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井集体厂破局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厂区还裹在一层薄薄的薄雾里,空气里带着露水的湿凉。
谭主任揉着两个酸胀的黑眼眶,爬了起来,昨晚披着湿衣服倒头就睡,那件被雨水泡透的衬衫还挂在宿舍屋檐下,滴滴答答往下淌水,根本没晾干。
他没心思等衬衫干透,随手从床底下翻出一件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的旧工装套上,踩着沾着露水的布鞋,大步流星直奔车间——今天是电解炉安装的关键日子,半点儿耽误不得!
远远地,就看见车间门口已经聚了不少工人,一个个都攥着工具,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又藏着几分忐忑。
王师傅手里拎着个磨得发亮的铁皮工具箱,眉头微微蹙着,显然对这没接触过的电解炉仍有顾虑,但打开工具箱的瞬间,里面的扳手、螺丝刀、水平仪却摆得整整齐齐,透着老技工骨子里的严谨:“谭主任,咱这帮人这辈子就跟机床、锤子打交道,没碰过电解炉这精密玩意儿,你得一步一步领着来,可不能出岔子哟!”
谭主任重重一点头,眼神坚定,从随身挎着的帆布包里掏出那本包着透明塑料皮的《电解炉操作要点》——这是他从河北带回来的宝贝,塑料皮上已经沾了不少油污和灰尘,却被他擦得干干净净,边角都用胶带粘过,就怕磨坏了。
他又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有红笔标注的重点,有蓝笔画的示意图,标注得清清楚楚:“老张师傅在河北特意跟我嘱咐过,安装顺序千万不能乱,得先固定底座,再装炉体,最后接线路,一旦搞反了,后续校准起来麻烦不说,还容易出安全事故,可不敢马虎!”
他蹲下身,从口袋里摸出一截白粉笔,在平整的水泥地上一笔一划画出清晰的安装标记,线条笔直有力:“底座的四个固定螺丝,必须拧到最紧,而且水平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不然炉体一旦倾斜,以后出钢的时候钢水就会往一边偏,炼出来的钢全是废品,之前的功夫可就全白费咯!”
王师傅没再多说,当即招手喊来两个年轻工人,三人一起弯腰,吃力地抬着沉甸甸的底座往标记处挪。
底座是实心铸铁做的,分量足得很,三个壮汉憋得脸都红了。
王师傅自己则蹲在地上,双手紧紧攥着水平仪,眼睛死死盯着里面的气泡,嘴里不停念叨:“左边高了两毫米,再往右边挪一点,慢着点别磕着”“不行不行,右边沉了,赶紧找块薄铁片垫在下面找平!”
谭主任在旁边搭手扶着底座,掌心前几天在河北跟着工人抬废铁磨出的旧血泡,被底座的棱角蹭得生疼,钻心的痛感顺着胳膊往上窜,他却咬着牙没吭一声,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水平仪里的气泡,生怕错过一丝偏差:“稳了!气泡居中了,就这个位置,赶紧用扳手固定!”
年轻工人立刻抡起扳手,“咔咔咔”的声响在清晨安静的车间里回荡,螺丝被一圈圈拧死,底座终于稳稳当当扎根在水泥地上,晃都晃不动。
歇了没五分钟,就到了安装炉体的环节,可麻烦也跟着来了。
这台电解炉的炉体比预想中重得多,厂里那台老旧的起重机臂长不够,根本吊不到指定位置,只能靠人工抬着慢慢挪。
四个身强力壮的工人围着炉体,憋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使出了浑身力气,可沉重的炉体却纹丝不动,反而因为受力不均,往旁边歪了歪,差点撞到墙角预埋的线路接口,吓得众人赶紧松手。
“慢着!快停手!别硬抬!”谭主任眼疾手快,连忙喊停,脑子飞速转动,目光在车间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角落堆着的几根闲置钢管上,突然眼前一亮,“赶紧把那些闲置的钢管找过来,铺在炉体下面当滚轴用,这样既省力气,又能控制方向,可比硬扛稳当多啦!”
王师傅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顿时拍了下大腿,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这法子好!我咋就没想到呢!用滚轴借力,比傻使劲强多了,还是你脑子活泛!”
工人们赶紧七手八脚找来几根粗细均匀的钢管,整齐地铺在炉体下方的地面上。
谭主任撸起袖子,带头扶着炉体的边缘,喊起了整齐的号子:“一二、一二!慢慢挪!大家劲往一处使,别慌,跟着节奏来!”
