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瞬间爆发!
如同雷霆震怒,清军的红衣大炮发出了怒吼!
巨大的实心铁球裹挟着死亡的气息,狠狠砸在南京坚厚的城墙上。
砖石飞溅,地动山摇!每一次命中,都让整段城墙为之颤抖。
然而,阎应元的“空心台”战术发挥了奇效。大部分炮弹要么砸中主城墙,要么从堡垒之间的空隙飞过。
躲在堡垒和掩体后的明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炮声震耳欲聋,但守军的核心力量得以保存。
一个没打过仗的文官,只是动动脑子,却比大多武将强了许多。这让许多兵将佩服不已。
炮火延伸,硝烟尚未散尽,黑压压的清军步兵,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敌军上来了!各就各位!”号令兵声嘶力竭地呐喊。
刚刚还寂静的城头,瞬间复活!一个个堡垒的垛口后,探出了无数冰冷的火铳枪管和弓弩!
“放!”
阎应元一声令下。
“砰!砰!砰!”“嗖!嗖!嗖!” 火铳齐射的白烟弥漫开来,铅子如雨点般泼向城下的清军。
弓弩手们精准地射击着攀爬云梯的敌人。滚木礌石更是如同死神的巨锤,轰然落下,将云梯砸断,将清军成片地砸落城下。
惨叫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瞬间取代了炮声,成为战场的主旋律。
清军异常凶悍,前仆后继,不断有人冒死攀上城头。短兵相接的时刻到了!
“为了南京!为了大明!”阎应元竟也拔出了佩剑,他虽不擅搏杀,但身影坚定地立在旗旗下指挥。
士兵们见文官主将尚且如此,无不热血沸腾,忘我杀敌。
一名清军悍卒刚刚冒头,就被一名守军长矛刺穿咽喉,惨叫着跌落。
另一个缺口,几名清军登城,立刻被数名明军围住,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把几名清军刺成了血葫芦,惨叫着死去。
守军似乎忘记了害怕,也不再惧怕死亡,嘶吼着拼杀,以命换命,死死堵住每一个缺口。
城墙之上,瞬间变成了血腥的绞肉场,城墙都被鲜血染红。
清军的攻势如狂涛,一浪高过一浪。但阎应元指挥的守军,却像是以谋略和意志筑起的堤坝,一次次将狂涛击碎。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空心台”,成了收割生命的据点,交叉火力让清军损失惨重。
从日出战至日落,清军遗尸累累,竟未能真正占据一段城墙。
多铎在远处观战,面色铁青。他没想到,一座看似唾手可得的孤城,一个无名文官,竟能让他精锐的大军付出如此代价。
夜幕降临,清军暂退。
城头上,疲惫不堪的守军们靠着垛口喘息,包扎伤口。
大批民壮上来抬走伤兵和尸体。
阎应元巡视着防线,抚慰士卒,安排夜防。他的官袍染血,脸上沾满烟尘,但眼神依旧清澈而坚定。
他知道,南京或许终不可守,外无援兵,内无粮草。
但他更知道,此战并非为了那个早已逃亡的弘光帝,甚至不是为了摇摇欲坠的大明。
是为了身后城中无数百姓,是为了士人的气节,是为了兵将的荣誉,是为了证明——这片土地,并非人人都可屈膝!
他望着城外连绵无尽的清军营火,对身边的将士们沉声说道:“诸君,虏焰虽炽,然我辈心存忠义,据坚城而守,何惧之有?今日一战,已让胡虏知我汉家并非无人!纵使城破,亦当让青史铭记,我南京守军,无一降者!”
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在血腥的夜风中传开,让所有疲惫的士兵都挺直了脊梁。
翌日,战鼓再响,更加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
阎应元和他的将士们,依旧屹立在残破的城头,用生命践行着“宁死不降”的誓言。
大炮声、喊杀声、火铳射击声、石头落地声、惨叫声全部交织在一起。
……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