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磐石湾,本该是山花烂漫、犁铧破土的时节,空气里却提前漫起一股硝烟与焦糊混合的异样气味。
消息是晌午传来的,由村口那棵最高的老松树——如今的“消息树”无声地宣告。放哨的民兵看到远处山梁上负责了望的同伴,用两面小旗打出急促而简短的信号:东南方向,黑烟起,敌踪现,约一个小队,配轻机枪。
“铛—铛—铛—!”急促的铜锣声瞬间撕裂了杨家屯的宁静。
“鬼子来了!东南边,人不多!”民兵队长,分地后干劲最足的赵大勇,一边敲锣一边扯着嗓子吼。
没有想象中的惊慌失措。田里劳作的男人们立刻放下锄头,抄起就放在田埂上的梭镖、大刀,或者那几支老套筒、鸟枪,迅速向预定的阻击位置集结。女人们则抱起孩子,搀着老人,按照演练过多次的路线,默默而迅速地撤往山里更隐蔽的后方营地。粮食能带的带走了,带不走的,连同一些重要的家什,熟练地埋进地窖,盖上浮土和柴草。
整个屯子,像一部骤然启动的精密机器,在沉默中高效运转。
李老栓站在自家刚刚分到、还没捂热乎的三亩水浇地旁,看着绿油油的秧苗,咬了咬牙,最后看了一眼那间住了祖孙三代、刚刚修缮过的土坯房,猛地转身,对身后拿着火把的儿子低吼道:“烧!”
“爹!这房……”儿子举着火把的手在颤抖。
“烧!”李老栓眼睛赤红,声音嘶哑,“绝不给鬼子留个窝!杨司令和同志们帮咱们夺回地,分了房,咱们就不能让鬼子踩着咱们的锅台祸害!快!”
火把被扔上堆在房前屋后的柴堆,浓烟骤起,很快腾起烈焰。这不是个例,在日军小队可能经过的路线附近,几处零散的房屋都相继冒起了黑烟。百姓们用这种最决绝的方式,践行着“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米、一口水、一片瓦”的誓言。
与此同时,在山林小道上,几个半大的孩子,像灵巧的山羊,正拼命奔跑。他们怀里揣着插着鸡毛的信件——“鸡毛信”,代表着最紧急的军情。这些孩子,是磐石湾特有的“小交通员”,他们熟悉每一条只有野兽才走的山路。
日军小队长吉田少尉带着他的四十多人,配着一挺歪把子机枪,两个掷弹筒,正沿着山谷小心翼翼地向内推进。他的任务是“侦察扫荡”,摸清这支所谓“杨支队”的虚实,并试图捕捉百姓,获取情报。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形的泥潭。
刚进入山口,一声清脆的枪响从左侧山崖传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日军曹长应声倒地。枪声用的是老套筒,但打得极准。日军立刻趴下,机枪向山崖盲目扫射,却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队伍继续前进不到一里地,轰隆一声,踩中了民兵埋设的“铁西瓜”——用火药和碎铁片自造的地雷,虽然威力不大,却炸伤了两名士兵,搅得人心惶惶。
紧接着,冷枪从四面八方响起。有时是几声稀疏的排枪,有时是单发精准的射击。他们看不到明确的敌人,只看到山林间晃动的人影,听到石块滚落的声音。吉田下令追击,可等他的人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坡,除了找到几个空弹壳和杂乱的脚印,一无所获。而在他追击的时候,侧翼或者后方又会响起枪声。
“八嘎!老鼠一样的战术!”吉田气得大骂。他试图抓几个“舌头”,可沿途经过的屯子,要么空无一人,要么只剩断壁残垣和未熄的余烬。
在一个岔路口,他们遇到了更顽强的阻击。赵大勇带着杨家屯的民兵,依托着几块巨大的岩石和早就挖好的简易工事,用鸟枪、老套筒甚至弓箭,死死卡住了日军的去路。
“瞄准了打!放近了打!”赵大勇低吼着,扣动了手中那支唯一的三八式步枪的扳机,一个试图架设机枪的鬼子应声歪倒。
战斗异常激烈。民兵的武器低劣,训练也远不如日军,但他们凭借地形优势和保卫家园的决死之心,硬是顶住了日军两次冲锋。伤亡开始出现,有人中弹倒下,鲜血染红了身下的岩石。
就在日军掷弹筒开始校准,准备轰击民兵阵地时,侧面山梁上突然响起了更为密集、更有组织的枪声!是王老蔫带着保卫科的骨干和附近几个屯子的联防民兵赶到了!他们像一把尖刀,狠狠插向日军的侧翼。
吉田少尉脸色大变,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周围的山林里,似乎到处都是眼睛,到处都是枪口。再拖下去,等杨支队的主力闻讯赶来,他这个小队恐怕要全军覆没。
“撤退!交替掩护,快撤!”吉田无奈地下达了命令。
日军丢下几具尸体和部分装备,狼狈不堪地沿着来路退了回去。民兵们没有追击,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家园,不是歼灭敌人。
夕阳西下,硝烟渐渐散去。杨家屯的百姓们陆续返回,看着被焚毁的家园,许多人默默流下了眼泪,但眼神里却没有后悔,只有更深的仇恨和坚定。
李老栓站在自家房子的废墟前,抓了一把焦黑的泥土。赵大勇走过来,肩膀上缠着绷带,低声道:“老栓叔,房子……以后咱们一起帮你盖新的。”
李老栓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力量:“房子没了,可以再盖。只要地在,人在,咱的志气在,鬼子就赢不了!杨司令说得对,咱老百姓汇成海,就能淹死这些小鬼子!”
消息通过更快的“鸡毛信”传回磐石湾指挥部。杨帆看着战报,上面详细记录着民兵的伤亡和百姓的损失,心情沉重。但当他听到李老栓那番话时,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暮色中连绵的群山,对身边的陈明和青山一字一句地说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日军可以烧毁我们的房屋,可以杀伤我们的人员,但他们永远无法征服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心。”
“不过,”杨帆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吃了这次亏,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一个小队了。通知各部,加强戒备,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斗争!”
人民的海洋已经掀起波涛,而更猛烈的风暴,正在远方酝酿。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