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意。”罗明很有把握,“咱们算笔账:三个项目单独采购,供应商要跑三趟,运费是三笔;集中采购分三批送,虽然也是三趟,但总吨位大,供应商的运输成本摊下来更低,而且咱们承诺长期合作,只要价格合适,他们肯定愿意。比如汉阳的李总,咱们之前紧急调过他的钢筋,他说过‘华建要是长期从我们这买,价格好说’。”
他又翻出《供应商台账》,指着“汉阳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那页:“李总的钢厂每月产能 5000吨,咱们每月要 600吨(算上其他项目),占他产能的 12%,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订单,有议价空间。而且他的钢厂离城西、城北项目都近,运输方便,分批次送也不麻烦。”
老吴还是有点犹豫:“那要是项目临时改需求怎么办?比如城西突然要加 10吨钢筋,咱们都跟供应商定好了,不好改啊。”
“咱们加个‘应急条款’。”罗明补充道,“每月汇总需求时,让项目多报 5%的余量,作为应急储备,放在公司的临时仓库里,哪个项目临时需要,从仓库调,这样既不耽误项目,也不用跟供应商临时改单。仓库的租金摊到采购成本里,比临时调货的溢价便宜多了。”
老吴看着罗明画的表格,又算了算成本,眉头渐渐舒展开:“这个思路可行!要是能把钢筋成本降 10%,每月能省不少钱。那咱们现在就开始统计 12月的需求?”
“对,现在就干。”罗明站起身,“你去给各项目部打电话,让他们按《月度材料需求统计表》报 12月的钢筋需求,明天中午前必须报上来,规格、数量、最晚送货时间都要写清楚,不能含糊;我去跟张总汇报,争取他的支持,要是能批下来,咱们下周就去见李总。”
当天下午,老吴就拿着油印的《月度材料需求统计表》,挨个给项目部打电话。城东项目的老陈在电话里说:“12月要φ18mm的 50吨,φ20mm的 80吨,最晚 12月 10日送,要是能提前两天更好,我们好复检。”城西项目的物资员小李报:“φ18mm 60吨,φ20mm 100吨,φ25mm 30吨,12月 15日前送到就行。”城中学校的老周则说:“φ18mm 40吨,φ20mm 60吨,12月 20日前送,不急。”
第二天中午,老吴把汇总表拿给罗明,上面清晰地写着:12月钢筋总需求 600吨,其中φ18mm 150吨(城东 50 +城西 60 +城中 40),φ20mm 240吨(城东 80 +城西 100 +城中 60),φ25mm 210吨(城西 30 +城北 180);分三批次送货:12月 10日送城东的 130吨,12月 15日送城西的 190吨,12月 20日送城北 180吨+城中 100吨。
“数据都核对过了?”罗明拿起算盘,噼里啪啦算了一遍,“φ18mm 150吨,φ20mm 240吨,φ25mm 210吨,总共 600吨,没错。”
“都核对了,每个项目都打了两遍电话,确认过规格和时间。”老吴点头,“就是城北项目的φ25mm要 180吨,量有点大,李总那边有这么多现货吗?”
“我昨天跟李总通了个电话,他说 12月产能充足,600吨没问题。”罗明收起算盘,“咱们下午就去汉阳见李总,争取把价格谈下来。你把之前的采购合同、市场价格手册都带上,作为谈判的依据。”
下午两点,罗明和老吴骑着自行车,花了一个小时赶到汉阳钢铁贸易有限公司。1996年的汉阳,钢厂还不少,李总的厂区门口堆着几堆钢筋,用防雨布盖着,旁边的地磅上,一辆卡车正在称重。李总穿着件深蓝色的工装,正站在地磅旁看单子,看到罗明和老吴,赶紧迎上来:“罗部长、吴师傅,快进办公室坐,我刚煮了茶。”
办公室是间简陋的砖房,墙上挂着《钢材价格走势图》,桌上放着个老式的算盘和几本厚厚的账本。李总给他们倒上茶,笑着说:“罗部长,上次紧急调的 50吨钢筋,没耽误您的事吧?”
“没耽误,多亏了您。”罗明开门见山,把汇总表放在桌上,“今天来,是想跟您谈长期合作——我们 12月要 600吨钢筋,分三批次送,后续每月大概也是这个量,您给个实在价,要是合适,咱们签个《月度集中采购协议》,长期合作。”
李总拿起汇总表,眼睛一亮——600吨是个不小的订单,他拿起算盘,噼里啪啦算了起来:“罗部长,您看,现在市场价φ18mm 3000元\/吨,φ20mm 2900元\/吨,φ25mm 3100元\/吨。您要是每月固定 600吨,我给您便宜 7%,φ18mm 2790元\/吨,φ20mm 2697元\/吨,φ25mm 2883元\/吨,您看怎么样?”
罗明心里算着:便宜 7%,比之前的采购价低了不少,但还能再争取。“李总,7%的折扣确实不错,但咱们是长期合作,而且我们后续的水泥、防水卷材,要是您有资源,也可以从您这走,总量更大。”他指着汇总表,“您看,我们每月 600吨,一年就是 7200吨,占您产能的 15%还多,您给个 9%的折扣,咱们今天就能签协议,后续其他材料也优先跟您合作。”
李总愣了愣,又拿起算盘算了算,眉头皱了皱:“9%的折扣,我利润就薄了。不过您要是后续水泥、卷材也从这走,我就咬咬牙,给您 9%的折扣!但有个条件:您得保证每月 600吨,不能少太多,不然我这边生产计划不好安排。”
“没问题!”罗明立刻答应,“我们每月 5日前给您报需求,上下浮动不超过 5%,要是有大的变动,提前半个月跟您说。而且协议里写明,您得保证质量,每批次都带检测报告,到货后我们复检,不合格的您得无条件退换。”
“放心!质量肯定没问题,每批次都给您带 cmA报告。”李总爽快地答应,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空白协议,“咱们今天就把协议签了,我马上安排生产,12月 10日准时给您送第一批货。”
协议是手写的,罗明仔细看了条款:“每月采购量 600吨(±5%),分批次送货,价格比市场价低 9%,有效期一年,质量不合格无条件退换,延迟交货每天扣 1%货款。”确认无误后,他和李总分别签了字,盖了章。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