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一月的最后一周,李扬在清华园里唱响的那首《倔强》,已经超越了电影宣传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歌声伴随着《流浪地球》高校路演的火爆场面,通过互联网传遍大江南北。
这不再仅仅是一首电影宣传曲,它更像是一篇宣言,宣告着中国电影人面对好莱坞巨制时的不屈与自信。
各大社交平台上,“倔强”与“流浪地球”牢牢绑定,象征着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与决心。
然而,树大招风。
当一种声音过于响亮时,总会有人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试图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立思考”。
就在这股“倔强”风暴席卷全国的当口,一个以言辞犀利、标榜“国际视野”着称的公知——罗桑,在自己的播客节目和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微博账号上,投下了一颗精心包装的“舆论炸弹”。
这篇题为《李扬的“倔强”:一场将科幻与爱国绑定的低级红》的长文,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裂变式的传播。
文章的开头,罗桑摆出了一副客观公允的姿态: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本人对李扬导演过往的成就抱有相当的敬意。”
“《南京照相馆》的历史反思,《战狼》展现的商业片掌控力,都证明了他是同龄导演中的佼佼者。”
“也正因如此,我对《流浪地球》此次的营销策略,感到格外遗憾,甚至有些……”
“作呕!”
这先扬后抑的笔法,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他随即抛出了核心论点:
“我遗憾的,是李扬导演似乎陷入了一种创作上的路径依赖……”
“他迫不及待地要给一部本应面向星辰大海的科幻作品,披上一件过于沉重和狭隘的外衣。”
“为什么一部科幻片,从宣传伊始,就要如此刻意地、反复地强调‘中国制造’、‘本土科幻’?”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阿凡达》在全球宣传时,卡梅隆可曾四处高喊‘这是我们美国人的骄傲’吗?”
“没有!”
“因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超越国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
“李扬这种迫不及待地将民族标签贴在科幻之上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体现,是将崇高的艺术创作,降格为庸俗的政治宣传。”
这段论述,巧妙地将“文化自信”偷换概念为“文化不自信”,将“展现文化特色”污名化为“庸俗政治宣传”,预设了一个“高级的、纯粹的科幻”应该脱离民族属性的立场。
紧接着,罗桑开始了他的“双标”对比,试图在价值观层面占据制高点:
“让我们看看卡梅隆在《阿凡达》中向我们展示了什么?”
“那是对自然万物的敬畏,是对殖民主义暴行的深刻反思,是对个体自由与爱情的礼赞。”
“这些都是普世价值。”
“而李扬的《流浪地球》呢?根据目前释放的信息,其核心无非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牺牲小我成全大我’那一套集体主义叙事。”
“这与其说是一部面向未来的科幻史诗,不如说是一件披着科幻炫酷外衣的……”
“主旋律赞歌。”
“他将人类在末日危机下的共同命运,狭隘地、生硬地理解并呈现为一个国家的未来。”
“这是一种创作思维上的懒惰与退步。”
为了给自己的论点增加分量,罗桑的拥趸们迅速在评论区“科普”其过往的“真知灼见”:
“罗桑早在多年前就指出,扶桑国是一个如同‘天花板’般存在的国度,是‘工匠精神’在现代化社会的完美化身。”
“他在新东方执教时期,就经常以其亲身经历,盛赞扶桑社会在细节管理、公共服务乃至马桶盖设计上体现出的极致追求,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的企业文化和民众素质,一百年内都难以望其项背。”
“罗桑才是真正具备国际视野和批判精神的明白人!”
这番“历史背书”,立刻将罗桑的形象从一个简单的评论者,拔高到了一个“早有预见”的智者,为他当下的批评提供了“资历”上的支撑。
最后,罗桑设置了一个精巧的逻辑陷阱,试图将支持李扬的民众推向“无脑拥护”的境地:
“我知道,我这番话会得罪很多人。”
“但支持我的人,你们支持的并非我罗桑个人,而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不被单一情绪裹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反观那些无条件支持李扬的人,你们不妨扪心自问,你们为之欢呼的,究竟是一部电影本身,还是‘中国科幻’这个听起来很热血的符号?”
“当理性的批评不被允许,甚至被污名化为‘跪久了站不起来’时,所有的赞美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我由衷地希望,我的观众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种‘用爱国来绑架科幻’的廉价情绪所蒙蔽和利用。”
这篇文章,如同一滴落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舆论场中炸开了。
那些早已对李扬和《流浪地球》的成功感到不适的群体,如同找到了纲领一般,疯狂地转发和评论。
“罗桑敢说真话”、“科幻不需要爱国绑架”等话题,开始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圈层内蔓延,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声浪。
而李扬的支持者、普通的影迷和网友们,在最初的惊愕之后,感到了强烈的愤怒。
他们纷纷涌向罗桑的社交媒体,试图驳斥其荒谬的言论。
然而,他们的反击,大多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你行你上啊!除了嘴炮你还会什么?”
“真是跪久了,膝盖生根了!看见自己家好东西就浑身不舒服?”
“《阿凡达》吹上天,国产的有点成绩就往死里踩,什么玩意儿!”
这些充满情绪化的反驳,虽然表达了民众朴素的正义感。
但在罗桑及其拥趸精心构建的“逻辑”堡垒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
他们轻易地被对方扣上“爱国小粉红”、“战狼ptSd”、“只有情绪,没有逻辑”的帽子,并被嘲讽为“无能狂怒”。
罗桑阵营的气焰因此更加嚣张。他们得意地宣称:
“看吧,他们除了扣帽子和人身攻击,根本无力反驳罗老师的核心观点。”
“李扬的团队和他的粉丝,水平也就如此了。”
一种无力感,开始在支持李扬的民众中弥漫。
他们能感觉到罗桑的话不对,很恶心,但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一套锋利的话语武器,去撕开那层包裹在“理中客”外衣下的虚伪与双标。
网络上的舆论天平,似乎开始发生微妙的倾斜。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暴中心,青锋影业内部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团队成员们密切关注着网络上的动向,脸上写满了忧虑。
“李总,这个罗桑摆明了是在碰瓷炒作,我们要不要立刻公关回应?”
宣传部门的同事语气有些焦急。
王紫逸更是气得拍桌子:“这王八蛋纯属胡说八道!我去他微博底下跟他大战三百回合!”
然而,处于风暴眼的李扬,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浏览着罗桑那篇漏洞百出却又极具煽动性的长文,脸上没有任何愤怒的表情,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洞察一切的冷笑。
“不急。”
李扬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汪深潭。
“跳梁小丑,总要等他蹦跶到聚光灯最亮的时候再拍死,效果才是最好的。”
他收起手机,目光扫过义愤填膺的团队成员,最终落在了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上。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场更激烈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沉默的李扬,仿佛一张拉满的弓,正在积蓄着足以一击致命的力量。
网络上,罗桑的支持者们还在狂欢,等待着李扬方“苍白无力”的回应。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招惹的,是一个何等可怕的对手。
山雨欲来风满楼。
整个互联网,都在等待着李扬的下一句话。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