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春,沧溟岛的海风带着潮湿的暖意,林彻却站在政务中心的顶层露台,指尖的烟卷燃了大半,烟雾模糊了他眼底的焦灼。桌上摊着华夏近期的政策简报,字里行间的微妙变化,让他想起未来史书里记载的“特殊十年”——还有不到两年,华夏将陷入动荡,对沧溟岛的援助和庇护必然会减弱。而周边的菲南宾虎视眈眈,鹰酱在南星的势力持续渗透,没有了华夏的坚实后盾,海岛的安全与发展全靠自己。
“岛主,中枢议事会的成员都到齐了,就等您过去。”秘书轻声提醒,打断了林彻的思绪。他捻灭烟蒂,将那份简报锁进抽屉,眼底的焦灼换成了沉稳的坚定。
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早已等候多时。林彻坐定后,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抛出核心议题:“从现在起,‘三五’规划的重心调整,除了原定的军事和民生项目,新增一项核心任务——全力收购周边资源,加工后拓展外销市场,尤其是毛熊和脚盆鸡。”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工业部部长李伟率先开口:“岛主,咱们现在的产能刚够岛内和华夏的部分需求,扩大加工规模需要新增厂房和设备,资金压力不小啊。”
“资金会想办法,但这件事必须立刻启动。”林彻的语气不容置疑,“未来两年,外部援助可能会减少,我们必须靠自己攒下家底,既是为了应对危机,也是为了守住海岛。”他没有明说华夏的未来变故,只以“外部局势不确定”为由,强调布局的紧迫性。
随后,林彻部署具体方案:由商务部牵头,成立三家“民间贸易商行”,名义上是私营商户,实则由政府把控,避免引起周边国家和大国的警惕;农业和矿产部门配合,列出急需收购的资源清单——橡胶、锡矿、铁矿石、棉花等,优先覆盖菲南宾、马来亚、印尼等资源丰富但局势混乱的国家;工业部负责扩充加工厂,重点升级纺织厂、机械厂和食品加工厂,确保收购的原材料能快速转化为成品;军事部则暗中配合,派护卫舰为贸易船队护航,防范海盗和菲南宾的骚扰。
散会后,商务部部长周明轩找到林彻,面露难色:“岛主,用民间商行收购,资金和渠道怎么解决?这些国家的官僚腐败严重,怕是要遇到不少阻力。”
林彻早已想好对策:“资金从军事专项基金里先调拨一部分,后续用贸易利润填补;渠道方面,联系华夏在南星的侨商,他们熟悉当地情况,也愿意帮咱们一把。至于官僚,小额贿赂在所难免,但要把握好度,不能留下把柄。”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件事你亲自抓,每周向我汇报进度,务必在半年内打开局面。”
接下来的一个月,三家民间商行陆续在南港镇挂牌营业,分别主营矿产、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第一批贸易船队载着沧溟岛的茶叶、渔产品和少量手工制品,驶向马来亚——那里的锡矿和橡胶资源丰富,且刚经历政局动荡,资源价格低廉。
林彻密切关注着贸易进展,同时没放松军事建设。造船厂的首艘战列舰“沧溟战-01”进入试航阶段,兵工厂的步枪产能提升至每月800支,岸防阵地的加固工程也已过半。他知道,资源和经济是根基,军事是保障,两者缺一不可。
1963年夏,首批贸易船队返回南港,载着500吨锡矿和300吨橡胶,虽比预期少了两成,但也算迈出了第一步。周明轩汇报:“马来亚的矿主急于变现,价格压得很低,但当地官员收了不少回扣,还遇到了鹰酱商人的竞争。”
林彻点点头,在汇报上批注:“增派谈判人员,联合侨商垄断当地中小矿主资源;针对鹰酱商人,用价格优势抢占市场,同时加快橡胶加工,第一批橡胶制品优先发往毛熊。”
夜色渐深,林彻看着窗外的码头灯火,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距离华夏进入特殊时期越来越近,他必须和时间赛跑,在风暴来临前,为沧溟岛攒下足够的底气。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