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用“奇葩”说服敌人
第15章 糖衣与炮弹
没藏讹庞这封近乎赤裸的求援信,在福宁殿内传阅了一圈,再次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杜衍显得有些激动,“若真能扶持没藏讹庞上位,令西夏称臣,则可永绝西北边患!省却无数钱粮兵马!”
范仲淹则持重得多,他捻着胡须,眉头紧锁:“杜枢密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风险极大。军械,乃国之重器,岂可资敌?即便要给,又如何确保这些军械只会用在没藏家族对抗元昊的内斗中,而不会反过来威胁我大宋?没藏讹庞此人,鹰视狼顾,绝非甘于人下之辈,今日求助,他日得势,未必不会反噬!”
承
赵祯没有立刻表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击着,目光落在窗外。他在权衡,权衡历史走向,权衡人性,权衡这笔“投资”的风险与收益。
历史上,没藏讹庞确实最终篡权成功,但其人反复无常,与宋朝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直接提供制式军械,风险确实如范仲淹所言,太大了。这无异于抱薪救火。
但彻底拒绝,似乎又浪费了这个在敌人心脏埋下钉子的绝佳机会。没藏讹庞现在被元昊逼到了墙角,正是最需要外力的时候,此时伸手,雪中送炭,才能换取最大的利益和忠诚度——虽然这忠诚度可能薄如蝉翼。
“陛下,”一直沉默的柳七娘(苏晓月)忽然开口,眼中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光芒,“没藏讹庞要的是‘精良的军械’和‘财力支持’。我们未必需要给他我们禁军最好的装备。”
赵祯心中一动,看向她:“七娘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给他‘特供版’。”苏晓月嘴角微扬,“比如,弓弩的弓弦可以用稍次一等的材料,保证前期使用无碍,但强度不足以支撑长期、高强度的野战。刀剑的刃口可以做得锋利,但钢材的韧性和耐久度做些手脚,几次猛烈碰撞后容易崩口或卷刃。甲胄也是如此,关键部位的防护做到位,但连接处和次要部位…可以‘偷工减料’。”
她顿了顿,补充道:“至于财力支持,我们可以用盐引、茶引或者限定只能在指定榷场兑换特定货物的‘代金券’来支付,而不是直接给金银。这样,既能满足他的部分需求,又能将他的部分经济命脉掌控在我们手中,还能刺激我们的边境贸易。”
转
“妙啊!”赵祯抚掌轻笑,“给他糖衣炮弹!糖衣让他尝到甜头,离不开我们的支持;炮弹嘛…关键时刻能不能响,就看我们的心情了!”
他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这既回应了没藏讹庞的请求,维持了“盟友”关系,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身风险,甚至还暗藏了反制手段。
“范卿,杜卿,你们觉得如何?”赵祯看向两位重臣。
范仲淹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柳东家此计,老成谋国。既不全盘拒绝,激化矛盾,也不毫无保留,养虎为患。只是,这‘特供’军械的制作,需绝对可靠之人负责,确保看不出明显破绽,又能达到预期效果。”
杜衍也表示同意:“臣附议。此外,臣建议,这批军械的交付,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一方面观察没藏讹庞的使用情况和诚意,另一方面,也让他始终对我们有所求。”
“好!那就这么定了!”赵祯下定决心,“范卿,由你负责与没藏讹庞通信周旋,答应他的请求,但言明军械筹备、运输不易,需分批交付。首批数量不必太多,但要‘精良’,务必让他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杜卿,由你亲自挑选绝对可靠的工匠,在将作监秘密工坊内,按七娘所言,打造这批‘特供’军械。记住,外观一定要光鲜,初始性能要达标,但内在的‘瑕疵’,要做得隐蔽、自然。”
“七娘,财力支持的部分,就由你的商号来操作。盐引、茶引的设计和兑换规则,由你来定,原则就是——能吊住他,但核心利益要握在我们手里。”
合
一项针对西夏内部的“定制化”援助计划,就在这小小的福宁殿内,被敲定下来。这是一场充满算计的交易,也是一场危险的博弈。
数日后,一封措辞恳切、充满“盟友”情谊的回信,连同首批十辆大车的“精良”军械(其中混杂着三成动了手脚的“特供品”)和一批只能在边境指定榷场兑换布匹、茶叶的“代金券”,通过绝密渠道,踏上了前往兴庆府的旅程。
消息很快通过柳七娘的渠道反馈回来。没藏讹庞收到第一批援助后“大喜过望”,回信中感激涕零,并再次送上了一份“厚礼”——元昊因兵败和瘟疫之事,威望扫地,已决心清洗朝堂,第一个开刀的目标,正是之前损兵折将的野利家族!没藏讹庞在信中暗示,他将在其中“推波助澜”,并会将过程“及时禀报”。
看着这封信,赵祯知道,西夏内部的权力绞杀,已经因为他的“援助”,正式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然而,就在赵祯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时,柳七娘却带来了一个从辽国方面传来的、令人不安的最新消息。耶律重元似乎对宋夏之间的战事突然平息以及没藏讹庞的近况异常关注,其麾下的探子活动频繁。更重要的是,辽国南京(今北京)方面正在秘密征集工匠和物资,规模远超寻常,其动向……诡秘难测。
(第十五章 完)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