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在七道沟的垭口发出尖锐的呼啸,卷起的雪沫子砸在脸上,生疼。杨帆率领的指挥部和几支汇集过来的小队,刚刚穿过这道险峻的隘口,身后就传来了隐约的、却异常清晰的枪声,还有日军特有的、如同野狼嚎叫般的冲锋哨音。
声音传来的方向,让杨帆的心猛地一沉——那是他们来时路,是三排奉命警戒断后的方向。
“司令,是刘黑子他们……”警卫员小刘声音发颤,脸冻得青紫。
杨帆停下脚步,霍然转身,望向那片被风雪笼罩的、枪声激烈的山梁。地图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三排守卫的那个无名高地,像一把楔子,卡在敌人追击主力的必经之路上。
“他们被咬住了。”陈明的语气沉重如铁,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所有人都明白,被装备精良、人数占优的“雪地讨伐队”咬住,在这样无处可退的高地上,意味着什么。
时间倒退回两个小时前。
排长刘黑子,人如其名,一张脸被风雪和硝烟熏得黝黑,是跟着杨帆从五十人寨子杀出来的老底子。他接到命令时,只是默默检查了一下他那支保养得最好的三八式步枪,哑着嗓子对全排还能行动的二十七个弟兄说:“司令和主力能不能跳出去,就看咱们能在这山头上站多久了。没啥说的,咱就是钉在这儿的钉子,鬼子想拔,得崩掉他满嘴牙!”
他们迅速占据了无名高地。这里地势陡峭,视野开阔,但同样,也意味着一旦被包围,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战士们用刺刀、工兵铲,甚至双手,在冻得如同铁板一般的山地上,艰难地刨出简单的雪壕和射击位。
追击而来的日军,是一个加强中队,近两百人,配有两挺歪把子和数个掷弹筒。他们显然也发现了高地的重要性,以及上面人数不多的守军,立刻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
日军凭借火力优势,用掷弹筒和机枪压制高地,步兵呈散兵线交替掩护,向上冲锋。子弹像泼水一样打在雪地上,溅起漫天雪雾,岩石被打得碎屑纷飞。
“节约子弹!放近了打!”刘黑子的吼声在爆炸间隙响起。
战士们趴在冰冷的雪壕里,手指冻得几乎扣不动扳机,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睫上结成冰霜,遮挡视线。他们顽强地还击着,每一声枪响,都可能意味着一个敌人的倒下。但敌人的火力太猛了,不断有战士中弹,鲜血喷洒在洁白的雪地上,瞬间凝固成暗红色的冰。
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高地上的枪声明显稀疏下来。刘黑子清点人数,还能战斗的,不足十五人,弹药也所剩无几。
“排长!鬼子又从侧面绕上来了!”一个眼角被弹片划破,鲜血糊了半张脸的战士嘶喊。
刘黑子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看了看身边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神里却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同志们!”他的声音因为缺水而嘶哑变形,“咱们的任务,是拖住鬼子!为主力争取时间!现在,时候到了!没啥遗憾的,十八年后,咱还跟着司令打鬼子!”
他猛地举起一颗边区造手榴弹,拉出了拉火环:“跟狗日的拼了!”
残存的战士们纷纷拿出了最后的手榴弹,或者上好刺刀,趴在掩体后,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日军士兵。
当日军以为守军已经失去抵抗能力,大胆地冲上高地时,迎接他们的是迎面飞来的一颗颗手榴弹和一阵绝望而精准的排枪!
轰!轰!轰!
爆炸声和枪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短暂,都要决绝。
手榴弹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去,日军士兵端着刺刀,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高地。他们看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阵地上,已经没有了活人。
十几个中国士兵,以各种战斗姿态,凝固在了这片冰雪山巅。
刘黑子半跪在一个雪堆后,双手紧紧握着那支打光了所有子弹的三八式步枪,刺刀指向山下,怒目圆睁,嘴角残留着黑红的血痂,整个人覆盖着一层薄冰,像一尊黑色的复仇战神雕塑。
他身边,一个战士俯卧在机枪位上,手指还扣在扳机上,机枪的枪管却已经被炸歪。
另一个战士背靠着岩石,胸口好几个弹孔,手里还攥着一颗没有拉响的手榴弹。
更远处,两个战士紧紧抱在一起,刺刀同时捅进了一个日军曹长的身体,而他们自己的后背,也被数把刺刀穿透……
寒风卷过死寂的山头,发出呜咽般的声音。这些保持着最后战斗姿态的遗体,已经被极寒迅速冻僵,覆盖上晶莹的冰霜,在惨白的日光下,反射着冰冷而悲壮的光芒。他们就像一群用血肉和意志雕琢而成的、永恒的哨兵,守卫着这片他们誓死扞卫的山河。
匆匆赶来的日军中队长,看着这如同冰雕般的阵地,看着这些至死都保持着冲锋和射击姿态的中国军人,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下意识地压低了帽檐。他挥了挥手,示意部下清理战场,自己却转身走到背风处,默默点着了一支烟,手指有些不受控制地颤抖。
远处,已经安全转移到更深山区的杨帆,仿佛心有所感,他停下脚步,回头望向七道沟无名高地所在的方向,久久不语。风雪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似乎能看到那些凝固的身影。
他缓缓抬起手,敬了一个无比沉重的军礼。
陈明、青山,以及周围所有的战士,都默默地举起了手。
没有哭声,只有风雪呼啸。但一种比钢铁更坚硬,比冰雪更寒冷的东西,在每个人心中凝聚、沉淀。那是仇恨,是责任,也是继承。
“走。”杨帆放下手,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带着弟兄们的份,一起活下去,战斗下去!”
队伍再次沉默地启程,融入茫茫林海。而那座无名雪峰之上的二十七座冰雕,连同他们付出的生命的代价,将永远烙印在这支队伍的灵魂深处,成为支撑他们走过未来一切艰难困苦的、最悲壮也是最坚定的基石。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