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的红色预警在凌晨四点传到周远手机上时,窗外的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夜。他拉开窗帘,远处的山峦在雨幕中模糊成一片水墨画,工地上的探照灯像溺水者的求救信号,在暴雨中艰难地闪烁着。
牛角山隧道进口水位已达警戒线!对讲机里传来周晓楠嘶哑的声音,智能凝胶层正在承受超出设计值两倍的水压!
周远套上雨衣冲出门,吉普车在已成河流的施工便道上艰难前行。雨水像无数银鞭抽打着挡风玻璃,雨刮器开到最大档也无济于事。当车灯照见前方塌方的山体时,周远干脆弃车步行。
指挥部帐篷里挤满了人,每个人身上都在滴水。周晓楠的工装裤沾满泥浆,正指着电子地图上几处闪烁的红点:南岭山区24小时降雨量突破400毫米,七条山溪全部改道,正从三个方向冲向隧道口!
盘金贵浑身湿透地闯进来,眼镜片上全是水珠:盘阿公说这是龙翻身,瑶族典籍记载上一次这么大的雨是在1908年!
现在不是考古的时候!赵志强一拳砸在桌上,立即停止所有抢险,人员设备全部撤出危险区域!
帐篷里突然安静,只有雨水敲打帆布的声音。所有人都看向周远。
不撤。周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智能凝胶层是我们三个月的心血,它能扛住。
你疯了?赵志强抓起一叠数据表摔在周远面前,材料极限测试是在实验室做的!现在外面是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
周远纹丝不动:凝胶层有自修复功能,只要我们能及时疏导部分水压——
拿人命赌你的发明?赵志强冷笑,我已经向厅里打了报告,申请暂停你的指挥权。
帐篷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周晓楠倒吸一口凉气,盘金贵担忧地望向周远,而黄老邪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手里拎着他那根已经扭曲变形的听地锤。
老赵,周远的声音异常平静,你还记得五年前云贵高速那场塌方吗?
赵志强脸色突变。
当时如果多留半天抢险,二十个工人就不会...周远没说完,转向其他人,晓楠带一队人去检查排水系统,金贵联系盘阿公请教传统治水方法,老黄跟我去隧道口。
赵志强站在原地,雨水从他裤脚滴落,在地上积成一个小水洼。当周远与他擦肩而过时,他低声道:你会后悔的。
---
隧道口已成泽国。周远和黄老邪穿着救生衣,腰间系着安全绳,在齐胸深的水中艰难移动。智能凝胶层在强光手电照射下泛着奇异的蓝光,像一层透明的皮肤覆盖在隧道入口处。
看那儿!黄老邪突然指向凝胶层边缘,几道细小的裂纹正在水压下缓慢延伸,流血
周远伸手触摸那些裂纹,凝胶立即做出反应,从内部渗出新的物质填补损伤。但修复速度明显赶不上破坏速度。
需要减压。周远对着防水对讲机喊,晓楠,东侧排水系统情况?
完全堵塞!周晓楠的声音夹杂着雨声和风声,山洪冲下来的树木石块把泄洪道全堵死了!
黄老邪突然拽了拽周远的救生衣:
在震耳欲聋的雨声中,周远隐约捕捉到一种低沉的轰鸣——山体内部的水压正在积聚。
最多还有两小时。黄老邪脸色凝重,皮再结实也扛不住山肚子里的洪荒之力。
周远正要下令撤退,对讲机突然响起盘金贵急促的声音:周总!盘阿公说要立即举行镇水祭,需要五十个人到瑶寨老祭台!
现在?周远难以置信地看着电闪雷鸣的天空,这种天气?
阿公说就是要在雨最大的时候!盘金贵几乎是在喊,他说祭台下面有古人修的排水暗渠!
周远只犹豫了一秒:我带人过去。老黄,你负责监测凝胶层,每十分钟报告一次。
黄老邪却把听地锤往腰间一别:我跟你去。那老神棍的我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
瑶寨祭台建在陡峭的山坡上,此刻更像是一座孤岛。盘阿公身着绣有神秘纹样的祭袍,手持铜铃,在暴雨中稳如磐石。五十名瑶族青壮年手拉手围成圆圈,任凭雨水冲刷。
他们在唱什么?周远大声问身旁的盘金贵。
《镇水歌》,记载了所有山洪易发点和古排水渠位置!盘金贵激动地指着祭台中央,看阿公的脚步!
周远这才注意到,盘阿公看似随意的舞步其实精确地踩在祭台上特定的石板上。随着他的踏步,那些石板微微下陷,远处立刻传来水流改道的哗啦声。
是机关!黄老邪眼睛发亮,这老祭台根本是个水利控制枢纽!
盘阿公突然高举双臂,铜铃发出穿透雨幕的清响。瑶族汉子们齐声呐喊,同时跺脚。祭台中央的一块圆形石板缓缓移开,露出黑黝黝的洞口。
金贵!带他们看水路图!盘阿公的声音在雷声中依然清晰。
盘金贵拉着周远和黄老邪冲到洞口。借着闪电的光亮,周远看到洞壁上刻满了精细的线条——那是一幅巨大的水文地图,标注着整个山脉的地下水流向。
这里!盘金贵手指颤抖地指向一条蜿蜒的刻线,这条暗渠正好通向我们的隧道东侧!如果能够打通...
周远立刻明白了:就能为隧道口的水压开辟一条泄洪通道!
黄老邪已经掏出卷尺开始测量:需要掘进大约...二十米。给我三十个精壮小伙,两小时搞定!
