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航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构想,并没有急于在常委会上强行推动,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巧妙、更难以防范的“温水煮蛙”策略。
楚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院子里那层薄薄的白霜。光秃的梧桐树枝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萧索,一如他此刻的心情。距离周远航到任已经过去两个月,这位新任常务副县长的手段,比他预想的还要高明。
楚镇长,周副县长通知九点开个书记办公会。秘书小陈推门进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说是讨论明年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思路。
楚峰点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窗外。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类似的会议了。周远航正在用他独特的方式,一步步推进那个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的构想。
知道了。把花谷项目今年的运营数据整理一份,我要用。
书记办公会在县委三楼的小会议室举行。楚峰提前五分钟到达,发现周远航已经到了,正和县委办主任低声交谈着什么。见到楚峰,周远航立即露出温和的笑容:
楚峰同志来了,快请坐。我刚才还在和王主任说,河阳镇今年的旅游收入又创新高,你这个镇长功不可没啊。
周县长过奖了,这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楚峰在椭圆形会议桌的末位坐下,这个位置正好在周远航的斜对面。
会议开始后,周远航先是照例传达了近期省市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然后话锋一转:同志们啊,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我深切感受到,我们苍远县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各自为战,缺乏统筹。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在与会人员脸上扫过:比如河阳镇的花谷,清水村的民宿,青云山的红叶,都是很好的资源,但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游客来了看一个点就走了,留不住人,消费自然也上不去。
楚峰注意到,在座的几位书记都在微微点头。
我在想啊,周远航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如果我们能在县级层面建立一个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整合全县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管理,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他放下茶杯,双手在桌上轻轻交握:这个平台可以由县政府主导,引入专业的运营公司,把各个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统一对接大型投资商,解决各乡镇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才短板问题。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周远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回荡。
楚峰深吸一口气,准备发言。但还没等他开口,青云镇的党委书记就抢先说道:周县长这个思路很有前瞻性啊!我们青云山的红叶资源虽然好,但确实缺乏整体规划,如果能有县里的平台支持,那真是求之不得。
是啊是啊,另一位书记附和道,现在各个乡镇都在搞旅游,但确实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有时候为了争客源,还互相压价,最后谁都赚不到钱。
楚峰的心沉了下去。他清楚地感觉到,周远航的构想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楚峰同志,你怎么看?周远航突然把话题引向他,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你是我们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功臣,最有发言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楚峰身上。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谨慎地开口:周县长的思路确实很有建设性。不过我认为,在推进资源整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花谷项目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镇里有了充分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周远航频频点头,显得十分赞同:楚峰同志考虑得很周到。平台建设不是要收权,而是要更好地服务基层。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确。
会议在看似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但楚峰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远航的温水煮青蛙策略开始全方位展开。
一周后,县政府办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报送明年文旅产业发展计划,特别强调要符合全县整体规划思路。与此同时,县政策研究室组织了一系列文旅产业发展务虚会。
楚峰参加了其中一场。会场设在县宾馆的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水果,气氛轻松而正式。受邀的除了各乡镇领导,还有省里来的两位专家和几位本地企业家。
周远航亲自主持会议。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显得既正式又不失亲和力。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真知灼见。他开场时说,不设框框,不限话题,大家畅所欲言。
一位省里来的专家首先发言:我调研了全省多个县市的文旅项目,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讲究的是集群发展,规模效应。比如邻县的百里画廊项目,就是把沿线七个乡镇的资源整合起来,统一品牌、统一管理,效果非常显着。
楚峰注意到,周远航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轮到企业家代表发言时,一位做旅游投资的老总说:我们很看好苍远县的旅游资源,但如果要大规模投资,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对接平台。跟一个个乡镇分别谈,效率太低,而且政策不统一,投资风险也大。
这些发言,都被详细记录在会议纪要中,随后以《文旅产业发展参考》的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
更让楚峰感到压力的是,周远航开始对关键部门进行精准润滑。
一天下午,楚峰去县财政局协调花谷项目二期资金,正好遇见周远航从局长办公室出来。两人在走廊里碰个正着。
楚峰同志,来找刘局长?周远航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我刚和刘局长聊了会儿,财政局明年的预算安排,要更多向文旅产业倾斜啊。
楚峰走进刘局长办公室时,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态度有些微妙的变化。
楚镇长,花谷二期的资金问题,我们还要再研究研究。刘局长递给他一杯茶,现在县里正在酝酿文旅平台的建设,很多资金都要统筹考虑。你们这个项目,可能要等平台方案明确后再定。
但是刘局长,花谷二期已经完成了前期规划,就等着资金到位开工了。楚峰试图争取。
理解,理解。刘局长点点头,但是周县长说得对,我们要有全局观念。如果县里真的要建平台,那各个项目的资金安排都要重新考虑。你再等等吧。
从财政局出来,楚峰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明显感觉到,周远航正在用的名义,一点点收紧对他的束缚。
对楚峰本人,周远航则采取了更加巧妙的策略。
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周远航特意点名表扬楚峰:河阳镇的楚峰同志,是我们县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他主导的花谷项目,已经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亮点。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
掌声中,楚峰只能勉强微笑。他清楚地知道,这看似褒奖的背后,是一种更高明的架空。
果然,在花谷项目与外部资本对接的关键决策上,楚峰开始被边缘化。一天,他偶然从旅游局局长那里得知,周远航已经直接与市里的一家投资机构接触,商讨花谷项目的扩建事宜。
周县长说,这些具体事务就不必麻烦你们镇里了,县里统一对接效率更高。旅游局局长这样解释。
最让楚峰感到寒心的是,河阳镇内部的人心也开始浮动。
一天晚上,楚峰加班到很晚,路过党政办时,听见老周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周县长放心,镇里的情况我都清楚...楚镇长他...嗯,有些固执...
