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1974年8月19号,下午14点15分。
地点:凤凰影视总裁办公室。
香江中环的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天空灰蒙蒙的,像是憋着一场暴雨。
办公室里,老式的窗式空调被开得呼呼作响,正在努力地输送着冷气,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种无形而紧绷的压力,仿佛一点就着。
郑硕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身子微微前倾,手肘撑在光洁的桌面上,指尖无意识地快速敲击着一份摊开的宣传计划草案。
他对面分别坐着霍建宁,以及眼神里闪着精光和跃跃欲试之色的凤凰影视公司的负责人陈自强。
陈自强这个人,来头不算小。他是郑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动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才从邹文怀的嘉禾核心团队里挖来的行业顶尖人物。
他不仅是邹文怀的左膀右臂,未来更将以挖掘和培养成龙、张曼玉、钟楚红、张学友、郑裕玲、王祖贤、梁朝伟、刘嘉玲、梁家辉、吴彦祖、陈冠希、张震等巨星的“金牌经理人”身份闻名全世界。
陈自强加盟凤凰影视这件事的本身,就是郑硕向外界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自强,建宁……”郑硕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他用手掌拍了拍那份计划书。
“邵氏父子院线那边的24家影院和28家独立影院一起联合上映的合同,现在已经签下来了。”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人:“院线是码头,我们已经算得上是抢滩登陆了。接下来这7天的宣传期,就是总攻的炮火准备。
我要求达到的效果是,上映之前,全香江,从上环到筲箕湾,从港岛到九龙,不管这个人平时看不看电影,都得反复听到、看到《鬼马双星》这四个字!
要让他们觉得,全家老小要是没进影院看这部片子,就是落伍了,掉队了,和这个社会脱节了!”
他身体靠回椅背,目光在霍建宁和陈自强脸上来回扫视,语速加快:“宣传攻势,明天就必须全面启动!
预算要打足,覆盖面要够广,手段要够新!不要怕花钱,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上映那天能炸出个惊天动地的效果来!”
霍建宁扶了扶金丝眼镜,深吸一口气,从随身公文包里又拿出一份更厚、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表格,小心翼翼地推到郑硕面前。
他语气带着明显的为难和谨慎:“老板,您要求的这种……这种‘全覆盖、饱和式’轰炸的效果,我和秘书处的几个同事连夜核算过了。
光是目前能想到的,包括《明报》、《星岛日报》这两家大报连续一周的头版报眼广告,商业电台以及丽的呼声黄金时段的密集插播。
还有港九新界主要巴士线路车身、以及三百个电车站灯箱的广告位租赁……这还只是常规部分,初步估算,最低限度就要立刻追加投入八万到十万港币。
这……”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强调道。
“这还没计算临时加印海报、雇佣人手到街头巷尾派发传单、以及可能制作大型户外看板这些机动费用。”
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财务官特有的忧虑:“老板,恕我直言,加上之前在脚盆鸡东宝做后期制作时,超出最初预算的那笔十五万八千港币的巨额开支。
咱们这部《鬼马双星》的总投入,已经……已经像个无底洞了,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立项的时候,以及上次追加预算时的最高预期。这票房回收的压力……有点儿太大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市场反响不及预期,这巨大的资金窟窿……”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巨大的风险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霍秘书,账,不能只算支出,不算进账啊!”陈自强没等郑硕开口,立刻洪声接过了话头。
他个子不算高,但声音中气十足,带着长期在发行一线拼杀出来的那种笃定和些许江湖气。
他“啪”地一声,将一份搜集来的剪报和数据拍在霍建宁那份预算表旁边,动作带着点咄咄逼人的气势。
“邵氏兄弟去年那部《七十二家房客》,制作成本撑死了三十万港币顶天了吧?可最后怎么样?本土票房狂收五百六十二万!为什么?”
陈自强手指关节重重敲着桌面上的数据:“就是因为邵逸夫舍得砸钱宣传!档期也排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转向郑硕,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充满了说服力:“老板,咱们这部《鬼马双星》,有东宝顶尖技术加持出来的画面和声音,有许冠文、许冠杰兄弟眼下正火热的观众缘。
喜剧桥段又接地气,哪一点比邵氏那部群戏差?是甚至更强好吧!”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郑硕,像是在立军令状:“在宣传上投入的每一分钱,都不是消耗,是投资!是往票房火山里添的柴!
目标就是砸出三倍、五倍,甚至更高的回报!现在要是心疼这点小钱,缩手缩脚,等片子上了院线,却因为宣传没到位,门可罗雀,那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之前所有的投入,包括您费尽心力谈下的院线,全都得打水漂!”
霍建宁刚报出那个惊人的追加预算数字,陈自强激烈反驳的声音还在空气中振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郑硕身上。
郑硕听完双方的话,没有立刻表态。他身体微微向后一仰,靠在高背真皮椅里,闭上了眼睛。
办公室里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剩下窗式空调低沉持续的嗡鸣。他右手食指无意识地轻轻敲着右侧的太阳穴,发出几不可闻的细微声响。
霍建宁和陈自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老板正在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决断。
他脑中的“灵魂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功率运转,冰冷的蓝色数据流如瀑布般无声倾泻,进行着复杂而冷酷的推演:
『全局态势评估启动……』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邵氏兄弟院线,凭借多年深耕与资本优势,目前实际掌控全港超过38%的核心优质银幕,拥有最强发行网络。
嘉禾院线,虽银幕数量不及邵氏,但凭借李小龙遗作余威,仍控制约15%市场份额。
关键发现:邵氏与嘉禾虽为市场竞争关系,但在面对新兴制片势力挑战时,存在高达71.3%的概率形成默契,联手通过排片挤压、舆论抹黑等方式进行压制,以维持现有市场格局。』
『破局路径模拟运算……』
『方案A:正面强攻邵氏兄弟和嘉禾院线封锁。胜算率评估:低于19%。
原因:传统渠道壁垒坚固,利益捆绑深,短期难以突破。』
『方案b:迂回破袭,侧翼包抄。胜算率评估:65.7%。
策略核心:放弃与两大巨头在传统渠道硬碰硬。转而利用超常规的舆论宣传投入,集中火力,在《鬼马双星》上映前。
于市民阶层中制造“全家必看”、“话题之作”的强烈印象,形成社会性观影期待。
以此舆论势能,倒逼、利诱掌控剩余近47%银幕的独立院线(包括已达成合作的邵氏父子院线及其他零散影院)。
逻辑:独立院线以利润为导向,当预期观影需求被显着拉升时,将因利益驱动主动大幅增加排片,从而汇聚成不可忽视的规模效应,最终从市场侧撕开垄断缺口。』
『最终风险评估矩阵生成……』
『高风险项:超预算宣传投入(追加约10万港币)。若宣传未能引爆市场,叠加前期制作超支(15.8万),将导致巨额亏损。』
『高收益项:若宣传成功引发社会性观影热潮,预计可撬动3-5倍票房回报,不仅能完全覆盖超支成本,更可一举确立“凤凰-许氏兄弟”品牌高端、精品的市场定位,带来长期溢价能力。』
『综合成功概率判定:65.7%。
结论:风险可控,收益可观,战略价值极高,建议执行。』
这短短几秒钟的沉默,在霍建宁和陈自强感觉里,漫长得如同几个时辰。
霍建宁紧张得手心冒汗,担心老板会被巨大的财务风险吓退。
陈自强则目光灼灼,期盼着老板能采纳他那套激进的宣传方案。
终于,郑硕敲击太阳穴的手指蓦然停住。他倏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如鹰隼,之前所有的沉思和权衡瞬间扫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喜欢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