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城主府的灯火亮到了后半夜。天宇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指尖划过代表西部三县的木质模型——沙盘上,通济渠的水流用蓝漆标示,官道如墨线般贯穿南北,工业区的烟囱模型冒着白色棉絮制成的“烟雾”,连黑松岭的木材运输路线都用红绳细细标出。
“这三年,我们走了三步棋。”他转身看向围坐的核心幕僚,账房先生、工业区总管、舰队统领、农业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摊着厚厚的账册和地图。天宇拿起第一本账册,封面写着“领土篇”。
一、复盘:三步棋定西部根基
领土扩张:从据点到全域
“三年前,我们只控制靖海港周边十里地,现在西部三县两百七十多个村落,都挂着靖海的旗号。”天宇用木尺丈量沙盘上的疆域,“最西到鹰嘴崖,最北抵黑松岭,最南至青龙河口,总面积扩大了十五倍。”
这扩张不是靠刀剑,而是靠“基建开路”。官道修通后,驿站密度增加了三倍,政令从城主府传到最远的村落,时间从十天缩到两天;通济渠灌溉的农田达万亩,让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户有了稳定收成,归顺的村落主动送来户籍名册,连最偏远的山雀部都派使者来,请求纳入领地管辖。
“民心才是最牢的城墙。”农业官老李翻开农户名册,“去年登记的农户是八千户,今年涨到一万二,新迁来的都是周边城邦的流民,说咱们这儿有饭吃、有活干。”
产业搭建:三业联动成闭环
账房先生推过来三本账册,分别标着“农”“工”“贸”。
- 农业:粮食年产量从三万石涨到九万石,羊毛、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五倍,足够纺织厂满负荷生产。
- 工业:纺织厂日产棉布两千匹,机械厂月产农具、机械零件三百件,工业产值占领地总收入的三成,还在持续增长。
- 贸易:港口吞吐量翻了四番,船队从七艘扩到二十一艘,棉布、农具换回的香料、钢材、硫磺,成了工业扩产的原料。
“最关键的是循环通了。”账房先生用算盘比划,“农业给工业供原料,工业给农业添工具,贸易把多余的产出换成稀缺资源,三者像齿轮一样咬住,越转越快。”
资源与技术:家底厚了,本事长了
资源清单上的数字令人振奋:黑松岭探明木材储量够二十年使用,铁矿月产量提至五十吨,青龙河的水力资源刚建成三座水磨坊,正计划建水力纺纱厂。
技术积累更可喜。机械厂能独立生产车床、铣床等基础设备,纺织厂掌握了60支细棉纱的纺制技术,荷兰工程师汉斯团队研发的齿轮传动系统,比西洋商行的同类产品耐用三成。更难得的是培养出了第一批本土技工,像阿木这样从学徒成长起来的机械工,已有五十多人能独立操作精密设备。
“但短板也得看清。”天宇指着清单上的红笔批注,“高端钢材还得靠进口,精密镗床的精度比西洋货差半厘,船舶发动机造不了,得从荷兰人手里买,这都是卡脖子的地方。”
二、规划:向东、向深、向远
沙盘东侧,用白色标记的“未知区域”一直延伸到地图边缘。天宇拿起红色记号笔,在那里画了个圈:“第一步,向东扩张,抢矿。”
向东:把铁矿、煤矿攥在手里
勘探队带回的消息显示,东部山脉藏着优质铁矿和煤矿,矿石含铁量比黑石山高两成,煤层厚度达丈许,是蒸汽机的最佳燃料。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条向东流的大河,能通航至内陆,运输便利。
“三个月内,组建百人勘探队,带着机械厂新造的钻探设备,把矿脉走向摸清楚。”舰队统领主动请缨,“我派三艘战船护着,沿途要是有不开眼的部落阻拦,先礼后兵。”
占领计划很周密:先在矿区周边建堡垒,修通到西部的官道,再迁五百户农户去开垦周边荒地,既能保障矿工口粮,又能形成定居点。“三年内,要让东部矿区的铁产量超过黑石山,煤能供所有蒸汽机使用,彻底摆脱原料依赖。”
向深:啃下高端技术硬骨头
技术攻关清单列了三大目标:
1. 研发高强度钢材,目标是硬度达hRc50,能做船舶甲板和蒸汽机汽缸;
2. 仿制精密镗床,把精度误差降到0.01毫米以内,满足船舶尾轴加工需求;
3. 改良蒸汽机,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目标是比进口货省煤两成。
“汉斯团队牵头,本土技工全员参与,研发经费从贸易利润里拨三成,不够再追加。”天宇看着汉斯提交的初步方案,“他们想尝试用本地铁矿和焦炭炼钢,说能去掉硫杂质,值得一试。”
还得建“实验工坊”,专门用来试错。“允许失败,但每次失败都得记下原因,像织网一样,把错误一个个堵上,总能摸到门道。”
向远:让靖海造走出国门
贸易拓展计划瞄准两个方向:
- 向南:把棉布、农具卖到南洋群岛,那里的土着缺布料、少工具,利润空间大,还能换回橡胶——这是做轮胎、密封圈的好材料。
- 向西:与波斯商人合作,把改良后的齿轮、纺织机销往中东,换回他们的优质钢材和精密仪器,顺便打探欧洲的技术动向。
“关键是树牌子。”负责贸易的掌柜建议,“给每台机器、每匹布都打上‘靖海造’的钢印,附上保修单,坏了能找咱们修,慢慢把名声做起来。”
船舶制造也得跟上。计划用三年时间,在东部大河入海口建船坞,造能装蒸汽机的货船,载货量要比现在的帆船大两倍,速度快三成。“到时候,咱们的船能自己造,机器能自己装,贸易成本再降三成,西洋商行就得看咱们脸色了。”
三、落地:把规划钉在实处
“每个目标都要定责任人、画时间表。”天宇拿出早就备好的任务表,逐项分配:
- 东部勘探:由舰队统领负责,三个月内出详细矿脉图;
- 钢材研发:汉斯牵头,机械厂配合,半年内出第一批样品;
- 南洋贸易:贸易掌柜带队,下月就派船探路;
- 船坞建设:港口总管负责选址,明年开春动工。
协调机制也得跟上。每月初一开“联席会”,各部门汇报进展,卡壳的问题当场解决。比如东部修路需要的钢材,机械厂得提前备货;贸易换回的橡胶,要优先给实验工坊做研究;甚至连农户迁去东部后的学堂、医馆,都得提前规划。
“最难的是人才。”人事主管发愁,“技工、勘探员、记账先生都缺,现培养来不及。”
天宇早有准备:“从俘虏里再筛一遍,有技术的重赏,愿意教徒弟的免劳役;在西部学堂挑聪明的孩子,组成‘少年工学班’,直接送到机械厂当学徒,边学边干。”
散会时,天已微亮。幕僚们带着任务表匆匆离去,脚步声在长廊里回响。天宇独自留在沙盘前,拿起代表工业区的模型,轻轻放在东部矿区旁边,又把代表船队的小木船移向南洋方向。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沙盘上,红色的标记笔痕迹格外醒目。他知道,这规划不是纸上的墨迹,而是要靠无数人的脚一步步踩出来的路——勘探队的马蹄声,炼钢炉的轰鸣声,货船的破浪声,还有学堂里孩子们念“靖海”二字的读书声,终将把这些规划,变成西部大地上真实的轮廓。
城门外,纺织厂的汽笛声准时响起,机械厂的锤子又开始叮当作业,新一天的忙碌已经开始。属于靖海的工业深化之路,就从这个清晨,正式启程。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