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孤单了。”
这五个字,像魔音贯耳,在赵桓的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站在冰冷的城楼上,看着送信的宇文虚中被人带下去,身体却像被冻僵了一样,动弹不得。
这是一种被看穿的恐惧。
斡离不,那个素未谋面的敌人,隔着十里的距离,就剥光了他所有的伪装,看透了他所有的色厉内荏。他知道,自己所有的强硬、所有的疯狂,都只是一个孤家寡人的豪赌。他的身后,没有真正的盟友,只有一群被利益捆绑的墙头草,和几个可以用、但势单力薄的纯臣。
“陛下!此乃金贼的诛心之计啊!”李纲的声音,将赵桓从冰冷的思绪中拉了回来。这位老臣气得胡子都在发抖,“他这是在离间君臣,动摇我军心!万万不可信!”
赵桓缓缓回头,看着李纲那张写满忠诚与愤怒的脸。他知道李纲是忠心的,姚平仲是勇敢的。
可是,然后呢?
满朝文武,又有几个李纲?
他苦涩地笑了笑,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斡离不是在离间,他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 - -
斡离不要与皇帝“和谈”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汴梁官场。
那些刚刚被“劝捐”搞得倾家荡产、心怀怨毒的官员们,仿佛在溺水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李邦彦的相府,再一次门庭若市。
但这一次,气氛不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相爷!机会来了!”副相白时中激动得满脸通红,“金人这是怕了!他们被陛下的火攻吓破了胆,现在主动求和了!”
“对!连斡离不都说,满朝都是蛀虫,配不上陛下的血性。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道,这城里真正能主事的,还是我们这些老臣!”
“陛下毕竟年轻,容易冲动。打打杀杀,那是武夫所为。我等文臣,理应以苍生为念,促成和议,方是上策啊!”
阴暗的书房里,一句句冠冕堂皇的话语,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他们迅速统一了口径:支持和谈,不是投降,而是为了“保全大宋颜面”、“体恤陛下辛劳”、“爱惜万民性命”。
在他们口中,斡离不的那封信,成了他们反攻倒算的最佳武器。
- - -
第二日,文德殿。
赵桓刚一坐上龙椅,李邦彦就率着黑压压一大片官员,出列跪倒。
“陛下!”李邦彦声情并茂地开口,“臣等听闻,金军主帅斡离不有感于陛下的天威,已有退兵求和之意。臣等以为,此乃上天庇佑,我大宋之福!恳请陛下顺应天时,以万民为念,开启和谈,暂息兵戈!”
“恳请陛下开启和谈!”后面一大片官员跟着山呼。
“一派胡言!”李纲气得须发皆张,立刻出列反驳,“城下之盟,奇耻大辱!金人要的是我大宋的金银土地,要的是我君臣俯首!这根本不是和谈,是勒索!”
“李大人此言差矣!”白时中立刻站出来,巧舌如簧,“金人若真想强攻,何必等到今日?他们兵临城下,反赞陛下英明,更愿与陛下一谈,此乃畏惧我军之表现。我等若拒之门外,岂不显得小家子气,反而堕了我大宋的威风?到时候传出去,倒成了我朝君臣好战嗜杀,不恤民命了!”
这番话,极其阴险歹毒。直接把“拒绝对话”和“不顾百姓死活”划上了等号。
殿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许多中立的官员,也开始窃窃私语,觉得白时中的话不无道理。打仗,谁知道要死多少人?既然有机会能谈,为什么不谈谈看?
赵桓冷眼旁观,看着这帮人精彩的表演。
他终于明白,斡离不射出的那支“箭”,真正的目标不是他,而是他身后的这群大臣。他用最恶毒的语言,给了这群人一个最正当的背叛理由。
这,才是真正的敌人。
- - -
大殿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等着皇帝的最后裁决。
赵桓沉默了很久,久到李纲的心都沉到了谷底,久到李邦彦的脸上已经忍不住要露出胜利的微笑。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情绪。
“众爱卿言之有理。斡离不既然有心求和,朕若拒之千里,确实显得不近人情。”
李邦彦等人脸上立刻绽放出喜色。
然而,赵桓的下一句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窖。
“只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像刀子一样,落在了李邦彦的身上,“朕乃九五之尊,万金之躯,岂能亲赴险地,与那金人对饮?此事,需一位德高望重、能言善辩、最能体察朕心的股肱之臣,代朕一行。”
他停顿了一下,让殿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太宰李邦彦,百官之首,劳苦功高。你,最懂朕的心思。”
赵桓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议和一事,便由李爱卿你全权总领,替朕去城外,好好会一会那位斡离不元帅吧。”
喜欢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