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粮仓外,新搭起的木架上挂满了晾晒的粟米,金黄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饱满的光泽。天宇站在粮仓前,看着辅兵们用斛将粮食分装成小袋,每袋五斗,袋口系着写有“赈灾”二字的红布条,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弧度。
“主公,关中各地的粮仓清点已毕,”负责粮务的校尉捧着账簿上前,声音里带着振奋,“扣除军需,可结余粟米八十万石、麦三十万石,足够支撑关中与中原两地百姓春耕前的用度。”
天宇接过账簿,指尖划过“栎阳仓:十五万石”“高陵仓:十二万石”等字样,抬头道:“按户籍造册,每户先发五斗,孤寡老弱加倍。另外,挑出优良的粟米与麦种,单独储存,正月里要分发到农户手中,不能误了春耕。”
“诺!”校尉应声而去,转身时撞上了匆匆赶来的农官。农官手里捧着一卷竹简,脸上带着急色:“主公,关中不少耕地因战乱荒芜,农具也多有损坏,怕是……怕是赶不上春耕。”
天宇眉头微蹙,随即道:“传我令,军匠营暂停打造兵器,全力赶制农具,锄头、镰刀、犁铧,越多越好;另外,组织辅兵与归降的士兵,协助百姓开垦荒地,每开垦一亩,奖励粟米两斗。”
农官眼中一亮,连忙拱手:“主公英明!有军匠营相助,再有奖励驱使,定能赶在春耕前备妥!”
消息传出,关中各地立刻热闹起来。军匠营的铁匠铺里,炉火昼夜不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取代了往日的肃杀;田野里,辅兵与百姓们一起挥舞着锄头,开垦的荒地如绿色的地毯般不断铺开,偶尔有孩童提着陶罐送来水,田埂上便响起一阵欢笑。
与此同时,中原的赈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赵信按天宇的指令,在各州郡开设了三十余处赈灾粮仓,派文吏与老兵共同管理,防止克扣舞弊。陈留郡的粮仓外,老吏张谦正仔细核对领粮人的户籍,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愣了愣:“这不是前几日守城的王三郎吗?怎么也来领粮?”
王三郎脸上有些发烫,讷讷道:“俺……俺家婆娘病了,孩子也饿着,实在没办法……”
张谦叹了口气,给他舀了五斗粟米:“领回去吧,好好过日子。天将军说了,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只要肯安分守己,都是好百姓。”
王三郎接过粮袋,对着张谦深深一揖,转身时脚步轻快了许多——他原以为归降的士兵会被歧视,没想到竟能和普通百姓一样领粮,心里的最后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了。
然而,安稳的日子没过几日,便出了乱子。中原的睢阳城里,几个粮商趁机囤积居奇,将原本十文钱一斗的粟米炒到了五十文,百姓们买不起粮,在粮铺外哭嚎,差点引发骚乱。
赵信接到消息,立刻带人赶往睢阳。粮铺老板见他带着士兵前来,起初还强作镇定:“将军,买卖自愿,俺这粮是从外地运来的,成本高……”
赵信没等他说完,便命士兵打开粮铺的仓库——里面堆满了粟米,少说也有千石。“按市价,十文钱一斗,全部卖给百姓,”赵信语气冰冷,“你囤积的粮食,罚没一半入赈灾仓。若再敢哄抬物价,休怪军法无情!”
粮铺老板吓得面如土色,连连点头。消息传开,其他州郡的粮商再也不敢妄动,物价很快稳定下来。百姓们买到平价粮,对天宇军的感激又深了一层,街头巷尾都在念叨“天将军的好处”。
水利的修复同样刻不容缓。关中的郑国渠因战乱堵塞了多处,渭水的支流也有溃堤的风险。天宇亲自带着水工营的匠人沿渠巡查,看到一处堤坝塌陷,当即下令:“调五千士兵,三日之内务必修好!”
士兵们脱下甲胄,跳进冰冷的渠水中,用沙袋与石块填补缺口。附近的百姓见了,也纷纷扛着锄头赶来帮忙,老人送姜汤,妇人送干粮,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一个白发老水工摸着修好的堤坝,对着天宇感叹:“自秦以来,这条渠滋养了关中百年,今日见将军如此重视,老臣就放心了。”
天宇握着他的手,认真道:“水利是农业的根本,是百姓的命脉,无论何时都不能懈怠。”
为了让百姓安心,天宇还下令在各州郡的城门与市集张贴告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明:凡战乱中失去土地者,由官府重新分配;因战致残的士兵,由军属营赡养;百姓可自由买卖,只需按律纳税,官府绝不强征。
告示前,总有不少百姓围着,识字的人念给不识字的听,听到“自由买卖”“不强征”等字眼时,人群中便响起一阵欢呼。一个老农拉着文吏的手,颤巍巍地问:“官爷,这告示……算数不?”
文吏笑着点头:“天将军说的话,从来算数。明年开春,您就放心种地,保管有好日子过。”
转眼到了腊月,关中与中原已是一片安宁景象。田野里,新开垦的荒地整整齐齐;村庄里,百姓们忙着磨粉、酿酒,准备过年;市集上,年货琳琅满目,孩童们穿着新做的棉袄,在人群中穿梭打闹。
天宇在咸阳城的府衙里,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农业复产率已达七成,水利修复完成大半,百姓安居乐业,民心稳定。他拿起一支笔,在奏报末尾写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关中与中原的根基已稳,下一步,当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待天下归一。”
窗外,雪花悄然落下,给咸阳城披上了一层银装。粮仓储满了谷物,田野备好了春耕,百姓们的脸上有了笑容,这便是最坚实的统治根基。天宇知道,战争的胜利只是开始,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真正过上安稳日子,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而此刻,从关中到中原,从城市到乡村,那一张张在寒风中绽放的笑脸,便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秦末龙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