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校场,张定远站在阵前,木刀平举,声音清晰:“第一组,前进五步,列盾!”
士卒们迅速响应,动作整齐。藤牌手向前推进,狼筅兵紧随其后,火铳手压阵。阵型变换流畅,没有一人出错。张定远肩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但他站得笔直,目光扫过每一排士兵。
操练持续了两个时辰。从“三叠阵”到“鸳鸯变”,他一遍遍指挥,纠正位置,调整节奏。没有人再质疑他的命令,也没有人敢懈怠。昨夜那场比试的结果已经传开,李猛败在他手下,一句话没说就退回了队列。现在全军都知道,这个年轻的伍长,不仅敢打,还能赢。
训练结束,队伍解散。张定远正要收刀回营,亲兵匆匆跑来。
“戚帅请你去中军帐。”
他点头,将木刀插回兵器架,整理铠甲,快步朝中军方向走去。路上遇到几个士卒,低头行礼,眼神里多了几分敬意。
中军帐内,戚继光正坐在案后翻阅战报。桌上堆着几份军情文书,旁边放着一杯凉透的茶。他抬头看见张定远进来,示意他站到面前。
“你带伤操练一上午?”戚继光问。
“是。”张定远答,“阵法不能停。倭寇不会等我们养好伤再打。”
戚继光放下手中纸页,盯着他看了几秒,缓缓点头。
“我刚看完这几个月的战功记录。”他说,“你参与追击倭探一次,识破陷阱两处,带队伏击小股敌军三次,救回重伤同胞一名,提出阵法改良建议两条,全部被采纳。”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下来:“这些事,每一件都不算大功。可连起来看,却是一条线。你在每一战都稳住了局面,没有让小胜变溃败,也没有让险局失控。”
张定远沉默听着,没有回应。
“有些人打仗靠蛮力。”戚继光继续说,“你不一样。你动脑子。你在战场上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说完,翻开一页新纸,上面写着“功勋评定”四个字。
“按规矩,首功需统帅亲自核定。我要问你一句——你觉得,自己该不该得这个功?”
张定远抬头,直视戚继光的眼睛:“我不是为了功劳才打仗。但我愿意承担更多责任。只要能杀倭寇,守百姓,做什么我都愿意。”
戚继光嘴角微动,像是想笑,但没笑出来。
“好。”他说,“那就由我来定。你的名字,记入本月首功名录。赏银十两,午时校场授奖。”
张定远心头一震,却没有激动。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谢帅。”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起来吧。”戚继光起身,走到他面前,“你父亲若是看到今天这一幕,也会为你骄傲。”
张定远站起身,喉咙有些发紧。他没说话,只用力点了点头。
“去准备吧。”戚继光说,“全军都要看着。这不是给你一个人的奖,是给所有肯拼、肯想的人看的榜样。”
张定远退出大帐,阳光刺得他眯起了眼。他抬手挡了一下,发现掌心还有干掉的血迹。那是昨天比试时裂开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
但他不在乎。
他知道,从今天起,不再是别人嘴里那个“运气好”的新人。他是真正被主帅认可的战士。
午时鼓响,校场集合。
三千士卒列成方阵,鸦雀无声。旗帜在风中轻摆,刀枪林立。鼓声停后,戚继光登上高台,身穿银鳞铠,腰佩长剑。
他环视全场,声音洪亮:“今日集会,只为一事——论功行赏!”
全场肃立。
“本月作战,我军共歼敌七十二人,焚毁贼船三艘,夺回粮草五百石。此皆将士用命之果。”
他稍作停顿,语气加重:“其中有一人,屡临危局,未尝退缩。追敌探,破伏兵,救同袍,献阵策。一人之力,连挽数战,非勇夫所能为,乃智勇兼备之将才!”
全场屏息。
“此人是谁?”戚继光提高声音。
无人回答。所有人都知道答案。
“张定远!”戚继光大声点名。
张定远从队列中走出,步伐稳健。黑色铠甲上有战斗留下的划痕,肩部布条隐约可见血渍。他走到台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末将在。”
戚继光从案上拿起一个红布包裹的银锭,亲手递下。
“赐银十两,以彰忠勇!”
张定远双手接过,重量沉实。银光映在脸上,也映在铠甲上。他低头谢恩:“谢帅隆恩!定不负所托!”
起身时,全场依旧安静。
然后,一声低喝从后排传来:“那是谷道破敌的张伍长!”
紧接着,又有人喊:“就是他背着刘虎跑了十里回来!”
“听说他还独自进山找药,差点死在路上!”
议论声像水波一样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向他,目光中有惊讶,有佩服,也有敬畏。
戚继光站在台上,看着这一切,缓缓开口:“此子今日得银,明日或可佩印。诸君皆当以此为范。”
话音落下,全场无人喧哗,却有一股气势悄然升起。
张定远归列,站回原位。银两收进怀中,贴着胸口。他挺直脊背,目视前方。
操练号角再次响起。
他握紧腰间长剑,指节发白。
剑柄上还沾着血,是他自己的。
喜欢抗倭战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倭战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