不行!周远按住他,这种地质条件贸然掘进可能引发更大灾害。
盘金贵突然扯下眼镜:用智能凝胶!既然它能封堵裂隙,就一定能加固掘进面!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转身冲向雨幕。盘阿公的铜铃声追随着他们,像某种古老的祝福。
---
当周远浑身泥水地冲回指挥部时,赵志强正在接听视频电话。屏幕上的厅领导面色严肃:...鉴于极端天气和安全隐患,厅党组决定成立临时指挥部,由赵志强同志全权负责...
来不及解释了!周远直接打断,我需要调用全部库存的智能凝胶和五台钻机!
视频里的领导愣住了:周远?你不是应该...
十二小时内如果控制不住水压,整条隧道都会变成地下河!周远抓起图纸拍在摄像头前,但我们现在有办法创造奇迹!
赵志强阴沉着脸:你又要拿什么民间巫术糊弄领导?
不,是科学。周晓楠突然出现在门口,手里捧着一台平板电脑,我们刚完成的模拟计算,将瑶寨古水渠与现代排水系统连接,可以分流65%的水压!
屏幕上的领导凑近看了看数据,突然转向赵志强:小赵,你评估一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赵志强嘴角抽动,最终不情愿地点点头:理论上...可行。但风险依然很大。
那就干!领导拍板,周远继续负责现场指挥,赵志强协调后勤保障。记住,人员安全是第一位的!
视频中断的瞬间,赵志强一把揪住周远的雨衣:你最好别搞砸了。
周远平静地掰开他的手指:我需要你带人去保障瑶寨安全,祭台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塌陷。
赵志强瞪大眼睛:你让我去保护那群跳大神的?
是保护我们的瑶族同胞。周远直视他的眼睛,就像五年前你应该做的那样。
赵志强像被雷击中般僵在原地,最终抓起安全帽冲进了雨中。
---
接下来的十二小时像一场噩梦与奇迹交织的狂欢。黄老邪带领工人们在智能凝胶的掩护下向古水渠掘进;盘金贵跪在泥水中不断比对古今水文图;周晓楠则指挥着无人机监控整个山体的位移变化;而周远,像一位交响乐指挥,在各方之间穿梭协调。
最危急的时刻发生在傍晚。当掘进到第十五米时,山体突然传来可怕的断裂声。黄老邪大喊一声闪开!,把身边的两个工人推出危险区域,自己却被塌落的石块砸中腿部。
监控室的周晓楠看到传感器数据瞬间飙红:爸!古水渠段发生局部崩塌!
周远抓起对讲机却听到赵志强的声音:我在现场!老黄受伤了,但他说崩塌正好打开了连接通道!
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周远下令,准备启动应急排水!
不行!对讲机里传来黄老邪痛苦的喘息,还需要...最后三米...凝胶能撑住...
周远看向女儿,周晓楠紧盯着实时监测数据,缓缓点头:凝胶层确实在自适应加固...但最多只能维持二十分钟。
十五分钟!周远对着对讲机吼,就十五分钟!到点不管完成多少立即撤!
当第十四分钟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水流轰鸣,紧接着是工人们狂喜的欢呼。监控屏幕上,代表隧道口水压的曲线开始急速下降。
通了!盘金贵冲进监控室,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古水渠与现代排水系统连通了!水位正在下降!
周晓楠突然指着另一个屏幕:赵经理他们还没出来!
画面中,暴涨的山洪正从多个方向涌向刚刚打通的连接处。周远抓起救生绳就往外冲,却看见屏幕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盘阿公带着瑶族汉子们,用粗大的竹竿和绳索在洪水中架起了一条临时索道。
当赵志强背着受伤的黄老邪沿着索道艰难移动时,一根被洪水冲倒的大树直向他们撞去。千钧一发之际,盘阿公纵身跃入水中,用身体改变了树干的方向。老人被水流冲出去数十米,最终被岸边的瑶族青年合力救起。
---
暴雨在凌晨三点渐渐停歇。医疗帐篷里,黄老邪的腿打上了石膏,盘阿公披着毛毯喝姜汤,赵志强坐在角落,盯着自己颤抖的双手出神。
周远走进来时,所有人同时抬头。他径直走到赵志强面前,递过一杯热茶:五年前的事,不全是你的错。
赵志强接过茶杯,茶水因为他的手抖洒出来不少:今天如果按我的方案撤...隧道就没了。
但人都在。周远拍拍他的肩,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老邪突然用听地锤敲了敲石膏:喂,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没发现今天真正神奇的是什么吗?
众人望向他。
一千年前的瑶族祖先,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山肚子里修了条水渠。老黄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而今天,这条水渠救了我们价值几个亿的现代化工程!
盘阿公轻笑一声,用瑶语说了句什么。盘金贵翻译道:阿公说,山水有灵,不在乎你是用铜铃还是计算机,只在乎你是否真心聆听。
周晓楠悄悄碰了碰盘金贵的手:我们是不是该把仿生排水网络的方案完善一下?把瑶族古水渠的智慧融入现代设计?
已经开始了。盘金贵翻开笔记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草图和公式,看,这是祭台机关的力学原理,这是《镇水歌》里记载的水文规律...
赵志强突然站起来走到盘阿公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救了我们。起身后,他又转向黄老邪:还有你,老顽固。
黄老邪哈哈大笑,扯到伤腿又疼得龇牙咧嘴:得,这下咱们真成过命的交情了!
周远走到帐篷外,东方已现出鱼肚白。雨后的空气清新得醉人,远山如黛,云雾缭绕。对讲机里传来各工点报平安的声音,而他的脑海中,一个更大胆的方案正在成形——将整条零道高速打造成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范工程。
身后传来脚步声,周晓楠和盘金贵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女儿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她刚完成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工程策划书;盘金贵则捧着那本写满瑶族符号的笔记本。
周远笑了。他知道,这场钢与火的考验,他们赢了。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