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来时路
“陛下明鉴。只是高建武此时暴卒,打乱了我们以高桓权制衡盖苏文的布局。如今平壤城内,高恒年幼,高宝藏庸懦,绝难抵挡渊盖苏文的锋芒。臣恐……高句丽不日即将易主。”
“易主?他盖苏文若够聪明,此刻就不会急着坐上那个位置。”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弑主已是滔天大罪,若再迫不及待地篡位,便是将‘国贼’二字刻在额头上,不仅高句丽国内忠于王室的势力会反弹,我大唐出兵也更显名正言顺。”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目光如炬。
“他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效仿曹操,司马昭之流,裹挟王上,以令全国,而后肃清异己,稳固朝堂。”
时机成熟之后,再行禅让的把戏。
.......
算了,老李家的来时路,不提也罢。
“那如此一来,长安这边,高桓权这步棋,倒也不会完全成为废子。”长孙无忌思索着。
“不管盖苏文扶持高宝藏还是高恒,高桓权明面上依旧是高句丽的世子,是他们王族正统所在。”
“大唐若是出兵,扶持高桓权,以他的世子之名,发布讨逆檄文,公告高句丽内外,控诉渊盖苏文弑君之罪,号召忠臣义士起兵勤王!”
“那这样,高句丽的内部,不说有大乱,盖苏文的日子也不会过的顺风顺水。”
李世民微微一笑。
“命张俭在营州加大兵马调动的声势,做出随时可能介入的姿态。”
“内外交困,心惊胆战。”
“但是呢,大唐不会真的打。”
“毕竟,帮着高桓权夺位成功,大唐能得到的,又能有多少呢?”
“如果要打,那大唐就一定要拿回前隋失去的土地,人口,甚至,不止于此。”
李世民微微仰头,眸光锐利。
前人做不到的,他李世民来做!
那片曾经让前隋百万将士埋骨他乡的土地,大唐要拿回来!
“辽东的地,前隋三征而不能得,百万骸骨空付辽东。”
“大唐,要拿回来,而且是连本带利的拿回来。”
“辅机,这两年朝廷新增西海都护府,西州都护府,那未来,未尝不能有辽东都护府。”
长孙无忌心头亦是一阵激荡。
“陛下圣断!如此看来,高桓权此刻更不能废,反而要好好‘用’起来。他不仅是讨逆的旗帜,将来若时机成熟,更是我们彻底平定高句丽时,一个极好的……借口和过渡。”
需要他的时候,他是高句丽的王世子,甚至可以是高句丽的王。
哪天不需要了,或许,说不准高桓权就会在与盖苏文对阵的时候兵败,被盖苏文这个逆臣所杀。
李世民赞许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君臣之间心照不宣。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盖苏文难受,让他无法顺利整合高句丽。同时,也要把高桓权牢牢控在手中,将他最后的价值榨取干净。”李世民冷然道,“命张俭,不仅要调动兵马,还要派人潜入高句丽,将高建武‘被病死’的消息和高桓权的讨逆檄文一并散播出去!”
“高宝藏和高恒如今势力微弱,是挡不住盖苏文的,既然这样,大唐就为他们壮壮声势。”
“只要大唐这样做,哪怕是高宝藏和高恒手里有高建武留下的遗诏,不管遗诏是什么内容,他们都不敢轻易废弃高桓权的名头。”
长孙无忌连连点头。
“现在这消息是咱们的人从营州送来的,眼下,高桓权还不知道高建武已经死了,这个消息,是否要透露给他?”长孙无忌问道。
“让他知道也无妨。”李世民说道:“早晚都是要知道的,让他早作心理准备吧,那个高桓权,也不是什么心志坚定之辈,不过这样也正好,他越是慌乱,就越是要求着你为他拿主意,哪怕他知道你也有你的目的,可是他们眼下的情况,不得不依附于你这个大唐的司空。”
“臣明白。”长孙无忌躬身,“臣知道该如何做了。这便去鸿胪驿馆,好好安抚我们这位……惊弓之鸟般的世子殿下。”
李世民挥了挥手,补充道:“记住,讨逆檄文之事,需让他亲自执笔,字字血泪,才能动人。盖苏文弑君的罪名,必须由他这位‘苦主’亲口去说!”
“背地里的事情,挑到明面上,不管是不是真,盖苏文是明着做的还是背地里做的,高桓权跟盖苏文之间,一定是如同水火,互不相容的。”
“臣遵旨。”
长孙无忌拱手行礼,起身退出两仪殿。
殿外寒风阵阵,让长孙无忌的头脑越发清醒,整理了一下衣袍,吩咐人一同往鸿胪驿馆走去。
等到了鸿胪驿馆门口,长孙无忌的脸上已然换上了一副沉痛而又带着几分威严的表情.......
鸿胪驿馆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丝毫驱不散高桓权心头的寒意。
他手中那张单薄的信笺仿佛有千斤重,上面寥寥数语,却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父王,薨了。
“不……不可能……”高桓权嘴唇哆嗦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撞翻了身后的凭几,发出一声闷响。“父王……父王他……月前还有诏书给我,怎会……怎会突然就……”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一脸沉痛肃穆的长孙无忌,声音嘶哑:“司空!这消息……这消息可是真的?!父王他……他是怎么……”
“世子节哀。”长孙无忌声音低沉:“营州那边送来的密报自然不可能是假的,辽东郡王是暴卒于寝宫,具体的,营州那边就打听不到了。”
“郡王薨逝前,并无急症,此事……我猜想着,或许另有隐情。”
“另有隐情.......”高桓权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如同魔怔。
并非蠢人,瞬间就明白了长孙无忌的言外之意!是盖苏文!一定是他!是他等不及了,是他弑君!
先是在平壤城内散布流言,气得父王卧病在床,再是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要了父王的命。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