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邨人沉吟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佛珠,终于再次开口,语气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审慎:
“这部片子……拍得是有点意思,手法也挺新的。不过,郑生……”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郑硕。
“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嘉禾那边,还有我六弟逸夫那边,对你,还有你用的那个许冠文,看法可不太友善啊!
用你们的片子在我们院线上映,我们邵氏父子公司,可是要承担不小风险的。”
这话点明了合作可能带来的外部压力,既是讨价还价的筹码,也是实情。
郑硕迎着他的目光,身体坐得更直了一些,语气沉稳而有力:“邵先生,做生意的道理都一样,风浪越大,鱼越贵。
同理,风险越大,往往意味着收益也越高。”他稍作停顿,决定把话挑得更明:
“晚辈就说几句实在话。邵氏父子院线这些年,在片源和声势上,被逸夫先生的邵氏兄弟公司压了不止一头。
但其实你们缺的,不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影院,而是一部、两部甚至是多部能够一炮而红、帮你们打响独立名号、证明自家院线号召力的爆款电影!”
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一下桌面,强调道:“而这部《鬼马双星》,很可能就是你们一直在等的那一把火!
邵逸夫先生用武侠片、黄梅调垄断香江影坛多年,观众难免有些腻烦。
难道邵氏父子就甘心一直放二轮片,或者只能捡些别人挑剩下、不太卖座的片子?
难道不想拥有几部属于自己院线、能证明自己眼光和运营能力的标志性作品?”
这番话,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直接捅到了邵邨人心窝里最在意的地方。
他脸色虽然没什么大变,但捻动佛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被说中的悸动,也有对未来的权衡和野心的微光。
郑硕的提议,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发行,更是一个打破僵局、让邵氏父子院线扬眉吐气的机会。
会议室里短暂的沉默,预示着真正的谈判,此刻才刚要开始。
郑硕看着邵邨人眼中闪过的权衡之色,知道火候已到。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放缓,带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和诚意,将早已构思好的合作条件清晰道出,每一个字都敲在对方最在意的地方:
“邵先生,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我开的条件,绝对保证让邵氏父子院线稳赚不赔。
我们可以采用最稳妥的‘保底分账’模式:《鬼马双星》的每一个上映拷贝,在交到您手上之前,我这边都会先预付三万港币的保底金。
也就是说,无论最后票房是盈是亏,这笔钱,邵氏父子院线都是可以先稳稳落袋为安,没有任何资金风险的。”
他稍作停顿,观察着邵邨人和他身边几位老臣的反应,然后继续抛出分账方案,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票房分账方面,上映首周,影院拿大头,55%,我们只拿45%,保证院线在开局就能获得丰厚收益。
如果电影卖得好,市场反应热烈,那么从次周开始,分账比例倒过来,影院拿45%,我们拿55%,激励双方共同把蛋糕做大。
到了第三周及以后,我们对半平分,利益共享。至于所有的宣传费用……”他加重了语气,“我出七成,影院只需承担三成用于海报这些。”
最后,他抛出了关于映期保障的关键条款,既显示了自信,也留出了灵活的出口:
“此外,我需要邵氏父子院线给予至少14天的保证映期。如果上映期间,影片平均上座率能超过七成,影院不能随意将其下片。
但反过来,如果影片表现确实不佳,平均上座率不足五成……那么贵公司有权在第七天午夜过后,决定撤片,我绝无异议,已经支付的保底金也分文不取。”
这套组合拳式的条件,几乎是郑硕脑中“灵魂AI”精准复刻并优化了历史上嘉禾与邵氏父子成功合作的关键条款。
既给了院线十足的安全感和前期利润(高额保底金+首周高分成),又用后期的高额分账(次周55%)和低宣传成本投入,极大地激励他们全力排片和推广。
邵邨人听完,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佛珠,和左右两位心腹老臣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几人的脸上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心动。
这个条件,远比他们平时从其他独立制片公司那里拿到的要优厚和规范得多,几乎是将大部分前期风险都转移到了郑硕一方。
“郑生……”邵邨人缓缓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但精明依旧。
