到了两册”则意味着有两条信息。看来,“影”并没有因为她最近的风波而停止活动,反而因为皇商身份的落定,再次找上门来。
“知道了。”沈清弦平静回应,“告诉来人,我明日午后便去取。”
阿福领命退下。
沈清弦靠向椅背,闭上双眼。曹夫人的邀约,“影”组织的召唤,王允之潜在的报复,江南市场的开拓,宫内采买的准备……诸多事务交织在一起,千头万绪。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如同暗香浮动,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她知道自己不能乱。越是复杂的局面,越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
首先,曹夫人之约必须去,但要做好准备,谨言慎行,探听对方真实意图。
其次,“影”组织的情报需要获取,但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完全被其牵着鼻子走。
再次,玲珑阁的内部整顿必须持续,这是应对一切风浪的根基。
最后,对于王允之,必须以静制动,加强防范,同时利用皇商身份和太后的一点香火情,稳固自身地位。
思路渐清,沈清弦重新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清明。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晚风送来庭院中花草的清新气息,稍稍驱散了书房的沉闷。
暗香浮动,危机四伏。但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入京城、步履维艰的孤女。如今的她,手握玲珑阁,身负皇商之名,背后有太后的些许赏识,暗中有“影”组织的若即若离,身边有宋怀瑾、韩管事等可靠之人。
她轻轻嗅着风中若有若无的香气,那是院中几株晚桂残存的味道。虽已近凋零,余韵犹存。
前路艰险,但她自有她的步调与筹谋。这盘棋,远未到终局。
喜欢锦堂春深锦绣山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锦堂春深锦绣山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