楚峰没有推门进去,而是默默离开了。他知道,老周往县里跑得越来越勤,每次从周远航那里回来,态度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就连几个副职在开会时,也开始有意无意地提及周县长的指示。一次在讨论花谷明年的宣传方案时,分管文旅的副镇长说:周县长建议,我们要更多考虑全县的整体宣传策略,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楚峰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收紧。周远航用的不是刘明山那种蛮横的打压,而是更高明的体制内手段:用大势压你,用规则卡你,用利益诱你,用人心离你。
他试图反击。在最近一次县委常委会上,他详细阐述了花谷模式成功的内生性因素:花谷项目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如果过度强调,可能会挫伤基层的积极性。平台的运作机制必须审慎设计,要确保公平公正...
但周远航轻松化解了他的质疑:楚峰同志说得很好。我们要的就是激发内生动力和实现规模效应的最佳结合点。平台建设不是要取代基层的自主权,而是要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周远航引用了大量数据和案例,论证平台化运作的优越性。他的发言逻辑严密,语气平和,却让楚峰的所有反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县委书记杨国福的态度愈发暧昧。在会议总结时,他说:周县长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楚峰同志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这个事情还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散会后,李建新悄悄拉住楚峰:周远航这一手玩得漂亮啊。他现在占着的制高点,我们很难直接反对。
楚峰苦笑:我现在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上。
最让楚峰感到无力的是,就连花谷项目的经营户们,也开始受到影响了。
一天,花谷的民宿经营户王婶来找楚峰,面露难色:楚镇长,听说县里要统一管理我们这些民宿了?那我们以后还要不要听镇里的安排啊?
谁跟你说的?楚峰问。
前几天县里来了几个人,说是调研的,问了我们很多经营情况,还说以后县里会统一标准、统一培训,做得好的还会重点扶持。王婶说,他们还说,这是周县长的意思。
楚峰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困境,他的心沉到了谷底。周远航的手,已经伸到了最基层。他空有一身力气,却仿佛打在棉花上。周远航就像一位太极高手,用看似柔和的方式,一点点消解他的抵抗,蚕食他的阵地。这种无力感,比面对刘明山的明枪暗箭更让人窒息。他仿佛看到一只青蛙,在逐渐加热的温水中,慢慢失去挣扎的力量。
晚上,楚峰独自在办公室里沉思。窗外的夜色浓重,只有零星几盏路灯在寒风中闪烁。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把小的圈住。这就是他现在的处境——个人的力量再大,也难以对抗整个体制的惯性。
他想起了一个寓言:把青蛙放进开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但把它放进冷水里慢慢加热,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逃生的能力。
现在的他,不就是那只在温水中慢慢被煮的青蛙吗?
但是,楚峰毕竟是楚峰。在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和无力后,他重新振作起来。他打电话给奚梦瑶,把最近的情况详细告诉了她。
周远航这一手确实高明。奚梦瑶在电话那头说,但再高明的策略也有破绽。他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大势所趋,但如果这个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呢?
楚峰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我最近在做一个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发现很多所谓的成功案例都有水分。那些强行整合资源的项目,往往因为忽视基层实际而问题频出。奚梦瑶说,我可以帮你收集一些真实案例和数据。
太好了!楚峰感到一丝希望,我们还需要争取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对,周远航可以影响领导干部,但他影响不了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奚梦瑶说,你要把花谷项目成功的真正原因讲清楚,让更多人明白,什么是真正对老百姓有利的发展模式。
挂了电话,楚峰重新坐回办公桌前。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花谷项目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记录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决策过程,收集经营户和游客的真实反馈。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周远航有他的,楚峰也有他的。最终谁能胜出,还要看谁的道路更符合这片土地的实际,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窗外,夜色更深了。但楚峰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
喜欢天道正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道正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