炉体顺着钢管缓缓滑动,速度不快却异常平稳。
谭主任死死盯着炉体底部和底座的对接缝,连呼吸都放轻了,嘴里不停指挥着:“往左一点!再往左半寸!对,就是这个位置,别挪了!好了!慢慢落!”
“咚”的一声闷响,炉体稳稳当当落在底座上,对接缝严丝合缝,完美契合,连一丝缝隙都没有。
众人长长松了口气,额头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淌,后背的工装都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却没人喊累,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向谭主任的眼神里,少了几分先前的抵触和怀疑,多了几分实打实的认可:“谭主任,你还真有办法,不愧是矿院专门培训过的,脑子就是活泛,这办法既省力又稳妥,靠谱!”
谭主任咧嘴笑了笑,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蹭到对接缝上的灰尘也不在意,语气诚恳:“这可不是我的主意,都是老张师傅笔记里写的,他说搞冶炼这行,遇到重活别蛮干,学会借力才管用,蛮干不仅没用,还容易出危险,可不能瞎来!”
刚歇了没十分钟,车间门口就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车间里的宁静。
谭主任抬头一看,只见北大井服务公司的几位领导层走在前面,身后还跟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河北老冶炼厂的老张师傅!
“谭主任,公司知道你牵头搞这个冶炼项目,特意跟老冶炼厂沟通协调,把经验丰富的张师傅请过来给你们现场指导!”公司领导走到谭主任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期许,“你之前提交的项目补助申请,领导层已经开会研究批下来了,专款专用,就是要支持你们把这事干成,给集体厂闯出一条新路来!”
谭主任又惊又喜,这惊喜来得太突然,他连忙上前两步,紧紧握住老张师傅的手,掌心的茧子蹭着对方同样粗糙厚实的手掌,心里一阵热乎:“张师傅,您咋来了?还麻烦您特意跑这一趟,路途这么远,太辛苦了!”
老张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拎着个磨得发亮的旧工具包,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我听你们公司领导说,你为了学炼钢技术,在河北蹲了三天车间,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一起吃大锅饭,还记了满满一本笔记,是个踏实干事的实在人!”
“搞冶炼这行,设备装不好后续全白搭,我不放心,特意过来给你们把把关,不然心里不踏实呀!”
说着,他径直走到刚安装好的电解炉前,绕着炉体慢慢转了两圈,伸出手在炉壁上轻轻敲了敲,“咚咚”的闷响透着结实,没有半点空洞的声音。
随后他蹲下身,眯着眼睛仔细查看炉体和底座的对接缝,看了好一会儿,眉头微微一皱:“底座固定得还行,没什么大问题,就是炉体和线路的接口处理得太粗糙了!”
“裸露在外可不行,得用耐高温胶带缠上,不然通电后容易短路,到时候不仅炼不出钢,还可能把设备烧了,得不偿失哟!”
话音刚落,他就从自己的工具包里掏出一卷银灰色的耐高温胶带:“我特意带了专用的,你们看着,缠的时候要拉紧,一圈压一圈,不能留一点空隙,这样才能起到绝缘耐高温的作用,后续用着也放心!”
谭主任赶紧让身边的工人递上笔记本和笔,自己也凑到接口旁边,脑袋几乎贴着炉体,老张师傅缠一圈,他就低头记一笔,连胶带缠多少圈、每圈重叠多少毫米都标得清清楚楚,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老张师傅一边熟练地缠胶带,一边耐心念叨着注意事项:“还有这个测温口,位置得精准对准炉心,差一点都不行,不然测出来的温度不准,没法判断钢水的熔化程度。”
“出钢的纯度就会差一大截,到时候卖不上价,等于白忙活一场,多不划算!”
“对了,你们之前算的电费成本,我已经跟你们公司领导提了,他们会出面协调工业用电优惠,后续你们跟进一下手续就行,能省不少钱,也能减轻厂里的负担,多好的事儿!”
谭主任听得连连点头,把每一句嘱咐都牢牢记在心里,眼眶微微发热。
有了公司的支持、老张师傅的指导,还有工人们拧成一股绳的干劲,他心里那团干事的火苗烧得更旺了——这台电解炉不仅是厂里的新设备,更是集体厂翻身的希望,往后的日子,定要凭着这股踏实劲,炼出好钢,让厂子彻底红火起来!
车间里,阳光渐渐穿透薄雾洒进来,照在锃亮的炉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意融融。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北大井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