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满深入基层的微服巡视所见,与孙巧儿在户部凭借详实数据所洞察的隐患,如同两条汇流的溪水,清晰地指向同一个结论——“女户承田”乃至更深层次的女子权益保障,若无法度作为坚实后盾,仅凭一时政令与地方官员的良心,终将是沙上筑塔,难以持久。那些发生在偏远村落里的用水不公、田产侵夺、赋役歧视,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新政的根基。
变革的火种,已从田垄燃至朝堂,如今,需要将其淬炼成不灭的法度明灯。
这一日,赵小满于自己在京城的官署内,召来了已是户部主事的孙巧儿。烛火映照下,两位自丰女村携手走出的女子,面色皆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坚定。
“巧儿,”赵小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我们所见所闻,单靠零敲碎打的补漏,已不足以扭转乾坤。必须从根本上,为天下女子立下一部足以护身的法典。”
孙巧儿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与当年在丰女村时截然不同的、属于官员的锐利光芒:“小满姐,我明白。户部的档案数据,皆是佐证。女子承田,不仅关乎温饱,更关乎赋税、户籍、乃至地方稳定。权益不彰,则政令不通;法度不明,则隐患无穷。是该有一部大法,将女子的权利,白纸黑字,铭刻于国典之上!”
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们所要推动的,绝非简单的政策补充,而是旨在修订一部前所未有的《女户法典》,其核心,便是要将“女子承田、纳税、入学、为官皆与男子平等”这一石破天惊的原则,以国家最高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此举无疑将撼动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礼法根基,其阻力可想而知。然而,此时的赵小满,已非当年那个需要凭借“神迹”或帝王一时支持才能行事的农家女。她身负旷世农功,威望如日中天,身后站着万千因新政而受益的女户,更有着皇帝出于帝国利益与个人功业考量而给予的深厚信任。孙巧儿亦不再是那个怯懦的侍女,她于户部历练多年,精通政务,手握大量实证,其谏言往往能切中要害,令人无法忽视。
她们没有贸然将完整的法典草案公之于众,而是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首先,由赵小满以其崇高的地位与影响力,在非正式的场合,向皇帝陛下阐述编纂《女户法典》对于彻底巩固农桑新政成果、挖掘帝国人口潜力、稳定地方秩序乃至彰显“天朝上国”文明气象的长远意义。皇帝沉吟许久,他看到了赵小满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信念,也洞悉了这背后蕴含的、超越农业本身的巨大政治与社会价值,最终给予了默许的态度。
获得了最高层的默许后,具体而繁重的编纂工作,便落在了赵小满与孙巧儿的肩上。她们联合了程维景等一批思想开明、坚定支持新政的官员,组建了一个精干的法典起草小组。
起草的过程,是一场与数千年积习的无声较量。每一字,每一句,都需反复推敲,既要体现“平等”的核心精神,又要顾及现实推行的可能性,避免过于激进而引起整个官僚体系的剧烈反弹。
关于“承田”,条款不仅明确女子拥有与男子同等的田产继承、购买、转让权利,更细化了在田亩分配、用水权益、遇到灾荒减免赋税时,女户不得受到歧视的具体规定。
关于“纳税”,明确女户作为独立的纳税主体,其税赋标准、缴纳方式、稽查程序皆与男户等同,严禁地方巧立名目,额外摊派。
关于“入学”,这是孙巧儿极力推动的核心之一。法典草案明确规定,各地官立社学、义学,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女童入学;鼓励民间兴办女学;女子享有参与科举考试的权利。这一条,几乎是在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千年古训发起正面挑战。
关于“为官”,则明确规定,女子通过科举或荐举等正当途径入仕后,其升迁、考绩、待遇皆与男子官员同等,不得设置任何隐性障碍。
孙巧儿以其在户部工作的经验,为法典草案提供了大量基于数据与案例的支撑,使得每一条款都显得有理有据,并非凭空想象。赵小满则以其对基层现实的深刻了解,确保法条不至于沦为空中楼阁,而是能够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草案初成,风波骤起。
当《女户法典》的核心内容在朝会之上被正式提出,用以征求廷议时,宛如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了冷水,瞬间炸开。守旧派官员们群情汹涌,引经据典,激烈反对。
“荒谬!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子岂能与男子并列于法典之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御史痛心疾首。
“此乃乱伦常、毁纲纪之举!若女子皆去读书科举,何人纺纱织布?何人行孝持家?”另一位礼部官员高声驳斥。
“入学、为官?此风一开,天下阴阳倒置,国将不国!”
面对如潮的攻讦,赵小满立于朝堂之上,神色平静。她没有与对方进行空洞的义理之争,而是将孙巧儿整理好的、那些因女子不识字而导致的田产纠纷案例,那些因女户受欺压而影响地方税收的数据,一一陈述出来。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官员的耳中。
“诸位大人,”她目光扫过那些激愤的面孔,“法典所立,非为颠覆伦常,乃为稳固邦本。女子亦是大燕子民,其力得舒,则国库增,仓廪实;其智得启,则纠纷减,地方宁。昔日良种推广,亦曾备受质疑,然结果如何?今日之议,关乎国运,望诸公慎思。”
孙巧儿亦出列,以户部主事的身份,补充了大量关于女户经营田产效率、以及女子若能普遍接受基础教育对提升国民素质、减少行政成本的推算数据。她的陈述,冷静、客观,充满了数字的力量。
支持新政的官员,如程维景等,也纷纷站出来,从富国强兵、社会稳定的角度,力陈编纂法典的必要性。
朝堂之上的争论持续了数日。皇帝高踞龙椅,静观其变。他看到了反对者的顽固,也看到了支持者的理由充分,更看到了赵小满那不可动摇的意志背后,所代表的巨大民意与历史趋势。最终,在又一次激烈的廷议之后,皇帝一锤定音:
“朕观《女户法典》诸条款,旨在明确权责,安定人心,繁荣物阜,与国有利,与民有益。着赵小满、程维景主持,会同相关部司,据此草案详加修订,务求公允可行,颁行天下!”
圣意既定,喧嚣渐息。
《女户法典》的编纂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赵小满与孙巧儿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将白纸黑字的法条,变为世间女子手中真正的权利凭证,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一块最为关键的基石,已然在这帝国的权力中枢,被她们亲手奠定。这部即将诞生的法典,如同一声惊雷,必将传遍四海,唤醒无数沉睡的心灵,为这个时代,刻下无法磨灭的平等印记。
喜欢荒村辣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荒村辣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