“你开的条件,确实很有诚意,也看得出你的信心。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
“你也知道,邹文怀的嘉禾,还有我六弟逸夫那边……对你这步棋,看法可不太友善。
我不能光为了一部片子可能带来的利润,就把整个邵氏父子院线架在火上烤,承受来自两边的压力。除非……”他故意拖长了音调。
“除非什么?邵先生但说无妨。”郑硕平静地接话。
“除非……”邵邨人身体前倾,抛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底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你能保证,上映的头七天,也就是第一个关键周,在全线联映的影院里,平均上座率不能低于五成!这是我们的生死线。
如果达不到这个数……”他顿了顿,目光紧锁郑硕:
“第七天午夜一过,我们必须无条件撤片,而且,你已支付的全部保底金,恕不退还。”
这个条件极其苛刻,几乎是不留任何退路,意味着《鬼马双星》必须在上映伊始就爆发出强大的吸引力,一炮而红,没有任何通过长线口碑慢慢发酵的喘息之机。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霍建宁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郑硕脑中那台“灵魂AI”已瞬间完成风险概率测算:
『七日平均上座率≥50%达成概率评估:基于试映观众反应数据、影片质量代差优势、同期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概率为78.3%。风险可控。』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郑硕直视邵邨人,不仅接下了这个苛刻的条件,反而气定神闲地再加一码,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好!邵先生快人快语,这个条件,我郑硕接了!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也有一个条件。如果《鬼马双星》最终的总票房,能够突破三百万港币……
那么,在未来三年内,邵氏父子院线所有黄金档期——尤其是春节、暑期、寒假这些大档期,必须给予我‘凤凰-许氏兄弟’公司投资的电影,优先选择权!
另外,电影上映期间,你们所有的影院都归我指挥!”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三百万港币票房!!!
在1974年的香江电影市场,这是一个足以跻身年度前三甲的惊人数字!
邵邨人瞳孔猛地一缩,重新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不仅是在赌一部电影的成败,更是在赌一个长期的、排他性的战略合作!这个年轻人的胆略和野心,远超他的想象!
邵邨人沉默了,手指久久地捻动着佛珠,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郑硕这是在用一个短期的高风险对赌,来换取邵氏父子院线未来三年的优质产能捆绑。
但如果电影真的成了……那邵氏父子院线就真的可能凭借这条“爆款生产线”,彻底扭转相对于邵氏兄弟的弱势地位!
思忖良久,邵邨人眼中精光一闪,终于重重点头,隔着红木办公桌,向郑硕伸出了手,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和决断:
“好!郑生,有魄力!就这么定了!我邵邨人说话算话!
我邵氏父子旗下24家直属影院,再加上我能影响和调动的28家关系良好的独立影院,一共52家影院,上映《鬼马双星》期间全部听从你的安排!”
“合作愉快!”郑硕的手与邵邨人紧紧一握。这一刻,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发行合同落定,更是一个可能改变香江电影市场格局的联盟,悄然结成。
走出邵氏父子公司那栋略显陈旧的办公楼,许冠文忍不住压低声音,忧心忡忡地问:“郑生,七日上座率不过半就撤片且不退保底金,这个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还有那三年的档期优先权,邵先生(邵邨人)到时候真的会认账吗?”
郑硕站在街边,看着眼前中环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潮,目光深邃而坚定:
“风险大,收益才可能更大。邵邨人比我们更想赢他六弟邵逸夫一次。
至于三年优先权……”他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
“等《鬼马双星》的票房结果出来,他就会明白,谁才是真正能带他赚钱、带邵氏父子院线打翻身仗的人。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集中所有火力,让全香江的人都知道,一个星期之后,最好的娱乐去处,就是邵氏父子的影院,去看《鬼马双星》!”
一场关乎《鬼马双星》生死、更关乎郑硕能否在豪强林立的香江影坛强势破局的院线战役,就这样在暗流涌动中布好了局。
真正的市场厮杀,即将拉开震撼的帷幕。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